张伟丽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a.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b.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郑州450002)
近年来,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增长理论的结合趋势表明,经济集聚和增长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能够对区域经济增长进行更好的解释,特别强调空间溢出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解释中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文献仅仅考虑了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空间滞后(即空间依赖或空间自相关)因素,而忽略了时间滞后的影响。如,初始年份发展水平低的区域,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之后,其邻居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较低的区域呢?而这,又会对该地的经济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另外,“具有较高相对收入的地区互相临近,而低收入地区与低收入地区相互临近”,即地理数据倾向于正向的空间集聚,这一观点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那么,区域经济增长与其邻居区域的经济增长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这种关系一定是正向的吗?
并且,从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来看,绝大多数文献考察的是省份,只有极个别采用县域数据[6],而考察地级市的文献[4]仅仅分析了人均GDP增长速度空间相关性的基本特征,并未涉及时间滞后因素的分析。众所周知,中国的省域面积过大,这将掩盖其内部的异质性,也可能人为的割裂了行政交界地带形成的具有相似性的区域经济体,从而使研究的精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县域经济虽然是中国最基本的经济类型,但却存在量多面广,收集数据较为困难的问题,因此,无法保证分析的系统性及完整性。处于县域及省域中间的地市级地域单元不仅更加紧密的与现实中存在的城市集聚经济相联系,可将溢出效应等因素纳入分析的框架之中。而且,数据获取难度不大。另外,由于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多为城市之间的合作,因此,行政区划边界与经济发展边界的冲突较小。故,地市级行政单元的分析较符合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
特别地,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颁布后,中部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虽然中部正在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仍然存在发展不足的共同问题,且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
基于此,本文将以中部83个地市为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试图回答中部地市经济增长的时空滞后分布及其影响,以及地市与其邻居地市之间经济增长存在怎样的关系等问题。
本文的研究时段是1990~2008年,之所以选择1990年作为起始年份,是因为,据刘强的研究认为,1989年可以作为划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区间的一个分界点,因此,选择1990年为起始年份可以客观的反映改革开放深化以来,中部地市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
测度空间滞后的方法采用的是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ESDA是一系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的集合,以空间自相关测度为核心,可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区域分组。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忽视了区位因素的区域分组,它通过构建一个空间权重矩阵将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影响纳入分析,从而考虑了邻居区域的经济增长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加权平均影响。当某个变量的相似性在空间上集聚在一起的时候,就表现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相反,当某个变量的差异性在空间上集聚在一起的时候,就表现为负的空间自相关性。与增长差异的研究相结合,这就意味着富裕区域倾向于在地理空间上聚集,而贫穷区域也倾向于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
本文利用Moran’s I指数1计算了1990~2008年中部83个地市人均GDP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将之与全国329个地市人均GDP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详见图1。
图1 中部地市Moran’I指数及与全国地市的比较
由图1可以看出,无论是中部地市还是全国地市的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各地市并不是相互独立发展的封闭经济体。而且,中部地市的Moran’s I指数明显低于全国地市的数值,表明,中部各地市之间的空间依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这也许是中部地区长期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另外,本文要考察的不仅仅是空间滞后,更重要的是时空双重滞后。那么,如何分析时空双重滞后呢?事实上,在单单分析空间滞后时,Moran散点图的横坐标是初始年份地市的人均GDP,纵坐标是初始年份其邻居地市的加权(通过空间权重矩阵)人均GDP。当我们将Moran散点图的纵坐标改为末期年份其邻居地市的加权(通过空间权重矩阵)人均GDP时,就可以得到以末期为时间滞后的空间依赖情况,即时空双重滞后Moran散点图。如图2-3所示,可以看出,1990年中部各地市的Moran’s I指数为0.0548,而1990年以2008年为时间滞后的Moran’s I指数为0.0552,后一值略高于前一值。
图2 1990年空间滞后Moran散点图
图3 1990年时空滞后Moran散点图
利用Moran’s I系数可以把区域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区域组。①HH组,即高收入的区域和高收入的邻居区域;②LL组,即低收入的区域和低收入的邻居区域;③HL组,即高收入的区域和低收入的邻居区域;④LH组,即低收入的区域和高收入的邻居区域。其中,HH组和LL组表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即相似性特征集聚在一起;相反,LH组和HL组表示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差异性特征集聚在一起。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空间自相关性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可以把通过Moran散点图所划分的4个区域组反映到地图上,这就是Moran地图,具体的详见图4~图5。
可见,1990年中部地市的空间分布与时空滞后分布不尽相同,出现了这样的一些地市,它们初始年份的空间滞后邻居与时空滞后邻居类型发生了改变,具体哪些地市发生了变化,以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详见表1。
