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1-07-07 15:42范征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8期
关键词:连锁我院经营

范征(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范征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根据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应从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

为了适应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工作意见》。该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及结构的培养方案。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师资队伍等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以上诸因素进行最佳的、符合实际的优化组合。笔者拟就上述几个方面对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培养目标:高层次职业技术型、复合型人才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连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连锁经营专业也从原来对人才基本技能的培养转向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因此,高职连锁经营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大专层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连锁经营管理基本理论,掌握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综合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满足现代连锁企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连锁经营企业尤其是商业、流通行业企业,从事门店营运、采购、物流配送、服务、管理等工作。

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设置专业,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主体框架的依据。我国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尝试连锁经营,1993年,国家正式提出把连锁经营作为带有方向性的一项流通体制改革。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己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壮大起来。从1994年到2009年,连锁经营企业店铺年平均增长4214家,销售额年均增长310亿元。如在城区人口200多万的长沙市,就集中了家润多、步步高、新一佳、好又多、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中外知名的大型连锁超市。

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连锁经营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据统计,2010年国内连锁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将在100万人以上,而零售业的人才储备却寥寥无几,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专门人才只占3%左右,就湖南省而言到目前为止,仅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连锁经营专业,每年为连锁企业输送毕业生5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由于人才匮乏,导致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低下,许多连锁企业在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管理职能的分工与协作方面仍极为落后。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我国连锁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掌握商品学、物流配送、财务、信息管理等知识的复合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课程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

课程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的更新整合与新课程的开发,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必须对应不同教育对象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结构即课程的组织与流程,反映教学的框架与进程。本专业应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根据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设置课程,并应根据本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高职连锁经营专业课程体系。要将所有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公共课、核心技术课、职业技能课、职业考证课及专业选修课。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计划中的第二、三、四、五学期都应安排实习实训,并在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毕业实习(见表1)。

表1 连锁经营专业五大课程模块学时分配表

本专业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实践课程体系突出,其中技能课占总学时的 40%,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引入了不同级别的国内乃至国际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例如,要求学生毕业时应获得“三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全国大学英语三级证书和全国助理物流师证书,否则不予颁发毕业证,这对职业教育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此外,还鼓励学生获得跨行业的职业技能证书,多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应该成为衡量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教学设计: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宗旨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我院连锁经营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是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出发点安排课程,达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的目的。高职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分解出哪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然后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从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我院连锁经营专业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高职教育观念,具体表现在:(1)及时了解连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知名连锁企业的背景、数量和规模、发展水平,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学生个体的需求等情况。(2)分析连锁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确定连锁经营专业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主要由素质能力、知识能力和操作能力三项要素组成。对有关专业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是高职专业教学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下面以我院连锁经营专业的教学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我院连锁经营专业将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分解为基本素质、职业能力两大模块(见表2),并构建了相应的支撑体系(见表3)加以保障,在最后一个学期还安排了9周的毕业实习和6周的毕业论文写作。学生在这种模式的培养下,毕业时就能够成为初步掌握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具备相应综合素质的连锁企业初、中级管理人员。

表2 高职连锁经营专业学生素质、职业能力结构分析表

培养途径:产学结合

培养途径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完成特定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培养形式和创造的教学环境的总和。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是高职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因此,加强实训室和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关键。我院连锁经营专业在产学合作方面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建立独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连锁经营专业各个门类的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定性的论证与划分,制定各个环节的管理细则和评估方案,改进实践内容、方法、手段及考核方法,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逐步由被动式形式化向主动式实质化方向转变,努力建立独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表3 高职连锁经营专业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支撑体系表

实行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学生要在就业中体现优势,必须具备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因此,几年来我院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点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使其在就业中体现出竞争优势,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求职的需要。

1.校内实训。为了培养连锁经营专业学生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2007年8月,我院投资20万元建立了实习超市,超市面积100平方米,约有2800种商品,采取专业教师+企业+学生的实训模式,即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轮流在超市从事收银、理货、采购、促销、防损、盘点等各岗位的工作,通过实际经营掌握各岗位的操作技能及管理能力,从而实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超市2007年10月6日营业以来,已完成了《商场促销策划》、《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品类管理》、《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商品学》、《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实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有理论的指导,开业3年以来,已实现销售额二百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专业教师+企业+学生模式的实训,一方面,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了提升,成为既懂理论知识,又懂企业经营管理的“双师型”专家;另一方面,学生既学习了门店的经营管理,又可以迅速熟悉商品陈列、商品采购、物流配送等业务,岗位操作能力和门店经营管理能力得以培养,从而可在就业竞争中显现优势,实现“零距离”就业,真正落实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要求。目前,我院的教师+企业+学生的实训模式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许多学生在大润发、沃尔玛、新一佳、千惠等企业毕业实习时就已与企业签约,部分优秀学生在毕业后不久就被提升到主管、课长、店长助理等管理岗位。如2007届的一个毕业生已担任屈臣氏株洲某店的店长,2009届的一个毕业生担任了大润发高桥店的店长助理,2007级的一个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就被提升为新一佳广通店的店长助理,他们的工作能力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另外,这一模式的成功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本省其他几所开设了相同或相近专业的院校纷纷前来学习、参观、交流。

2.校外实习。我院从一年级开始就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到大型连锁超市实习,并指定教师加强指导,在第六学期安排毕业实习。目前,本专业的学生已经分别在家润多、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超市实习过,此外,还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到连锁企业做假期工。一方面,学生在不同的连锁企业实习,可以了解不同的企业文化,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毕业时可实现“零距离”就业;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与企业接触,可以及时地掌握企业对人才的技能素质要求,有针对性修改或调整教学计划,使我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应企业的需要。

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由于连锁经营专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因此在教师的配置上,我院选择了两类人才,一类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师,另一类是从企业调入学校、实践性知识丰富的教师,并且还从相关的企业聘请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目前,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然而,无论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师还是实践性知识丰富的教师,要培养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师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 ”素质,既具有教师能教、善教的本领,又具有企业的实际工作能力。无论是学校自身的教师还是从企业调入的教师,我院都一律进行培训,组织观摩学习,进行教学比赛,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本专业教师自2002年开始,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教材5部,承担省级课题3个、院级课题3个,部分教师长期在企业兼职,逐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能文能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为了加强专业管理,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我院聘请了沃尔玛、大润发、新一佳、千惠、屈臣氏等知名连锁企业有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担任委员,成立了连锁经营专业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定期(每年两次)举行会议并进行考察,商讨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协调学生实习管理,指导学生就业工作。

[1]张琼.连锁经营实训课的开发与创新[J].职教论坛,2004,(4):47.

[2]刘玉欣.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12):19-20.

[3]张梁平.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2):25-26.

[4]岑丽阳.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结构和实践技能培养方式探讨[J].商业经济文荟,2006,(4):22-24.

[5]雷祺,何庆江.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8,(6):102-105.

G712

A

1672-5727(2011)08-0023-03

范征(1968—),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经贸系商务管理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连锁企业经营管理。

猜你喜欢
连锁我院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有壹手——重新定义快修连锁
上海联新:台资的连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