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蕾,王伟定
(1.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学院,浙江舟山 316004;2.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 316000)
舟山海域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长江口南端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海域中,为长江、钱塘江、甬江之三江入口处,也是台湾暖流与日本寒流交汇处。舟山海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曾以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梭子蟹等经济海产闻名海内,素有“中国渔都”和“东海鱼仓”之美誉。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捕捞强度的持续增加,各类经济海产产量急剧下降,墨鱼、大黄鱼等品种几近消失。长期的酷鱼滥捕致使舟山海域渔业资源被过度开发,海洋渔业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考验,渔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舟山海域自1982年开展首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以来,已有30余年历史。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放流品种增加、增殖放流数量和工作力度也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舟山海洋渔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成为国家和省市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视海域生态环境修复、海洋生物资源补充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海上牧场”,推进“生态舟山”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舟山海域“十一五”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为背景,依据2006-2010年统计调查数据,对舟山海域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放流工作提供积极有益的参考。
舟山海域渔业资源放流经历了标志放流和增殖放流两个过程,20世纪50-70年代的标志放流是研究主要经济鱼类的洄游分布,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放流目的转为增加渔业资源补充量,改善和提高放流水域的生产率等[1]。上世纪80年代起,渔业主管部门在舟山海域开展实施了以中国对虾为主要放流品种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此后,舟山海域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作为渔业资源保护的常规工作进行,品种范围不断扩大。从海域环境条件、生物资源生态特征和增养殖技术发展水平等角度出发,南美白对虾、梭子蟹、大黄鱼、海蜇、黑鲷、乌贼、中国对虾等各类经济水产品相继被选为增殖放流对象,由放流产生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其中有些种类如海蜇已经形成了自然繁殖群体[2],为舟山海域乃至我国沿岸海域其他濒危渔业资源的恢复与补充提供了基础资料。
近年来,根据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舟山海域渔业资源的实际,农业部、省、市、县(区)各级政府及渔业主管部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规范操作落实苗种、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在舟山海域精心组织实施了多品种、多规格、多海区的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对合理利用全市海洋资源、维护海洋开发秩序、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洋经济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舟山海域累计投入放流资金1 475.3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增殖放流资金100万元、省增殖放流资金近500万元、市级增殖放流资金及涉海企业生态修复补偿资金836万元,放流品种涉及海蜇、牙鲆、梭子蟹、日本对虾、黑鲷、大黄鱼、厚壳贻贝、鮸鱼、曼氏无针乌贼、真鲷、条石鲷等10余品种,合计3.88亿余尾(只、粒、头)苗种(图1)。
