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杰彪
(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皮肤与性病科 广东东莞 523900)
尖锐湿疣(CA)是临床皮肤性病常见的生殖器疾病,其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治疗复发率较高[1]。临床治疗方法多种类型,常见的治疗方法为电离子治疗、胸腺五肽联合电离子治疗等。本研究选择116例患者进行研究,先分析如下。
本研究选择2010年3月到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分布为(34.15±12.41)岁,最大年龄为58岁,最小年龄为18岁,病程分布为(17.49±9.34)d,最长病程为71d。最短病程为4d。尖锐湿疣主要分为菜花状、鸡冠状、疣状及锥形等。按照随机分布的方法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电离子治疗机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电离子治疗机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类型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患者均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
对照组采用电离子治疗机进行治疗,其在表面常规消毒后选择短火治疗,将电离子治疗机功率调至中档后进行逐步的烧灼至肉眼清晰,若治疗过程中出现出血过多的情况应转化为长火止血处理。治疗的范围应为疣体及周围2mm内。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在患者尖锐湿疣的疣体基底部立即进行胸腺五肽的注射,剂量为1mg。治疗后随访半年,若患者未出现疣体重新生长即为治愈,若患者有新的尖锐湿疣重新长出即为复发。
表1 研究人群治疗效果分析[例(%)]
表2 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例(%)]
本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对研究人群治疗疗效分析显示,对照组出现复发例数为31例,占53.45%,其中18例为治疗后1个月内复发,13例为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联合治疗组复发例数为3例,均为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复发,2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治疗组治愈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对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显示,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灼伤和刺痛以及出血,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存在差异,见表2。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假性湿疣是一种无临床意义的返祖畸形,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异,并非病态。本研究结果表明,尖锐湿疣多为2个部位同时发生,假性湿疣多只局限于一个部位,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上皮均呈乳头状结构,但尖锐湿疣常融合成菜花状。尖锐湿疣病理学中常见特征为乳头状增生及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增生,角化不全,毛细血管增生扩张,上皮内炎细胞侵润。而假性湿疣组织中无挖空细胞,无乳头状细胞增生、棘层肥厚,无基地细胞增生,主要表现为角化不全、不良角化,毛细血管扩张与上皮内炎细胞浸润。
尖锐湿疣(CA)是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复发率较高,部分文献报道显示高达30%~70%之间。其复发原因研究显示与患者免疫力低下、治疗不全面及感染灶的持续存在有着很密切的关系[2],特别是患者局部出现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时[3]。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及选择常常参照患者的疾病部位及大小形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采用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治疗方法,其复发经常存在,但联合治疗复发率较低[4]。胸腺五肽是由精氨酸、缬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酪氨酸5种氨基酸组成。其作用机制之一是诱导T细胞分化。其可选择性的进行诱导人体Thy-1-的前胸腺细胞转化为Thy-1+的T细胞。从而起到T细胞分化作用由胞内cAMP水平升高介导。另一作用机制是对成熟外周血T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使胞内cAMP水平上升,从而诱发一系列胞内反应,这也是它免疫调节功能的基础。研究显示采用电离子治疗机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治愈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为2种治疗方法相互结合,电离子治疗的短期效果但长期复发率较高,胸腺五肽有效的弥补其缺点,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短期及长期的疗效,应加强联合治疗的临床推广。
[1] 刘磊,房万霞.a-2b+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9):580.
[2] 刘淮.尖锐湿疣的诊断与治疗[J].皮肤病与性病,1999,21(1):19.
[3] 郝飞.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局部细胞免疫缺陷的形成机制[J].国外医学[J].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3):163~165.
[4] 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第3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