表1中的LH→LL的含义为本身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市初始与较高经济水平的地市相邻,而末期却与较低经济水平的地市相邻,HH→HL、LL→LH及HL→HH的含义以此类推。由表1可以看出,83个地市中邻居未发生改变的有52个,发生改变的有31个,即大部分地市邻居类型均未发生变化。在发生变化的31个地市中,初始人均GDP水平较低的邻居类型向上转移的有9个,向下转移的有5个。初始人均GDP水平较高的邻居类型向上转移的有9个,向下转移的有8个。
表1 1990年空间滞后及时空滞后邻居类型变化
那么,邻居类型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存在,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即,地市经济增长与其邻居经济增长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联系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各地市人均GDP水平的等级分布,及其在1990年与2008年间的变化。为此,以世界银行人均GDP水平划分标准将中部地市的经济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即
①低水平:人均GDP低于中部平均值的50%;②中低水平:人均GDP界于中部平均值的50%~100%之间;③中高水平:人均GDP界于中部平均值的100%~150%之间;④高水平:人均GDP高于中部平均值的150%。各地市人均GDP水平的等级详见图7~图8。
1990~2008 年间,初始人均GDP水平较低的邻居类型向下转移的5个地市中,只有亳州的人均GDP等级由1990年的中低水平向下转移至低水平,其余的人均GDP等级均未发生变化。而初始人均GDP水平较高的邻居类型向下转移的8个地市中,6个地市的人均GDP等级发生了改变,未发生改变的只有2个地市。其中,5个地市的人均GDP等级由较高水平向下转移了,而1个地市的人均GDP等级却发生了反向的向上转移。初始人均GDP水平较低的邻居类型向上转移的9个地市中,只有3个地市的人均GDP等级发生了改变,而且均为向上的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初始人均GDP水平较高的邻居类型向上转移的9个地市中,5个地市的人均GDP等级发生了改变,其中4个发生了向上的转移,而1个却发生了反向的向下转移,详见表2。
图7 1990年人均GDP划分
图8 2008年人均GDP划分
总体来看,1990~2008年间,中部地市邻居类型的转移与该地市人均GDP等级的转移发生同向变化的共有13个地市,发生反向变化的共有2个地市,而未改变的共有16个地市。因此,邻居类型转移与人均GDP等级变化之间发生反向变化的比例为6.5%,而非反向变化的比例为93.5%。
表2 1990~2008年中部地市邻居变化与人均GDP等级变化比较
本文从目前绝大多数文献存在仅仅考虑空间滞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忽略时间滞后因素的作用的问题出发,采用将Moran散点图的纵坐标换为需要滞后期的邻居加权,进而能够同时分析时间滞后与空间滞后,即时空双重滞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通过对中部地市的空间滞后邻居与时空滞后邻居之间的变化类型与地市的人均GDP等级划分变动的比较分析,考察了邻居经济增长的变化对该地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中部地市及全国地市间存在空间自相关的事实拒绝了传统研究方法中被观测值之间相互独立的假定,进而可以认为,在处理这些带有空间特征的数据时,不考虑空间自相关因素的影响是不合适的,所得到的结论可能是误导的。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1990年中部各地市的Moran’s I指数小于1990年以2008年为时间滞后的Moran’s I指数,这就表明,地市的时空滞后邻居与该地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依赖程度要高于空间滞后邻居与其的空间依赖度。因此,忽视时间滞后也是不可取的,时间滞后与空间滞后应该同时考虑。
(2)无论是空间滞后分布还是时空滞后分布均表明,中部83个地市大部分位于LL(35%、30%)、HL(26.5%、22.9%)和HH(21.7%、22.8%)组中。而这与全国大部分地市都分布在HH(20%)和LL(53%)组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表明,中部地市与全国相比,绝大多数仍然处于欠发达水平,且中部地市中较高发展水平的地市其邻居更多的却是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市,因此,中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市对其周围地市并没有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而中部地市的Moran’s I指数显著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表明了中部地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也许是中部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3)当邻居的类型发生变化时,区域的经济增长也会受到影响。通常情况下,邻居类型的向上转移,会对该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邻居类型的向下转移,则会对该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的阻碍作用。但是,也存在个别邻居类型向上转移却阻碍了该区域经济增长(如,大同),或者邻居类型向下转移反而促进了该区域经济增长的情况(如,合肥)。因此,不能笼统的说邻居的经济增长与该区域经济增长之间仅仅存在正向的影响。
根据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注重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与周边地市之间的合作渠道,增强彼此的经济联系,以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若只关注本地的经济增长,而无视周边地市的存在,那么,即使短期内可能得到快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周边地市的落后将对该地的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1] 张馨之,何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1990-2004[J].软科学,2006,20(4).
[2]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24(6).
[3] 吴玉鸣.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7,(2).
[4] 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
[5]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J].经济学季刊,2005,4(增).
[6] 张晓旭,冯宗宪.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J].经济学季刊,2008,7(2).
[7] Shujin Zhu,Mingyong Lai,Xiaolan Fu.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s of Provinci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J].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2008,6(2).
[8] 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J].中国社会科学,2010,(1).
[9] 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