图1“十一五”舟山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数量及投入经费对比情况Fig.1 The comparison between proliferation number and investment funds on fishery resources proliferation activities in Zhoushan sea area during the"eleventh five-year plan"
表1“十一五”舟山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品种Tab.1 Types of fishery resources proliferation activities in Zhoushan sea area during the"eleventh five-year plan"
5年来,舟山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品种由最初的4个增加到10个(表1),大黄鱼、海蜇、梭子蟹、黑鲷等逐渐成为主要放流经济品种。在各类放流苗种中,贝螺类放流数量最多,占总放流量的32.49%,其次为海蜇、虾蟹类,鱼类只占总数5%数量最少,如图2所示。大黄鱼、黑鲷成为舟山海域两大主要鱼类放流种类,两者之和占据鱼类放流总数的80%以上(表2);虾蟹类则以日本对虾和三疣梭子蟹为主导地位;在各种海珍品与贝螺类底播增殖中,厚壳贻贝比重较大。随着舟山地区水产种苗繁育行业素质的提升及育苗生产环境的改善,水产种苗繁育技术日趋成熟,繁育水平不断提高,放流品种的种苗繁育生产量大大增加,单位育苗成本下降。海蜇和梭子蟹的放流数量在逐年攀升。尤其是科研的不断深入,日本黄姑鱼、厚壳贻贝、曼氏无针乌贼等一些当地特色品种的生产性育苗攻关获得成功,成为新增主流放流品种,其放流数量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增长。
图2“十一五”舟山海域分种类苗种放流数量及百分比Fig.2 Types of fishery resources proliferation number and percentage in Zhoushan sea area during the"eleventh five-year plan"
表2“十一五”舟山海域鱼类放流分品种组成数量及百分比Tab.2 Composition of fish species for fishery resources proliferation during the"eleventh five-year plan"
自2008年起,舟山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年投入资金渐趋一致,皆超过350万元/年。到了2009年,舟山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规模达到最大值,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分别在舟山灰鳖洋五峙山自然保护区、岱衢洋海域、朱家尖海域、鱼山海域、东极海域、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海域实施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批次19次、涉及放流品种11个,投放各类经济水产品苗种1.5亿多尾(只、粒),总计投入海洋生态补偿资金430多万元。可见,经过2006年、2007年的尝试性摸索调整,自2008年起,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加大对舟山海域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投入力度,放流活动更加规范化,具有较强的计划性、针对性。
常规品种,如大黄鱼、黑鲷、海蜇、梭子蟹等在舟山海域广泛放流。新兴放流品种的放流海域则基本依据其原有的生态栖息地而设立,详见表3。“十一五”期间,大黄鱼放流区域主要分布在岱衢洋、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和南韭山自然保护区;黑鲷、条石鲷等鲷科鱼类放流区域主要分布在舟山增殖放流临时保护区、嵊泗马鞍列岛海洋保护区、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等海域;海蜇放流区域主要分布在舟山增殖放流临时保护区、灰鳖洋五峙山自然保护区及嵊泗洋山附近海域;梭子蟹主要放流区域为灰鳖洋、白沙海域、朱家尖海域等。
表3 少数放流品种实施放流海区Tab.3 Minority releases varieties implementation discharge sea area
在加强增殖放流的同时,渔业主管部门还加大了保护力度,把放流与建设人工鱼礁,海洋特别保护区,增殖放流保护区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增殖放流效果。为了确保增殖放流效果,舟山市市政府依据《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设立了舟山海域增殖放流保护区,已列入或即将被列入国家级、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均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保护区具体范围及责任监管部门详见表4。
表4 舟山海域增殖放流保护区汇总表Tab.4 The marine reserve of Zhoushan sea area
