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区院前急救网络合理布局方法的研究

2011-06-13 01:03于海玲关金保王亚东
中国全科医学 2011年36期
关键词:救护车反应时间城区

于海玲,关金保,王亚东

北京市城区院前急救网络合理布局方法的研究

于海玲,关金保,王亚东

目的 通过完善急救网络布局方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院前急救网络布局方案。方法 建立正方形急救站服务面积模型,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以75%救护车能够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8 min道路行驶时间、道路曲度系数1.6为布局参数,制定布局方案,北京市城区理论上共应规划建设200个急救站。结论 北京市城区建设200个急救站,75%的救护车在执行任务时的急救呼叫反应时间能够达到12 min,接近国际发达国家水平。

急救医疗服务;社区网络;城市规划

衡量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功效的重要指标是急救呼叫反应时间,而急救资源的合理布局是有效缩短急救呼叫反应时间的关键[1]。北京市院前急救经过多年的发展硬件设施不断加强,但是,由于急救网络缺乏合理布局,在救援时间与质量上与国际相去甚远[2],难以保证每一次呼叫均能实现接到报警后救护车15 min内到达患者驻地的国家规定[3],更难以实现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急救呼叫反应时间8~12 min 的目标[4-6]。2008 年奥运会期间,为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市民急救呼叫满足率,北京120新增运转65个急救站进一步完善急救网络建设[7]。研究急救网络的合理布局,对于构建公平、可及的院前急干个大小合适的正方形紧密相连、互不重叠恰好覆盖城区,从而形成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正方形急救站服务面积模型(见图1)。救网络,使每一位患者在需要急救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公平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的必要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分别尝试以距离定半径、以时间定半径、以社区定半径布局急救网络[4,8-9],或实行区域急救建设区域性急救网络,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际操作中,国内多数城市采取圆形急救网络布局方法或经验式急救网络布局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城区为例,探索以正方形急救站服务面积模型为理论框架,建立公平、可及、布局合理的城市院前急救网络。

图1 正方形急救站服务面积示意图Figure 1 Square first-aid station service area chart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北京市城区为研究现场,资料来源于北京急救中心原始数据库及救护车行驶速度现况调查,行政区划及区域面积相关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08》。

1.2 方法 考虑到北京市的道路系统大多是方格式或自由式,道路呈平行或垂直方向分布,理论上,救护车从急救站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向不同方向行驶相同时间到达的最远点连接起来应该是一个正方形,由此建立正方形急救站服务面积模型。若

正方形急救站服务面积计算公式:A=2R2=2(S/λ)2=2(s× t/λ)2。A 为急救站服务面积(km2);R为急救站服务区到最远点的直线距离,即急救半径(km);S为急救站服务区到最远点的实际距离,即抢救距离(km);λ为道路曲度系数,即两点间实际交通距离与直线距离之比 (抢救距离/急救半径);s为救护车平均行驶速度,即救护车从接到调度指令出发至急救现场的平均行驶速度;t为救护车行驶时间,即救护车从接到调度指令出发至急救现场的途中行驶时间。

2 结果

根据本研究理论模型,设定不同的急救网络布局规划目标,选择不同的参数,将得到不同的规划布局方案。基于院前急救是基本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应该具有公平性,故本研究以统一的急救呼叫反应时间和急救呼叫反应时间内救护车到达率为标准规划城区急救网络布局,并以如下参数设定为例获得相应急救网络布局方案。

参数:(1)救护车平均行驶速度:25%位点的救护车平均行驶速度 (即75%救护车能够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2)道路行驶时间:8 min;(3)道路曲度系数:1.6。

结果:北京市城区建设200个急救站(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将救护车行驶速度、行驶时间、道路曲度系数等影响急救网络布局的要素作为规划布局的参数,进一步完善了院前急救网络布局方法,为实现科学合理的急救网络布局规划提供了支持。根据研究北京市城区建设200个急救站并进行合理布局,能够实现平均急救半径1.81 km,75%的救护车执行院前急救任务道路行驶时间8 min,急救呼叫反应时间12 min,接近国际发达国家水平[10]。

3.1 理论模型的讨论 本研究的核心理论是正方形急救站服务面积模型,该模型首次在急救网络建设中提出并应用,弥补了传统的圆形急救服务面积模型的缺点,减少了圆与圆之间的覆盖空缺或重复覆盖的问题,将急救半径转化为抢救距离,减少了从理论路径到实际出行路径之间的误差,充分考虑了救护车行驶速度、行驶时间、道路情况等影响急救网络布局的要素,使布局规划结果具体到急救站数量、急救半径、急救呼叫反应时间、急救呼叫反应时间内救护车到达率,为急救网络的布局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11]。该模型同样可以用于检验现有急救网络布局或测算急救网络规划的结果。

