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莉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2009年12月7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各种重量级头衔。它的举办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会议上所涉及的低碳生活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然而降低碳并不意味着要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相反,我们的生活会因此而变得更健康。我们的生活需要低碳,我们的课堂更需要低碳。
与低碳生活的理念一样,低碳课堂提倡的是以最低的消耗获得最高的课堂效益。它要求教师的角色从全权代理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教学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课堂要从个人独立学习的方式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的课堂不再使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不再需要“满堂灌”,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
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师和学生在低碳课堂上的作用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传统课堂是教师展示演讲的大课堂,学生所要做的就是记下所有的重难点,教师和教材成了学生的唯一知识源。在课堂上学生是被动地获取知识,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所以教师大量的投入而成效却一般。然而,在低碳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策划者、合作者、服务者、开发者。教师不再需要从头讲到尾,也不再把持着课堂的“生杀大权”。低碳课堂把课堂的主宰地位归还给了学生,它以学生的学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被动学”变成“主动学”,从“痛苦学”变成“快乐学”。那么教师要怎样以最低的消耗来获得高效益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课前预习的导向作用
有不少教师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提高课堂效益只要关注课堂就可以了。事实上,课堂的质量或是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生预习的影响。设想,对于一篇Reading,如果学生做到了充分的预习,对于其中的生词、重要词组有了一定的掌握的活,那么教师教案上设计的各个环节和活动才能真正开展下去。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明明教案备得很到位,课件也做得很精彩,而一堂课上下来却总觉得学生不够配合,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参与率不高。试问一下,如果学生对于本堂课的内容、目标都不明确,又怎么能很好地配合呢?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导向作用,要让学生明白学什么以及怎么学。对于英语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生词或是了解一些重要句型,或是着眼文本的理解,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内容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应该是不同的。布置预习作业不能笼统地以“预习”两个字为任务。应当给学生明确的预习要求,让他们有明确的事情可做,了解通过预习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另外,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预习作业做出一定的评价来维持学生对预习作业的积极性。每次布置的预习作业在课上都要有相应的检查,让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从而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二、在课堂上少讲,把说话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低碳课堂强调的是低投入高产出。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还是滔滔不绝,把重点词汇、语法知识反复强调的话,那么跟满堂灌的传统课堂就没什么不同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自由表达和展示权交还给学生。低碳课堂提倡的是教师的低投入和学生的高产出。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学生也就自然要多讲。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情感、观点、意见,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每个环节,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当然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由表达也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条件和发挥好导向作用。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备好学生活动这一块,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与同伴、小组成员等有交流、探究的机会。在讨论中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或是观念用英语表达出来。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语言。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或是对话等各种形式来用英语表达自己,就是成功的课堂。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或是让学生编对话,或是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总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更多的是充当幕后的军师、台后的导演、场外的教练。
低碳课堂是否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做,而自身的要求就下降了呢?其实不然。相反,低碳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低碳课堂的效益。低碳课堂强调的是轻负高效。那么怎样才能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取得高效益呢?归根到底,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尽管低碳课堂要求教师少讲,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但是如何把课堂的重难点利用少数几句话让学生了解掌握,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读透教材,深入研究教材。课上所讲的题目或是例题必须是精挑细选的,要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因此教师要在备课中使出浑身解数,集思广益。
我们相信,轻负高质的低碳课堂,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灵动的翅膀,给课堂带来活力;能够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会学习。低碳课堂,轻负高质,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