每年在增殖放流工作开始前,陆上由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在各放流点海域附近的有关乡(镇)、村(社)张贴标语和通告,海上由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制订了增殖放流临时保护区巡航计划。市执法支队联合各县(区)大队对增殖放流的保护区域内的定置涨网等各种作业进行检查清理。同时,对沿岸、滩涂等10米等深线以内的定置作业、迷魂阵、插网、流网、笼捕等小型作业进行了管理。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加强了放流宣传力度,协同有关媒体及时报道放流相关进展情况及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扩大我市海域增殖放流的公众影响力和认同度,提高民众生态资源保护意识。在巡航检查中,渔业执法人员重点向渔民宣传增殖放流的意义及临时保护区的范围、休渔时间等相关管理规定,教育渔民自觉遵守有关规定,重视对放流品种的保护。
多年来,农业部、省、市、县(区)各级政府及渔业主管部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规范操作落实苗种、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在舟山海域精心组织多品种的放流活动。舟山海域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恢复和增加舟山海域渔业资源生物量、保持海域内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有效增加海域沿岸渔民经济收入、促进海域渔业资源增殖业的发展、维护渔区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近几年持续不懈的努力,舟山海域渔业生物的资源量和物种多样性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增殖放流使舟山海域中渔业资源补充量有了显著增加。除有效提高当年的捕捞产量外,其剩余群体作为再生资源,在以后若干年,可不断地产生增殖效果。根据舟山渔业资源捕捞生产统计显示,日本对虾、黑鲷、鮸鱼、大黄鱼、海蜇等产量均较往年有所增加,连多年未见的曼氏无针乌贼也已经有了少量渔获量。增殖放流还改善了水域生态群落结构,有利于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通过这几年增殖放流工作,舟山海域渔业生物的资源量和多样性方面正趋于稳定改善,说明放流对修复作用已初步凸显。此外,增殖放流带动了休闲渔业(游钓业)的发展。黑鲷、条石鲷等属岛礁性鱼类,放流后移动距离不长,成为较好的海钓品种。通过近几年的增殖放流,舟山近海岛礁海域鲷科鱼数量明显增加,带动了当地游钓业的发展。
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几年来的人工放流,舟山渔场大黄鱼、梭子蟹、海蛰等经济类水产品渔获物数量明显增加;从捕获的各类标志鱼反馈情况来看,放流品种长势良好。在舟山市海域连续几年实施的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已经产生生态、经济等方面良性循环效应:人工资源增殖放流扩大了舟山海域天然鱼类种群规模,对改善渔业资源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舟山市渔场生物量的不断增长,使舟山捕捞渔民的收入明显增加;黑鲷等的增殖放流使人工鱼礁附近形成岛礁性鱼群,带动海捕、海钓等旅游业、休闲渔业的发展。随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的深入实施,其在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价值将更加凸显。
2.2.1 大黄鱼
大黄鱼,素有“国鱼”之称,是舟山海域传统的海产经济鱼类。岱衢族大黄鱼曾经位列舟山海域“四大经济鱼类”之首,产量占浙江省渔业总产量的10%~20%。20世纪80年代,舟山岱衢洋、大目洋、猫头洋等海域曾是大黄鱼主要的渔场和产卵场,大目洋、岱衢洋、吕泗渔场为最佳的黄鱼洄游栖息场所。过度捕捞及产卵场所的破坏,直接导致大黄鱼资源的日渐衰败而近乎“消声匿迹”。渔业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恢复这一传统渔业资源的重要性及迫切性,自上世纪末开始实施舟山海域大黄鱼苗种放流活动,以补充自然海域大黄鱼的群体数量。大黄鱼是舟山市本级在舟山海域最早开展生产性放流的经济水产品,也是常规放流品种之一。
十一五期间,舟山海域大黄鱼累计放流量达1 042.44万尾,岱衢洋放流数量占整个舟山海域放流数量的80%以上,这对于修复大黄鱼栖息场和产卵场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舟山海区捕捞渔民的反映,1998年以前舟山海域野生大黄鱼的踪影基本较难寻觅。自从2001年开展大黄鱼增殖放流以来,舟山海域大黄鱼偶有出现,大黄鱼开始慢慢出现资源恢复性增长。根据舟山市渔政部门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舟山海域陆续有大黄鱼群被捕获,规格一般可达0.5 kg/尾。2003年舟山渔民捕获3龄以上的大黄鱼超过4 t,产生数百万元的经济效益。2004年以后,可常见野生大黄鱼群,曾有渔民一网捕获规格0.5~2.5 kg/尾的大黄鱼500 kg,年总渔获量达3 t。2005-2007年,舟山海域大黄鱼年均捕捞量维持在5 t左右,2008年以后逐渐增加到10 t。
2.2.2 黑鲷
