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预对外周性脑积水引起的婴儿运动发育迟缓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1-07-05 03:05陈冬玲张建珺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4期
关键词:脑积水蛛网膜婴儿

李 丰 陈冬玲 张建珺

李丰:女,大专,主管护师

外周性脑积水(external hydrocephalus)是婴儿时期发生的以蛛网膜下腔弥漫性扩大为特点的一种年龄依赖、良性并有自愈倾向的疾病,是交通性脑积水在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殊类型。外周性脑积水是脑脊液产生和吸收失去平衡所致,病因不明确,虽然大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长自愈但也有部分患儿会伴随和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运动障碍和发育障碍[1]。因此对外周性脑积水患儿实施有组织性的早期干预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收治的60例外周性脑积水致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外周性脑积水致运动发育迟缓的0~9个月龄患儿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干预组)和对照组(非干预组)各60例,所有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排除先天性脑病及其他影响运动功能疾病患儿。观察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初诊年龄22 d~8.8个月,平均5.4个月。围产期高危因素包括围产期窒息史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早产3例,先兆流产史1例;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初诊年龄1~9个月,平均5.1个月。围产期高危因素包括围产期窒息史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早产3例,先兆流产史2例。两组患儿从年龄、性别、高危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保健知识指导。定期的保健知识指导,如尽可能采取母乳喂养,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积极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如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必要时可给予神经营养剂治疗等。(2)家庭体能训练法。针对不同患儿的运动落后水平确定训练的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早期训练,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及反射,引导患儿采取正确的姿势,调整肌张力,缓解肌张力较弱、痉挛等症状。可以采取如倒立训练、翻身训练、坐位、爬行、站立、行走等相关训练方式。(3)婴儿游泳。主要是以游泳方式刺激其消化道,促进肠蠕动,提高新生儿排便功能。每周3~6次,每次20 min,协助婴儿在水中运动,促使肌肉组织得到有效的锻炼,加速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组织的营养供应,促进肌肉的生长发育。(4)婴儿抚触。对婴儿进行全身按摩,主要通过对患儿皮肤予以合理有效的刺激,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婴儿皮肤接受不同力度的刺激后,可以促进肌肉生长发育及动作协调,保持愉快的情绪。每天1次,每次10 min,可在洗澡后操作。(5)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婴儿情感方面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进行各种游戏加强婴儿在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方面的能力,促进婴儿情感的培养,增强母子感情。(6)定期回访。定期以家庭访视、电话回访等有效形式对家庭训练方法进行检查,督促家属的康复训练进程,以此提高社区干预效果,提高婴儿运动功能,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1.3 评价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取Gesell评估法进行疗效评价,检查内容为五大方面:(1)适应行为是观察对摇晃的环、图画和简单形板的反应。(2)大运动行为,包括对颈和头的平衡,坐、爬、走等行为。(3)精细动作行为主要测量物体的把握和操纵。(4)语言行为观察发音、笑声、哭声等。(5)个人―社会行为观察对人的反应、游戏行为等。量表中所有项目通过检查者观察或父母亲报告进行评估。根据五个方面所得分数与实际年龄(CA)的关系计算出发展商数(DQ)来表示婴幼儿的发育成熟水平。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观察两组患儿1年后Gesell评估情况,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显效:Gesell评分改善≥75%或总评分≥220分;有效:Gesell评分改善≥50%或总评分≥200分;无效:以Gesell评分改善<50%或总评分<175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对重复测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对等级资料的比较进行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α =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各能区得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各能区得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各能区得分比较 (±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ΔP <0.01

项目 观察组(n=60)对照组(n=60)干预前 干预后应物能 43.68±9.46 53.59 ±5.38* Δ 44.12 ±9.42 48.60±8.36*干预前 干预后动作能 41.51±10.48 48.36 ±6.41* Δ 41.07 ±9.46 44.18±7.53*言语能 51.93±8.46 58.12 ±3.23* Δ 51.72 ±8.48 54.47±6.26*应人能 51.91±5.71 58.52 ±2.57* Δ 51.19 ±5.72 55.34±6.68*总能力评分 186.27±8.87 230.52±9.57* Δ 188.89±8.92 204.34±7.68*

由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儿随访观察1年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各功能区及总评分均改善明显(P <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1年后康复效果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儿1年后治疗效果比较 (例)

由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外周性脑积水(external hydrocephalus)是发生于早期婴儿的一种自限性疾病。1917年Dandy首先提出外周性脑积水的概念。Maytal认为该病只发生于囟门未闭合的婴儿,开放的颅缝是外周性脑积水发生的必备条件。但在颅缝闭合不久的婴儿,如某些因素(如外伤)使颅缝再分离,也可发生本病[2]。当颅缝开放时,蛛网膜粒吸收脑脊液的功能发生障碍,是导致蛛网膜下腔积液的主要因素。脑炎、脑膜炎、硬膜下血肿、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使蛛网膜发生机械性或炎性变化,均可影响脑脊液的吸收。蛛网膜下腔扩大首先发生在大脑纵裂前部,其次为额部、颞顶部,接着为基底池,最后才产生脑室扩大。由于外周性脑积水为一种年龄依赖性、自限性、良性的疾病,大多数患儿均可在2~3岁时自愈。而也有相当部分患儿因蛛网膜颗粒吸收脑脊液功能发生障碍及发育不健全,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运动障碍和发育障碍的产生[3]。对这些伴有运动发育迟缓的患儿进行早期康复性干预可以阻止患儿脑部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并促进脑的发育,代偿异常的脑功能,纠正发育的偏差、迟缓或功能障碍。

由于早期干预在外周性脑积水致婴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康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十分确切,尤其是社区的早期干预在我国一直缺乏相关的资料[4]。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本地区婴儿期外周性脑积水致运动发育迟缓在社区康复进行效果评价,探索一条婴儿期外周性脑积水致运动发育迟缓在社区康复治疗的途径。本研究设计的家庭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法及相关体能锻炼方法(如:婴儿抚触、婴儿游泳、亲子活动等)等干预措施秉着简单、有效、易于操作的原则进行设计,通过与患儿及家属进行一对一辅导训练,对观察组患儿实行每周干预3~4次,能够有效的帮助外周性脑积水引起的婴儿运动发育落后尽快康复,促进脑部各神经功能区的完善及发展,对预防患儿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精神障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观察组患儿采取社区干预性措施,而对照组患儿不进行干预,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显效47例,有效13例,显效率为78.3%;对照组患儿显效25例,有效28例,显效率为41.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儿的Gesell评分进行干预前后的测定发现,两组患儿随访观察1年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各功能区及总评分均改善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外周性脑积水引起的婴儿运动发育迟缓进行有针对性的社区康复性干预对患儿神经运动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社区、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张海燕,兰 军.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CT特征及神经心理发育随访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13(10):98 -100.

[2]高永嘉,胡卓杰.婴儿外部性脑积水早期干预疗效评估[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15(4):124-125.

[3]钱蔚珍,甘颖妍.外部性脑积水对儿童行为、气质、社会生活能力及脑电功能的影响[J].广州医药,2008,9(14):57 -58.

[4]吴景梅,康 芸.新生儿抚触方法及应用新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1):89 -91.

[5]徐小桥,肖 佩,袁桂萍,等.早期干预治疗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4(9):126 -128.

猜你喜欢
脑积水蛛网膜婴儿
艺术家婴儿推车
什么是脑积水?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
脑积水的影像诊断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