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旭峰,陈峰
(1.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2.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无锡 214011)
随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各国境口岸进出港船舶总数迅速增长,这些装载货物的国际航行船舶频繁地往返于世界各地,极易造成媒介生物及其携带的病原体在国际口岸间传播,使原本局限于一定地域内的媒介生物性疾病突破国境或自然地理的界限,导致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给输入国的检验检疫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1]。本研究对江苏省某国境口岸2007年至2009年所有入境船舶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国际航行船舶携带医学媒介生物的危险因子,指导船舶检验检疫工作。
以江苏省某口岸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境的国际航行船舶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现有害病媒生物为结果变量,记作Y(因变量)。发现有害病媒生物的船舶为阳性(1),未发现的为阴性(0)。
在进行国际航行船舶媒介生物监测时,按照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记录有关船舶资料信息[2],即船舶国籍、船舶类型、船舶总吨位、船龄、船员(人数、国籍、有无媒介生物性疾病病人)、起航港、航线(最近1个月内途经的港口)、到港时间、船舶阳性记录、货物装载、伙食供应、物资供应、船舶卫生状况等。
对船舶资料采用Epidata 3.10软件双轨输入数据,建立专门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核查。对主要研究指标进行量化,所有多分类但无明显等级关系的自变量均以哑变量(dummy variable)进行分析。
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TATA(9.0)软件分析完成。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组间率比较用χ2检验。可信区间采用95%的可信度,所有假设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所检船舶是否发现病媒生物为因变量,以所选研究因素为自变量,分别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国际航行船舶携带有害病媒生物的相关影响因素。
对船舶资料进行整理,一年中重复入境船舶只记录1次,最终得到2 376条有效记录。其中阳性记录为336条,阴性记录为 2 040条,阳性检出率为14.14%。
根据实践工作经验确定主要风险因子,各研究因素所对应的变量和赋值见表1。
2.3.1 单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3]首先对主要风险因子(自变量)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与船舶携带病媒生物有关的风险因子。从表2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船舶国籍、所载船员总数、起航港是否疫区、船舶总吨位、船龄、船舶到港时间、船舶的阳性记录以及船舶装载货物类型与船舶是否携带病媒生物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 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3]将单因素分析P<0.10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逐步筛选,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最终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因素即影响船舶携带病媒生物的独立因素为船舶国籍、所载船员总数、起航港是否疫区、船舶总吨位、船龄、船舶到港时间、船舶的阳性记录以及船舶装载货物类型。分析所得独立影响因素中只有船舶总吨位的OR小于1,其余影响因素的OR值均大于1,其中船舶装载货物类型中散装动植物产品的OR值最大,为35.57(95%CI:13.71 ~87.15)。
表1 各风险因子所对应的变量及赋值Tab 1 Variable and assignment of each risk factor
根据最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进行ROC分析,ROC曲线见图1。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 5,表明模型对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病媒生物阳性预测作用较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船舶国籍、所载船员总数、起航港是否疫区、船龄、船舶的阳性记录的OR值均大于1,为船舶携带有害病媒生物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作为多分类变量分析的船舶总吨位、船舶到港时间以及船舶装载货物类型3个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总吨位>1 000 t且≤10 000 t的船舶携带有害病媒生物的概率仅为总吨位≤1 000 t船舶的0.02倍,提示总吨位大小是影响阳性检出率的一个影响因素,吨位较小的船舶阳性检出率高。从船舶到港时间的分析可以看出,夏、秋季到港的船舶更有可能携带有害病媒生物,其概率分别为春季到港船舶的1.91倍和2.50倍。另外,与空载的船相比,装载散装动植物产品以及矿石煤炭的船舶携带有害病媒生物的危险性更高,其OR值分别为35.57和3.01,提示对阳性检出率最高的装载散装动植物船舶应作为检疫重点。
表2 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ab 2 Results of univariate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国际航行船舶的医学媒介生物检疫工作,是有效控制外来媒介生物性疾病传入我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行船舶风险管理和实施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措施[4]。近年来,检验检疫系统已开展一些国际航行船舶有害媒介生物的监测、评价工作,如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进行监测,携带蚊类、蠓类和蝇类的船舶比例分别为76.64%、75.86%和72.73%,捕获具有传播疾病意义的输入性蚊类达13种,蝇类46种,吸血蠓3类12种[5]。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应用风险分析理论,对国际航行船舶资料进行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6]。
图1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图Fig 1 ROC Curve of multi-variate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江苏全省现有一类开放口岸12个,二类开放口岸8个,2004年至2007年江苏省各主要口岸共截获携带病媒生物的船舶28 883批次,呈现病媒生物携带率高、数量多、生物种群多样化等特点。本项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江苏省某国境口岸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携带有害病媒生物的危险因素,以此建立医学媒介生物检疫的量化指标体系,制定风险管理方案,确定重点检疫对象,做到实际工作有的放矢,严防境外有害病媒生物进入国门。
[1]毕玉国,许庆华,章秀玲,等.建立国际航行船舶媒介生物监测预警系统的思路[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5,28(1):27-31.
[2]陈方才.国境口岸卫生检疫手册[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108-119.
[3]陈峰.现代医学统计方法与Stata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182-192.
[4]王包麟.中国国境口岸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策略[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7,13(2):77-79.
[5]李俊成,聂维忠,李德听.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蠓类的监测与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3,26(4):215-216.
[6]周君野,许庆华,谭绪良,等.风险分析理论在国际航行船舶媒介生物检疫中的应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6,29(1):31-33.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