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劳均资本存量关系分析

2011-07-16 09:39余子鹏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省区第二产业

余子鹏,严 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规模增长迅速,质量和结构也有惊人提高。本文在搜集近二十年来我国各省区就业和资本投入数据基础上,计算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人均资本存量,分析了这些变量之间的联系,试图以各产业劳动力配置比例作为经济结构变量,分析劳动力结构演变与各地资本配置变化的关系,为我国省区就业结构的优化提供参考。

一、我国省区就业结构变化比较分析

(一)我国省区第一产业就业现状分析

通过选取1991~2009年我国各省区的就业人口数据,计算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所占比例,我们发现,到2009年止,我国各省区在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例差异非常大。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例低于10%的省区有北京、上海两市;处于10%~20%之间的有天津市 (15.3%)、江苏 (19.8%)和浙江(17.2%);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例处于20%~30%的省区有福建(29.4%)和广东(27.2%)2省;处于30%~40%之间的省区有河北(38%)、辽宁(31.7%)、山西(39.7%)、江西 (39.3%)、湖北 (32.7%)和 山 东(36.6%)6省;处于40%~50%之间的有吉林(43.6%)、黑龙江(46.3%)、安徽(42.8%)、湖南(48%)、河 南(46.5%)、四川(含重庆)(43.6%)、陕西(45.7%)、青海(42.9%)、宁夏(45.7%)、内蒙古(48.8%)10 个省区;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例仍超过50%的省区有甘肃(52.6%)、西藏(54.5%)、新疆(51.9%)、贵州(51.7%)、云南(61.3%)、广西(54.5%)、海南(52.4%)7 个省区。

由于全国55%省区在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例超过40%,因此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我国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变化比较

自1992年以来,我国各省区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很大,黑龙江从1992年的37.1%上升到46.3%,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外转移速度低于总劳动力增长速度;其余省区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均下降。从下降比例绝对值看,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下降最大的省区有浙江(0.343)、湖北(0.271)、福建(0.269)、江苏(0.266)、四川(含重庆)(0.262)、山东(0.234)、安徽(0.247)、西藏(0.245)和江西(0.236)。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原始比例越高,绝对值下降越大,它们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为0.587。从下降百分比看,在1992~2009年间下降百分比较多的是浙江 (66.6%)、北京(59.1%)、江苏(57.3%)、福建(47.8%)、山东(39%)、广东(41.6%)等省区。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起始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例越低省区,下降相对百分比越高,原始比例值与下降百分比之间成弱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44,表明基础较好省区,下降的相对速度越快。

(三)我国省区三次产业之间就业比例变化比较

我国各省区第二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非常不一致,有上升的,也有下降的。该比例绝对值下降较多的是北京(0.209)、上海(0.195)、黑龙江(0.166)、辽宁(0.143)、吉林(0.075)、天津 (0.087)、内 蒙古(0.056)、新疆(0.046)、甘肃(0.027)、山西(0.028)。其中,黑龙江第二产业劳动力减少部分回流到第一产业,向第一产业回流了9.2%;其他省区第二产业减少的劳动力都被第三产业吸收了。第二产业就业劳动力比例上升最多的省区是浙江、重庆和江苏,比例增加的绝对值分别为0.194、0.219和0.120。

在1992~2009年间,各省区第三产业劳动力比例都有提高,除少数几个省区外,大部分省区第三产业就业劳动力比例都提高了10%以上。分析发现,各地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与第二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值之间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越高的省区,经济相对落后,迫切发展第二产业的动力越大;从第一产业流出的劳动力主要进入了第二产业,这可从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下降值和第二产业劳动力比例增加值相关系数0.867得到证实。在大多数省区,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依靠发展第二产业,其次才是转移到第三产业中就业。分析第一产业原就业比例与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增加值之间关系,发现它们呈弱负相关(系数为-0.253),即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越高的省区,向第三产业转移就业的难度更大。

(四)我国省区就业结构的因果关系分析

通过计量分析我国各省区劳动力结构时间序列之间关系可以发现,对滞后一期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在不低于80%可能性下,有14个省区第一产业中劳动力比例变动导致第二产业劳动力比例发生变化,这些省区为天津、河北、江苏、广西、内蒙古、江西、河南、湖北、贵州、云南、陕西、西藏、青海和宁夏,其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见表1。在因果关系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回归求解各地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对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影响的方程如表2所示。

表1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对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存在因果关系的省区,这14个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在1992~2009年间下降。其中,内蒙古、湖北和陕西3个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与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呈现正相关,这些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减少导致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减少;其他11个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减少促进了当地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上升。

