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鑫 郇 澜
昆仑隧道位于大埔县银江镇昆仑—大麻镇岌头村之间,本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起止桩号左线ZK42+180~ZK44+975,长2 795 m;右线 K42+193~K44+998,长2 805 m。
隧道穿越昆仑山,为丘陵地貌,起伏较大。隧道进口位于山体西坡,坡度较缓,基本与等高线正交,山上植被为桉树林,覆盖层较厚,出口位于冲沟南侧山嘴处,山间植被茂密,基本为松树、农田和灌木。
隧址区内地层结构较为复杂,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变化很大,勘察揭露隧道址区内存在有较多的断裂构造带,隧址区地层上部为第四纪残坡积层覆盖,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漳平组(J2zh)砂岩、泥质岩以及前泥盆系(AnD)变质砂岩、板岩。隧道埋深较浅。隧道开挖断面高度为10.38 m,宽12.92 m。
根据圣维南原理,开挖只在洞周一定范围内引起应力重分布。实践和理论分析表明,在均质弹性无限域中开挖的圆形隧道,由于荷载释放而引起的洞室周围介质的应力和位移的变化,在5倍洞径范围之外将小于1%,在3倍洞径之外约小于5%。因此,依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有限元法的离散误差以及计算误差,一般选取的计算范围沿洞径各个方向均不小于3倍~5倍洞径[1-3]。因此,隧道几何模型的取值范围左右两侧从隧道中心向外各延深50 m,上下部边界均取为30 m。
根据工程勘察报告,并结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4],选取的岩土体参数为:弹性模量E=200 MPa,泊松比μ=0.4,重度γ=20 kN/m3,凝聚力 c=55 kPa,内摩擦角 φ =29.5°。
初期支护结构的弹性模量 E=25 GPa,μ =0.20,γ =30 kN/m3。
进行有限元模拟时,将整个施工过程分为7步:
第1步:自重应力场计算;
第2步:开挖上台阶;
第3步:支护上台阶;
第4步:开挖核心土;
第5步:开挖下台阶;
第6步:支护下台阶;
第7步:开挖仰拱;
第8步:支护仰拱。
隧道在没有开挖前,围岩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处于初始应力状态,开挖隧道后引起围岩应力重新分布,使围岩处于二次应力状态和三次应力状态。研究开挖过程中应力发展变化规律(见图1),为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图1 各工序开挖后第一主应力等值线图
根据计算结果,对不同工序下围岩拱顶、左右拱脚、左右边墙及仰拱的中点六个关键点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提取,具体见表1。
表1 各关键点的第一、第三主应力MPa
从表1各关键点第一、第三主应力中可以看出,上台阶开挖后拱顶处于受拉状态,左右拱脚出现应力集中。核心土开挖后,对各监测点处的第一、第三主应力影响很小。下台阶开挖后,左右边墙脚出现应力集中。在仰拱支护施作后,拱顶岩体由受拉状态转为受压状态,左右拱脚和左右边墙脚的受力得到了改善。因此在软弱隧道环形预留核心土开挖过程中,要加强对拱顶、左右拱脚和左右边墙脚的支护,防止受拉和应力集中的部位围岩坍塌,并且应该及时施作仰拱,来改善围岩的整体受力。
根据计算结果,对不同工序下围岩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及仰拱的中点六个关键点的x,y方向的位移进行提取,具体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左右边墙中部。拱顶竖向位移在隧道开挖后发生了较大变化,上台阶开挖后拱顶处位移量达2.93 mm,下台阶开挖后位移量又有所增加,这是由于随着开挖断面的增大,围岩体应力重新调整的结果,当仰拱施作后,拱顶位移有所减小,为2.87 mm,这表明施作仰拱对拱顶竖向位移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左右拱腰处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在上台阶开挖后,达到总位移的70%以上,这说明要加强上台阶的支护。左右边墙中部向上隆起,在施作仰拱后,明显减小。拱顶和仰拱中点处的水平位移为0,这是因为在数值模拟时,取的模型是对称模型。
表2 各关键点x,y方向位移值mm
本文以昆仑隧道Ⅴ级围岩段环形预留核心土开挖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各个施工工序的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出了一些对施工有益的结论。
1)软弱隧道在运用环形预留核心土开挖方法时,应加强对拱顶、左右拱脚和左右边墙脚的支护,防止围岩因受拉和应力集中引发坍塌,并且应该及时施作仰拱,来改善围岩的整体受力。
2)核心土对围岩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应力和位移的变化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3)拱顶竖向位移值以及左右拱腰处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在上台阶开挖后,达到总位移的70%以上,这表明加强上台阶的支护可以有效的控制位移的变形值。
[1] 阳志元.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J].山西建筑,2008,34(9):318-320.
[2] 张小旺.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仿真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 王茂和,刘学增,何燕云.龙山浅埋大跨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J].山西建筑,2007,33(23):307-308.
[4] 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
[5] 霍润科,王艳波,宋战平,等.黄土隧道初期支护性能分析[J].岩土力学,2009,30(2):28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