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林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泰兴 225400)
自发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之一[1~2]。患者多见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患者,目前临床上认为,其发病的主要诱因为天气骤然变化、情绪激动、过度饮酒和疲劳过度,因其起病急、病情危重,致死、致残率高,所以早期明确其病因的意义重大[3~4]。本文通过回顾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92例自发性脑出血病例,分析自发性脑出血的影像诊断检查的选择,探讨影像诊断对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病例92例,男57例,女35例,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59岁。入院时CT检查出血部位及出血量:豆状核出血52例(56.52%),丘脑出血18例(19.57%),大脑叶出血9例(9.78%),尾状核出血6例(6.41%),脑干出血4例(6.52%),脑室出血3例(3.20%)。
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其中74例行CT血管造影(CTA);48例经MRI检查,其中19例行MR血管造影(MRA);15例经DSA检查。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π/6×长轴×短轴×层面厚度。
选取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周围水肿、脑积水形成、中线移位、继发脑室出血以及患者的年龄为自变量,患者发病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全部数据用Epidata软件进行分析整理,并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1、2。模型的总体检验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即7个自变量对预后这个因变量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变量出血量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广义线性回归拟合后得出结论:出血量每增加1mL,预后神经功能缺损度增加0.38分。
2.2.1 血肿 单纯脑实质出血常形成血肿。急性血肿CT平扫即可确诊,MRI表现为T1加权图像(T1WI)高信号影,T2加权图像(T2WI)低信号影;亚急性血肿MRI表现为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单纯脑实质出血无需进行CTA和MRA。
表1 模型总体检验
2.2.2 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出血 CT平扫表现常与单纯性血肿一样,MRI信号混杂,加强CT和MRI扫描曲线均随时间延长呈缓慢强化趋势,后长时间维持在一个高峰,最后缓慢下降,可以以此结合临床表现判定是否为海绵状血管瘤,CTA和MRA也可以确诊。
2.2.3 肿瘤合并出血 CT平扫表现常与单纯性血肿一样,MRI信号混杂,加强CT和MRI扫描无特异性。CTA虽可最为辅助检查,但不能确诊,MRA能看到肿瘤,可以作为确诊的检查方式。
脑影像检查方法分为CT、MRI和DSA3种,在临床过程中选择哪种检查方法很重要。CT平扫可以确定是否为脑出血,是急性脑出血的首选方法,必要时可以注射造影剂性强化扫描。CTA在注射对比剂后可以分辨静动脉,但需要分期扫描,患者接受X线辐射剂量剂量,且碘过敏者不能进行加强CT扫描和CTA。MRI虽然对出血敏感,但伪影影响成像质量,强化MRI可以确诊部分病例,一般怀疑患者合并AVM出血时进行MRA扫描。DSA是检查血管病变的金标准,但DSA是一种有创检查,且有一定风险,所以在CT和MRI能确诊的情况下,不建议患者行DSA检查。而随着3D-DSA 技术的发展,3D-DSA能从不同角度清晰的显示病灶,因此对于病因不明、身体情况许可的患者,我们仍建议补充行DSA检查。
实质性脑出血比较容易诊断,但是因其出血的原因极其复杂,需要选择不同的成像方式进行检查,而且往往需要两到三种影像诊断联合进行。而且个别病例单凭影像诊断无法确诊,需要影像医生结合临床和实验检查,并和临床医生一起综合分析各项指标进行诊断。
[1] 邹和平.自发性脑出血98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3):350~352.
[2] 林成,万刚,朱安林,等.不同术式对自发性脑出血周围水肿带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18(6):439~440.
[3] 江惠强,黄志添.中青年自发性脑出血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08,19(2):74~75.
[4] Suarez JI,Tarr RW,Selman WR.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N Engl J Med,2006,(35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