分析表2中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变动对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存在因果关系的省区回归方程,除了内蒙古以外,其余12个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下降导致了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上升,这进一步验证了这些省区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主要就业于第二产业。

二、我国省区就业结构与劳均资本配置关系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劳动力就业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结构逐渐合理化。劳动力转移受市场机制影响,下面探讨投资总量和劳均资本变化对劳动力转移的效应。

表1 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变动与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变动的因果关系分析

(一)我国各省区劳均资本逐年上升,且省区间差异非常大

根据资本存量计算方法,[1][2][3]本文以各省区1991年投资价格为基数,分别对我国各省区的内地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资本总量进行了折算和计算,在计算资本存量总和的基础上,结合劳动力总量,计算出了1992~2009年各地劳动力平均资本存量(简称劳均资本存量)。

观察表3数据发现,自1992年以来,我国各省区劳均资本存量都在不断上升。其中,东部省区北京、上海、天津劳均资本存量原始基础较好,上升幅度也大,达到10万元以上,江苏、福建、浙江基础虽薄弱,但增长速度快,劳均资本存量也达到5万元以上;中部省区中的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山西、湖北增长幅度也较大,其余省区的劳均资本存量较低;西部青海、新疆和宁夏等省区劳均资本存量较高,其他地方虽然增长速度快,但由于基础薄弱,目前劳均资本存量仍然较低。分析各省区劳均资本存量变化可以发现,劳均资本存量是从21世纪开始较快增长的,这个时期各地劳动力增长速度变缓,而资本逐渐丰裕,资本投资速度加快。

由于各省区劳均资本存量不仅涉及到资本投资数量,而且影响劳动力变化,因此有必要探讨劳动力变化的劳均资本存量效应。观察表4最后一列数据:除吉林劳动力就业人数下降以外,其余省区劳动力就业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劳动就业增长率较高的省区有北京 (0.877)、广东 (0.661)、浙江(0.457)、西藏(0.532)、宁夏(0.464)、福建(0.456)、河南(0.356)和贵州(0.344)等,而劳均资本存量最高的天津、上海对劳动就业增长贡献不大,天津劳动就业仅增长7.4%,上海也只增加21.6%。劳动就业增长率较低的四川(含重庆)可能是由于三峡移民原因所致,除少数地方外,其他省区都有10%以上就业增长率。总之,劳动力就业数量变化对劳均资本量变化没有决定性影响,投资增长对劳均资本存量影响更大。

表2 存在因果关系的各地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变动对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回归方程

(二)我国省区劳动就业结构与劳均资本存量关系分析

劳动就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分工深化的结果,在经济结构演化过程中,资本数量变化发挥了促进作用,下面探讨各省区劳均资本存量变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差异。

表3 中国各省区劳均资本存量

1.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变化与劳均资本存量关系分析

分析表4第2列数据,有17个省区劳均资本存量变化导致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变动,对这些省区劳均资本存量和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在17个省区中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与劳均资本存量之间全部负相关,即劳均资本存量上升导致第一产业就业比例降低,各地投资增加逐渐促进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

考察全国所有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与劳均资本存量相关关系,只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天津4个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与劳均资本存量正相关,其他27个省区该两个指标之间都呈强负相关关系。全国有18个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变动导致劳均资本存量改变,其中,有3个省区这两指标正相关,如天津(0.252)、吉林(0.19)和辽宁(0.48)呈弱正向关系,其他15个省区呈负向关系,表明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下降伴随着劳均资本存量上升。

表4 各省区劳均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

2.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与劳均资本存量关系分析

全国有22个省区(四川数据包含重庆)劳均资本存量与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存在因果关系,有21个省区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与劳均资本存量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各省区劳均资本存量与第二产业就业比例的关系表现不同:有12个省区呈负向关系,即劳均资本存量增加,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下降,表明其第二产业在向资本密集化发展;其余19个省区呈正向关系,资本存量增加伴随着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升高。劳均资本存量与第二产业就业比例负相关的省区见表5,其中12个省区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与劳均资本量强负相关,而北京等9个省区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下降直接导致劳均资本存量上升。劳均资本存量与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具有因果关系的省区见表6,其中10个省区第二产业比例增加直接引起劳均资本存量快速上升。

3.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与劳均资本存量关系分析

观察表4中第5、6列数据可以发现,有18个省区(其中四川包括重庆)劳均资本变动导致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变化,有14个省区劳均资本存量变动引起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变化。

分析我国各地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与劳均资本存量相关关系,31个省区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与劳均资本存量之间都呈强正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到:劳均资本增长促进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大量转移,同时,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增加又在多省区促进了投资迅速增长。