黑鲷,鲈形目、鲷科、鲷属,是暖温性近底层鱼种。黑鲷肉质鲜美,移动范围小等特点,因而是发展增养殖业的优良对象种,国内外已进行了标志放流和放流增殖试验[3-6]。黑鲷具有生长迅速、适温适盐性广、恋礁性强等特性,极适合人工增殖放流,既能满足生态要求,又能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舟山地区黑鲷全人工繁育技术日臻成熟,为放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十一五”期间,在舟山增殖放流临时保护区、嵊泗马鞍列岛海洋保护区、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等海域的大规模增殖放流的黑鲷多达595.53万尾。由此形成恋礁性鱼群,吸引大批海钓高手慕名前往,对促进当地海钓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
人工增殖放流对资源恢复和增殖效果无疑将起到很大的作用,这点可以从舟山海域黑鲷的渔获产量增加上得到印证。原先舟山海域捕捞生产作业统计中,并无黑鲷的产量统计数据,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黑鲷没有形成规模性产量。近年来,随着海区黑鲷放流数量的增加,其渔获产量呈现增加趋势。但由于黑鲷不象带鱼、小黄鱼、鲳鱼,具有优势性高产,在渔获物中又往往和非经济品种或兼捕的品种分拣在一起,不利于黑鲷实际上岸量的统计,对提升该品种经济价值不太有利。黑鲷稳定性、适应性较强的特点,也使其在众多放流品种中脱颖而出,放流效果最为显著,形成了区域性生态鱼群。2009年以后,黑鲷放流的数量逐步减少。
2.2.3 海蜇
海蜇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均有分布,历来是我国沿岸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产量占所有食用水母的90%以上。海蜇食物链级次低,饵料基础丰富,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敌害极少、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放流后3个月左右即可生长成10 kg上的成蜇,是人工增殖放流的优良种类[7-8]。海蜇放流投资少见效快,经济价值较高。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舟山渔场已有十余年没有出现海蜇旺汛了。经过2005-2010年连续六年的大规模海蜇放流,舟山海域海蜇资源在“十一五”后期达到旺发,尤其是洋山海域一带。海蜇捕捞产量的提高不仅带动了制盐业、树矾业、塑料工业、交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同时还调动了社会大批闲散劳动力。对增加渔民收入维护渔区稳定促进渔区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此外,海蜇的大规模放流对充分利用近岸海域基础生产力.提高水域环境质量.为缓解海域富营养化引发的赤潮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其生态效益不可估量的。
2.2.4 梭子蟹
梭子蟹,暖温性多年生大型蟹类动物。舟山海域是我国梭子蟹的主要产地。由于上世纪中后期的过度捕捞,梭子蟹自然资源也正日益减少。为适应市场需要和适当保护资源,梭子蟹是最早进行资源增殖放流品种之一,也是“十一五”期间主要放流品种之一。十一五期间,梭子蟹放流量达3 664.12万只。持续实施的放流活动,加上配套的休渔政策,近年来,梭子蟹旺发频繁。但纵观“十一五”期间,梭子蟹形成的汛期并不随放流规模而同步起伏,其成汛规律尚需进一步探索求证。
2.2.5 曼氏无针乌贼
曼氏无针乌贼,俗称墨鱼,东海四大海产品之一,在我国沿海分布较广,舟山东极海域是其主产区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是海味佳品,深受百姓喜爱。但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条件的原因,我国曼氏无针乌贼的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到目前为止已趋于枯竭。进行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成为恢复其种群资源的重要举措,而放流点则主要集中在乌贼传统产卵场中街山列岛保护区。乌贼幼体在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喷墨体衰而亡,影响放流效果。因此,曼氏无针乌贼的放流大多仍采用受精卵的方式在其原有的产卵场孵化放流的方式。
2003年舟山市突破了曼氏无针乌贼的亲体捕捞、驯化培养、苗种规模化繁育和人工养殖技术以来,曼氏无针乌贼自2006年实施大规模放流,浙江沿海陆续发现曼氏无针乌贼的踪迹。2007年5月,曼氏无针乌贼在舟山中街山海域进行了首次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也是全国范围内的第一次,累计放流了约82.10万粒的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和胴长1.0~2.0 cm的仔乌贼5万头,为自然海区培育孵化做了试探性的尝试。这将对浙江海域的曼氏无针乌贼资源的修复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东海区今后继续成为曼氏无针乌贼的主产区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8年浙江海洋学院、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对舟山东极海区的调查表明,舟山海域消失长达23年之久的曼氏无针乌贼又出现了,春季潜水采卵可达5万粒,各种近海捕捞作业捕获曼氏无针乌贼成体数百只。据渔民反映,舟山六横岛南侧海域曼氏无针乌贼出现频率较多,在一个月时间里,回捕曼氏无针乌贼数量累计达12 432头,且当年平均收购价格高达70元/公斤。对曼氏无针乌贼等濒临绝种的渔业资源进行抢救。放流取得了一定得成效,为解决曼氏无针乌贼产业化开发和增养殖关键技术,以及通过人工增殖放流修复渔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为海水增养殖业在浙江省的发展和壮大奠定基础。
