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程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人民医院 湖南新化 417600)
研究显示白内障青光眼主要的治疗方法较多,使用效果最好的方法为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1],但由于本手术要求的医疗设施较高,对医生的要求也提出了较多的要求。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由于其效果较好,对医疗设置的要求较少,为我国最多开展的手术。本研究选择51例患者进行研究,先分析如下。
本研究选择51例,共54眼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24例(26眼),女性为27例(28眼);年龄分布为(58.6±15.7)岁,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41岁。所有研究人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见本次研究。
所有研究人群在手术前均进行药物控制眼压准备,将手术人群的眼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同时应在手术开始前30min使用甘露醇静脉注射配合醋氮酰胺口服治疗。同时应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尽量保持镇静,对瞳孔应选择散大处理。
手术前采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进行巩膜上腔麻醉,作以上穹窿部为基地的结膜瓣,在距角巩膜上缘大约2.5mm作切口,大小为2.5~6mm为适宜,分离板层至角膜缘内部0.5mm处,在前房内注入黏弹剂等以充分进行水分离,挽出晶状体核。若晶状体核较大时应分离后再挽出。吸净晶状体皮质,注入黏弹剂,同时放置人工晶状体。进行虹膜部切除术,缝合结膜瓣。手术后使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进行维持治疗,并进行随访记录治疗情况。
研究人群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主要分布为0.5~1.0之间,为34例,占63.0%,见表1。
研究人群手术后眼压恢复情况可见<20.55mmHg患者为48例,占88.9%,>20.55mmHg患者为6例,占11.1%,所有眼压较高患者使用噻吗心安滴眼液后均控制在正常眼压范围内,见表2。
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观察,按照国际通用滤过泡分型标准,即为Kronfeld[2],主要将滤过泡分为4个型,分别为Ⅰ型即为微小囊型,Ⅱ型即为弥漫扁平型、Ⅲ型即为缺如型和Ⅳ型为包囊型。其中Ⅰ,Ⅱ型为功能性滤过泡,Ⅲ、Ⅳ型为非功能性滤过泡。本研究显示手术后Ⅰ型为11例,占20.4%,Ⅱ型为35例,占64.8%和Ⅲ型为8例,占14.8%,见表3。
研究人群在手术后1天均有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浑浊,经对症治疗,均恢复正常。研究人群中有4例患者出现前房积血,在手术后4d经自身吸收消失。
白内障和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中白内障即为晶状体混浊称。由于晶状体老化、遗传因素、代谢异常、外伤因素、辐射引起、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原因造成的晶状体囊膜损伤,使晶状体渗透性逐渐增加,严重时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白内障分型主要为分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白内障性。而青光眼也是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严重、可致患者失明的常见临床眼科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水平而造成的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损伤,其后果科引起患者视神经萎缩、视野减少、视物模糊和失明等,由于其急性发作期24~48h即可完全失明。故对青光眼的治疗应加强重视[3]。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发展和现代囊外术的普及,手术方法不断变化。近年来,由于微创手术的兴起,大切口手术逐渐被小切口手术所替代,超声乳化手术是小切口手术的代表,但由于所需设备昂贵,患者需承受较高的医药费,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但传统的囊外摘出由于切口较大,且需缝合伤口,术后恢复时间长及散光较大。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由于采用巩膜隧道切口,伤口具有自闭性,一般不需缝合,术后散光较小,早期就能恢复视力,且避免了超声乳化术中超声能量对眼内组织的损伤。有报道显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与超声乳化手术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由于不需高贵设备,基层医院都能开展,患者不需支付昂贵的手术费,且手术者学习曲线较短,较易掌握手术方法。术中摒弃了传统板层巩膜瓣的制作,改用巩膜隧道切口,手术切口设计为反眉弓-三角形巩膜瓣,使白内障切口与小梁切除术的巩膜瓣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隧道内切除小梁组织,有利于术后滤过泡的形成。本研究显示研究人群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主要分布为0.5~1.0之间,为34例,占63.0%,研究人群在手术后1d均有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浑浊,经对症治疗,均恢复正常。研究人群中有4例患者出现前房积血,在手术后4d经自身吸收消失.可见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疗效较好,应加强推广。
表1 研究人群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分析[例(%)]
表2 研究人群手术后眼压情况分析[例(%)]
表3 研究人群术后滤过泡分析[例(%)]
[1] 裴重刚,周艳,邵毅,等.晶状体前囊膜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应用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08,8(7):1365~1367.
[2] 熊小玲,蒋幼芹,吴振中.氟尿嘧啶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的临床效果[J].中华眼科杂志,1993,29(2):86~89.
[3] 高莉茉,段宣初.晶状体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J].国际眼科杂志,2006,6(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