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计堂(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31)
高职教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研究*
王计堂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31)
针对目前高职教育考核评价中脱离能力本位的弊端,依据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和课程实施的特征,确定了考核评价改革思路,构建了专业素质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与评价模式。
高职;专业素质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考核评价模式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及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创建,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吸纳了国外先进的职教理念,课程考核改革也已起步,“考核标准多元化、考核方法多样化、考核工具实践化”的考核新理念已被诸多研究者提出。
沈存莉在《高职教育考试模式的改革》一文中,针对目前高职教育考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考试观念,革新考试内容,为考试内容赋予时代气息;与社会大系统相融合,与社会实际、热点问题相链接,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规划测试知识和能力的题目分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非智力因素考核的命题力度,构建综合性全程考核新模式。朱明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思考》一文中,针对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教育方式,脱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本位的本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状况,指出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应结合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把知识评分标准与能力检测标准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不同考核方式,充分挖掘个人优势和特长,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很多研究者都强调考核主体多元化,考试内容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科学地评判学生。陈福军在《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一文中,针对现阶段考试模式的弊端,通过对素质教育考试观、考试功能定位、考试内容革新、实施多样化考核的分析,提出高职教育考试应实施“模块式”考核,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的原则,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
采用多元教学评价机制,将平时表现与终结考试评定相结合,扭转以单一的终结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现状。对于实践课程,结合其内容制定符合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贯穿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考核标准,建立突出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课程考核模式。笔者拟在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和课程实施的基础之上,确定考试改革思路,构建考试模式,以指导各类课程考核实践。
高职教育通过课程考核,意在全面评价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技术实践知识、对真实工作环境的适应情况、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因此,进行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既要有课程设计意识,把课程考核纳入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之中,又要兼顾对课程设计评价和课程考核改革。为此,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管理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深入进行高职教育考试理论综合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考试规律,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考试实践。
高职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四大类:专业素质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专业技能课程。
(一)专业素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模式
专业素质课程是指人文科学素质和职业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课程。通常对应的课程有数学、英语、语文、体育与健康、“两课”等(传统概念上的公共课程)。这类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共同点是:学习场所多在教室,教学模式多采用讲授、练习等形式,学生的作品多为作业、论文。这类课程的职业素质目标:合格的政治素养;合格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敬职、敬岗;有高度的责任心;健康的身心素质;基本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专业素质课程的特征及教学实施特点,构建专业素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模式,见表1。
表1 专业素质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表
(二)专业知识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模式
专业知识课程的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使学生达到“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在职业实践中智慧地、富有创造性地完成相关职业任务”的能力目标。
基于专业知识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实施特点,以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为考核重点,设计专业知识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见表2。
表2 专业知识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表
(三)专业能力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模式
专业能力课程包括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课程。关键能力包含:应用知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应变承受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运用新技术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渗透,是一种引导,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专业能力是对应不同专业所要求的专项能力,专业不同其能力内涵不同。专业能力课程对应于我们传统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程。这种课程一般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常在校内仿真性生产实训基地、车间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学生以实践操作为主要学习途径。专业能力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与专业相关技能的能力,阅读专业说明书、运用新技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专项核心能力,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技术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根据专业能力课程的特征以及教学实施特点,设计专业能力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见表3。
表3 专业能力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表
(四)专业技能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模式
专业技能课程是包括工具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课程,这是一类纯实践性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对应我们传统教学中的设计、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通常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采用跟班劳动、顶岗实习的方式完成。这里的工具技能就是熟练操作本专业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劳动工具,并能掌握其操作技术、操作规程。专业技能的含义更为广阔,它包含了运用专业知识判断、处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技能课程的主要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操作技术、操作规程,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课程要通过实践的检验考核才能予以准确评价。根据专业技能课程的特征及教学实施特点,设计专业技能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见表4。
表4 专业技能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设计不同类型课程的考核内容、方式及考核标准,这种考试模式,注重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考核,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关键能力、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训练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就业及创业能力有重要意义。
[1]沈存莉.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J].科学咨询,2008,(23).
[2]朱明.对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思考[N].周口日报,2009-12-11.
[3]韩宗,姜兰兰.浅析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J].考试周刊,2007,(11).
[4]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33).
[5]朱国宏.《矿井通风与安全实训》课程考核改革[J].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3).
[6]李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G710
A
1672-5727(2011)08-0059-03
王计堂(1963—),男,山西原平人,硕士,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