(1)舟山海域乃至全国的放流工程皆未建立有效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评价体系;(2)放流活动后期的长效管理机制虽已建立但并不完善,对放流品种的跟踪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规范;(3)民间水生物种放流活动未纳入政府部门放流管理范畴,放流品种、种质、时间、地点的选择上存在监管缺失的现象,容易引起放流效果不明显、破坏生态平衡、外来物种侵袭等问题。
有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工作,构建有效的资源增殖放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动态评价舟山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所带来的的经济效益及所能体现的社会价值,并应用到当前大规模增殖放流实践中,为今后舟山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有效开展与科学管理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并最终促进海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趋于完善,使增殖放流与海区生态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得到有机统一,有助于进一步整合现有渔业资源,促进舟山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几年的增殖保护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由于舟山市放流保护区增殖放流的品种多,数量大,且放流水域呈开放式,多品种的放流的效果评价存在一定的难度。参考发达国家和我国以前的放流情况,同一海域的增殖品种往往较为集中,仅1~3种,因此今后应针对效果好的品种在特定海域进行集中的大规模放流,以体现较好的增殖效果。
跟踪保护措施的完善。进一步加强对近海小型渔船粘网、流网、插网等作业的监管、引导。很多海洋生物的产卵场、幼苗生长地都在近海海域,因此这些小型渔船作业对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也恰恰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在做好增殖放流工作的同时,保护好海域中原有生物种群繁衍的可持续性,两项并举,渔业资源才能得到尽快的恢复。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引导这类渔民转产转业,最终逐渐取消这类作业,对今后的渔业资源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长效监管机制的建立。我国近海生物种群的资源恢增殖放流工作应立足当前,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解决渔业资源恢复和渔业水域生态修复两大问题,更应着眼长远,制定中长期规划,组织实施技术攻关,致力于海洋牧场建设,真正实现渔业捕捞的可持续发展和渔业捕捞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制定并完善增殖放流操作技术规范,加强放流品种种质鉴定检测能力,确保放流工作顺利开展。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优先选择种苗繁育技术成熟、增殖放流效益显著的品种。慎重考虑杂交、转基因或外来物种,确保舟山海域生态安全。
[1]周永东.浙江沿海渔业资源放流增殖的回顾与展望[J].海洋渔业,2004,26(2):131-139.
[2]周永东,王永顺,黄鸣夏.浙江近海海域海蜇的增殖放流[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1):28-36.
[3]唐川純一.クロダイの腹鰭切除法抜除による標識法について[J].山水,1987,2:16-20.
[4]吴全橙.腹鳍切除法与固定标识击对黑鲷苗标志效果[R].台湾省水产试验所试验报告,l991,50:1-10.
[5]林金铱,陈 涛,陈 琳,等.大亚湾黑鲷标志放流技术[J].水产学报,2001,25(1):79-83.
[6]汤建华,陈铭惠,柏怀萍,等.江浙沿海黑鲷增殖放流试验[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8,7(2):167-171.
[7]黄鸣夏,胡 杰,王永顺,等.杭州湾海蜇生殖习性的研究[J].水产学报,1985,9(3):239-240.
[8]黄鸣夏,王永顺,周永东.浙江近海海蜇增殖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1994(Sl):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