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述兰,王虹霞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云南 昆明 65010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为20%~30%[1],也日益受到关注,因而人们在不断寻找防治恶心、呕吐的方法。有资料表明地塞米松对恶心、呕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近年来,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术后恶心、呕吐[3],托烷司琼是新一代的5-HT3受体拮抗剂,二者联合使用是否更有效尚需证实。本研究旨在探讨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对LC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行LC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例,A组为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组,B组为地塞米松组,C组为托烷司琼组,D组为对照组。患者排除有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肾上腺疾病、胃肠道疾病病史,无阿片类药滥用史,不酗酒、吸烟者,无全麻后恶心呕吐病史者,不对5-HT3受体拮抗药过敏,过去一周内未曾服用化疗药物及止吐药物。
1.2 用药方法 A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2 min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在胆囊取出腹腔后即予托烷司琼4 mg静脉滴注;B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2 min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C组患者在胆囊取出腹腔后即予托烷司琼4 mg静脉滴注;D组麻醉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10 ml生理盐水(安慰剂)。
1.3 麻醉方法 80例施行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0.1 m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麻醉维持采用瑞芬太尼 2 μg·kg-1·h-1丙泊酚 4~6 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
1.4 术后观察指标 从术毕开始持续到术后24 h记录四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恶心程度:0度:无恶心;1度:休息时无恶心,活动时稍有恶心感;2度:休息时间断恶心感;3度:休息时持续恶心感,活动时加重。呕吐程度:无呕吐;轻度呕吐(1~2次/24 h);中度呕吐(3~5次/24 h);重度呕吐(>5次/24 h)。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的比较 四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四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注:各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年龄(岁)手术时间(min)63.20±27.95 84.90±25.84 85.70±23.93 87.50±38.60 A组B组C组D组20 20 20 20 11/9 8/12 8/12 10/10 39.00±8.76 41.00±8.76 46.60±9.55 47.30±9.27
2.2 恶心、呕吐发生率情况比较 D组恶心发生率为70%,明显高于A组(10%)、B组(30%)和C组(20%),P<0.005;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小于B、C、D三组(分别是30%、20%、70%),P<0.005;各处理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小于D组。见表2。
表2 恶心呕吐发生率情况比较[例(%)]
恶心、呕吐是麻醉和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可发生脱水、酸中毒、吸入性肺炎、切口裂开、营养不良等,影响患者的恢复,延长了住院时间。因而有效预防和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PONV的发生源于延髓的呕吐中枢,进一步发生一系列内脏和躯体反应。与恶心、呕吐有关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组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等,其中又以5-HT作用最为显著,在人体分布最多的是5-HT3受体。LC患者还与CO2气腹、腹腔手术操作刺激胃或损伤胃肠黏膜、麻醉药物、术后疼痛和镇痛药物的应用以及性别等因素有关,各种不良因素通过多种神经递质刺激外周感受器和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鉴于并非单一因素引起恶心、呕吐,单一用药预防恶心、呕吐作用不完全,因而抗恶心、呕吐药物的联合使用比单一用药可能更有效。
地塞米松近年来多被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其通过拮抗前列腺素的作用,释放内啡肽,减少缓激肽,抑制副交感神经来抑制大脑的呕吐触发带[4]。为预防恶心、呕吐,地塞米松在手术开始前几分钟给药为最佳时机。本文四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基本相同,提示地塞米松(10 mg)对切口感染及痊愈方面没有影响。
近年来,5-HT3受体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术后恶心、呕吐。托烷司琼是新一代的5-HT3受体拮抗剂,具有外周性和中枢性的双重抗吐作用,在同类药品中,只有托烷司琼的主环结构与5-HT主环结构完全相同,几乎不与其他受体发生作用,故安全性好,副作用甚少,是选择性更高、亲和力更强的止吐药[5]。托烷司琼可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其程度,减少头痛、眩晕和烦躁的发生[6]。
由于术后恶心、呕吐由多种受体的激活所致,因此单一用药预防可能并不完全,而且还可能增加药物的副作用,而联合用药不但可以减少用药量,还可降低不良反应[7]。本文LC术后,D组恶心的发生率为70%,呕吐的发生率为30%,而3个干预组的发生率则明显降低,尤以地塞米松复合托烷司琼组为甚,其发生率为10%。说明地塞米松、托烷司琼能预防LC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二者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1] Pierre S,Benais H,Pouy mayou J.Apfel’s simplified score may favourably predict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J].Can JAnesth,2002,49:237-242.
[2] 王丽秋,郭亚忠,陶玉娟.地塞米松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报,2008,6(4):203-204.
[3] 赵 东,潘 芳,杨拔贤.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预防性用药的意义[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12):912-914.
[4] Wang JJ,Ho ST,Tzeng JI,et al.Small-dose dexamethasone reduces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lapanoscopic cholecystectomy:a comparison of tropisetron with saline[J].Anesth Analg,2002,95(1):229-232。
[5] 朱明炜,曹金铎,祝学光,等.托烷司琼治疗腹部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药理学杂志,2003,9(12):96-99.
[6] 彭章龙,赵 欣,金 珏,等.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效应[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7):609-611.
[7] 郭绍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与防治[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6):47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