从省区横向考察我国各地第三产业就业比例(tert)与劳均资本(kpp)关系,分析 2009 年各地劳均资本与第三产业就业比例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654,回归分析方程为:

无论从时间纵向还是省区横向分析都可以得出:劳均资本增长促进了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上升。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资本积累仍在逐渐提高,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上升得益于资本积累和工业化进程深化。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我国省区就业结构和劳均资本存量关系分析的结论

1992~2009年,除黑龙江外,其他省区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绝对值最大的是浙江、福建、江苏、四川、山东和贵州等地。然而,中西部和少数民族集中的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依然较高,到2009年底,仍然有云南等7个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超过50%,另外还有吉林等10个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超过40%。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角度看,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的任务依然艰巨。

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与第二产业发展存在较强关系。一般地,第二产业就业比例较高的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通常较低。在中西部省区,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上升通常导致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下降,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部分在第二产业中就业。因此,中西部省区为了降低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仍要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吸收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

劳均资本存量与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强负相关,但与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强正相关。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越高的省区,其劳均资本存量越低;劳均资本存量越高的省区,第三产业就业比例越高。在中西部省区,第二产业就业比例上升伴随着劳均资本存量增加,而北京、上海等省区劳均资本存量上升伴随着第二产业就业比例的下降,说明经济落后的省区仍处于工业化过程中,而一些发达省区则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

表5 劳均资本存量与第二产业就业比例负相关的省区相关系数及格兰杰因果检验

表6 劳均资本存量与第二产业就业比例正相关的省区相关系数和因果检验可能性

分析各省区劳动力就业增量情况,1992~2009年间,东部省区北京、广东、浙江等,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劳动就业分别增加了88.7%、66.1%和45.7%,中西部省区中劳动力增长较多的是河南(35.6%)、贵州(34.4%)、宁夏(46.4%)和西藏(53.2%),而天津、上海、吉林、辽宁等省区劳动力就业出现负增长或贡献很小。自1992年以来,北京、广东浙江等地经济规模扩大,大量吸收当地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也吸收了大量中西部省区迁移出的劳动力。

劳均资本存量在1992年较高的省区到2009年仍然比较高,两者呈较强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85,少数例外。

(二)促进我国省区就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首先,我国应该调整传统投资政策和决策模式。通过上文分析可知,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和结构不平衡仍然很大,具体表现为就业结构比例、劳均物质资本存量差距悬殊。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区经济都有较大发展,但是城乡、区域之间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却在扩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遵循市场规律的资本和资源流动会促使发达省区经济发展速度更快,而落后区域各种优质资源外移会形成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马太效应”。因此,政府应该重新审视传统的投资政策和决策惯例,减少发达省区的低效重复投资,增加中西部省区基础设施投入和项目投资总量,改变中西部省区劳均资本存量过低的局面,通过合理投入促进劳动力就业结构优化,缓解我国投资过度集中于大城市,而小城市投资建设严重不足的状况。

其次,从就业和资本存量角度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发达省区要加强发展后劲,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注重研发,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突破,改变现阶段低技术、外延型加工经济,形成资本技术密集、高附加值产业集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经营效率,减少污染改善环境。[4]落后省区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吸收劳动力就业转移,吸取东部省区低技术发展的教训,采用最先进生产技术和现代信息工具,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在市场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承接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促进中西部省区工业化,就近安排劳动力和靠近销售市场生产,缓解中西部劳动力过度集中于东部省区的局面。

第三,各省区应该运行可持续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发达省区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调整和升级现有产业经营价值链,攻克产业技术瓶颈,政府制定合适政策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大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力度,引导劳动力就业结构升级,提升我国经济结构高度;鼓励创新和设立新的产业以弥补产业空白,加大对投入大、对国民经济具有巨大带动作用的产业或环节的扶持力度。中西部省区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应克服产业区域设置雷同,避免产业设置重复、产业过分集中和恶性竞争,切合当地资源和环境实际发展相应的产业,延长产业经营价值链,实现高附加价值环节的生产和经营,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强劳动力素质,促进有效就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6).

[2]Jaya Prakash Pradhan.The Determinants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 Firm-level Analysis of Indian Manufacturing[J].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2004,(4).

[3]Elizabeth Asiedu.PolicyReform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Africa:Absolute Progress but Relative Decline[J].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2004,22(1):41-48.

[4]Kupukile Mlambo.Reviv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in Southern Africa:Constraints and Policies[R].African Development Bank,2005.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省区第二产业
我校成功举办第四届沿黄九省区黄河论坛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沿海省区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