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PCIA对顽固性癌痛的镇痛效果观察

2011-06-14 05:39王凯国王宝胜周乃宝邢怀新张传锋
山东医药 2011年46期
关键词:氯胺酮吗啡癌痛

王凯国,李 浩,王宝胜,周乃宝,邢怀新,张传锋

(山东省肿瘤医院,济南250117)

研究发现[1],55% ~85%的癌症患者有顽固性癌痛或难治性癌痛,其重要原因是机体对吗啡的耐药性增强。对于顽固性癌痛患者,单独采用吗啡镇痛,需要剂量较大,镇痛效果下降,不良反应却越来越严重,而氯胺酮可以减轻吗啡的耐药性,增加其镇痛效果,减弱其毒性作用。2007~2010年,我们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治疗这类患者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6例顽固性癌痛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治疗患者,均为经3阶梯药物治疗方案未能控制疼痛、同时因药物毒性作用较大不能耐受或不能耐受口服者,镇痛时间平均口服吗啡或肌注镇痛药1个月以上。46例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35~78(58±11)岁。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均>7分。癌痛持续时间>3个月。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肺癌10例,食管癌7例,结直肠癌5例,胃癌4例,肝、胆、胰头癌5例,宫颈、卵巢癌5例,乳腺癌4例,肾、输尿管癌3例,恶性胸腺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各1例。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吗啡PCIA,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PCIA。镇痛液容量泵两组均为300 ml,背景输速2 ml/h、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对照组药物组成:吗啡240 mg+咪唑安定5 mg+托烷司琼5 mg+NS;观察组药物组成:吗啡120 mg+氯胺酮200 mg+咪唑安定5 mg+托烷司琼5 mg+NS。

1.3 疗效判定方法 两组均在给药后4 h和1、2、3、4 d采用VAS评估疼痛程度;患者和家属的治疗满意度参照文献[2]进行。统计吗啡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幻觉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α =0.05。

2 结果

观察组给药5~84 d、平均25 d,对照组5~15 d、8 d(P<0.05)。给药后两组VAS较给药前明显降低,两组给药后各时点VAS比较,P均>0.05,详见表1。观察组吗啡用量为(58±10.7)mg、镇痛泵按压次数为(7±3.1)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87±16.1)mg和(8 ±2.2)次(P 均 <0.05)。观察组单纯镇痛9例,配合完成放化疗14例;对照组单纯镇痛21例,配合完成化疗仅3例(P均<0.05)。

表1 两组给药前后VAS比较(分,±s)

表1 两组给药前后VAS比较(分,±s)

注:与给药前比较,*P <0.05

组别 n VAS给药前给药后4 h 1 d 2 d 3 d 4 d对照组 23 9.13 ±1.70 2.83 ±1.61* 1.69 ±0.48* 1.86 ±0.77* 1.62 ±0.49* 2.27 ±0.79*观察组 23 8.37 ±0.96 3.11 ±1.54* 2.03 ±0.59* 1.79 ±0.44* 1.88 ±1.01* 1.58 ±1.47*

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便秘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例(P均<0.05);观察组发生嗜睡2例、皮肤瘙痒4例、尿潴留2例、幻觉1例,对照组分别为3、5、0、5 例(P 均 >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均>0.05)。

3 讨论

顽固性癌痛患者口服吗啡缓释片具有简单、方便、不易产生药物依赖等优点。但随着机体耐受性的出现[3,4],吗啡用量逐渐增加,检索1998 ~2010 年关于重症癌痛治疗的文献,吗啡静脉给药最大剂量为800 mg/d[5],而我院有口服吗啡达1 080 mg/d的患者。目前对顽固性癌痛的治疗方法很多,神经毁损、硬膜外注射等方法操作复杂[6],临床难以推广;单纯口服或肌注方法简便,但吗啡用量大,不良反应大,患者难以耐受。尤其对神经源性疼痛患者,用吗啡不敏感,长期、大量、反复应用还会导致成瘾与耐受。

目前研究认为[7,8],氯胺酮产生麻醉镇痛作用的关键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有关,后者在痛觉传导与中枢敏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氯胺酮是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作用于该受体的苯环己啶结合位点,缩短NMDA受体通道的开放时间,减少其开放频率,阻碍突触的兴奋性传递;另一方面氯胺酮还可与单胺类受体结合,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再摄取,进而增强中枢疼痛下行性抑制系统。

本研究中,两组在此次给药前均有长期服用大量阿片类制剂史,镇痛效果欠佳,这说明患者对吗啡类镇痛药产生了耐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给药后两组疼痛基本缓解,各时点 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吗啡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均配合完成放化疗14例,对照组仅3例配合完成化疗(P均<0.05)。说明对顽固性癌痛患者,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PCIA治疗,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可长期给药,并能辅助放化疗的完成。

[1]蒋宗滨,王家双,倪家骧.癌痛治疗的进展及展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8,4(4):248-250.

[2]Perreault MP,Leichner S,Sabourin P.Gendreau,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outpatient psychiatric service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s[J].Eval Progr Plann,1993,16(2):109-118.

[3]Trujillo KA,Akil H.Inhibition of opiate tolerance by noncompetitive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antagoists[J].Brain Res,1994,633(1-2):178-188.

[4]Chazan S,Ekstein MP,Marouani N,et al.Ketamine for acute and subacute pain in opioid-tolerat patients[J].J Opioid Manag,2008,4(3):173-178.

[5]王晓娅,陈向荣,徐氚.重度癌痛超剂量吗啡治疗的护理[J].华南国防医药杂志,2001,15(1):54.

[6]王凯国,王培民,李浩.硬膜外吗啡治疗顽固性癌痛15例[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9):720.

[7]Okon T.Ketamine:an introduction for the pain and palliative medicine physician[J].Pain Physician,2007,10(3):493-500.

[8]Saito O,Aoe T,Kozikowski A,et al.Ketamine and N-acetylaspartylglutamate peptidase inhibitor exert analgesia in bone cancer pain[J].Can J Anaesth,2006,53(9):891-898.

猜你喜欢
氯胺酮吗啡癌痛
勘误: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