表1 北京市城区急救网络布局方案Table 1 Layout scheme of first-aid network in city subdivision of Beijing

3.2 布局参数的选定 本研究的理论布局方案根据现有调研数据,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及国内外现状选定布局参数。今后随着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急救立法以及各项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救护车道路行驶的特种权限可能会得到更好保障,救护车平均行驶速度可能会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急救服务时间的要求也会提高,政府部门可能会进一步缩短目标急救呼叫反应时间;同时,规范管理也可能进一步减少呼叫受理、信息传递以及出车时间,从而为救护车争取更多的道路行驶时间。另外,由于道路改扩建、新建等因素道路曲度系数可能会发生一定变化。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能获得规划时间、规划区域的各项参数本研究理论将更有针对性。

3.3 布局方案的优化与调整 本研究所得北京市城区急救网络布局方案为理论方案,考虑到近郊四区存在部分山区,无人或少人居住,可以在本方案基础上结合实际适当调整减少急救站数量。急救网络布局方案的持续优化与调整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衡量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功效的重要指标是急救呼叫反应时间,目前发达国家已将急救呼叫反应时间作为评价城市院前急救工作的惟一标准。理论上,急救呼叫反应时间越短越符合患者利益和急危重症疾病救治需求[12]。但急救呼叫反应时间又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缩短急救呼叫反应时间的前提是要增加投入。因此,在考虑疾病对时间要求的同时,应充分考虑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只有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保证急救网络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2)公平可及统筹兼顾:院前急救是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其网络布局的规划与调整应该遵循公平、可及的原则;但是考虑到院前急救的资源利用问题,在公平为主的基础上也应该兼顾到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因此,急救网络布局调整时应充分考虑天安门广场地区、使馆区、商务区等重要地区和敏感地区,机场、火车站、旅游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地区以及车流量大的高速公路进出口周边的急救保障,做到公平可及、兼顾重点。同时,由于目前政府部门规划的急救站均依托医疗机构建设,因此,急救网络的布局受到现有医疗机构分布限制,如丰台区可利用的医疗机构数少于规划急救站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急救网络的布局和调整,统筹利用宣武、朝阳、石景山等毗邻区域的医疗和急救资源,将有利于缓解这一矛盾。 (3)动态调整逐步优化:急救网络的合理布局不可能一步到位,随着城市发展、小区变化、人口变迁等各种因素的变化,急救需求、急救网络布局参数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应及时跟踪分析这些变化情况,评价和发现布局规划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断动态调整,才能逐步实现急救网络布局的优化。同时,在早晚高峰时段、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动态调整、增加流动值班救护车,是在已有急救网络布局基础上,缩短急救呼叫反应时间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1 杨晓慧,任延荣,杨百骏.城市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布局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4,10(11):673-677.

2 张爱华,陶红,桂莉.国内外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J].护理管理杂志,2004,4(4):23-25.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 [2003]82号)[R].国务院办公厅,2003.

4 陈开红.欧洲急救服务体系考察报告 [J].中国医院,2006,10(12):79-81.

5 孙鸣.美国急救医疗服务的进展 [J].中国医院管理,1987,7(9):53-55.

6 香港立法会CB(2)114/00-01号文件[R].香港立法会,2000.

7 于海玲,关金保,王亚东.北京120新增65个急救站奥运期间运行效果分析 [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11(4):860-862.

8 Pitt E,Pusponegoro A.Prehospital care in Indonesia [J].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2005,22(2):144-147.

9 陈开红,刘威,陶丽丽,等.“社区-急救-医院”院前急救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9):2865.

10 徐芳,徐忠勇,王飞.中国院前急救采用法国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3656.

11 陈志刚.院前急救程序标准化构想与实现[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12):1100.

12 李得溪,张俊晶,武兵兵,等.注重各个环节全面提升院前急救水平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8):1157.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Network in Beijing City

YU Hai-ling,GUAN Jin -bao,WANG Ya- dong.Beiji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re,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31,China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network and to formulate an optimal program of first aid system in Beijing city.To define the radius and call response time of first aid so that patients could receive timely and fair treatment as needed.MethodsTheoretical framework was set up for this study.The data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 Beijing.ResultsThe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average speed that 75%ambulances can reach,driving time of 8 minutes and road curvature coefficient of 1.6.Theoretically 200 first aid stations should be built in Beijing.ConclusionIn Beijing,the total number of first- aid stations is 200,and the response time of 75%ambulances is 12 minutes,close to the level of developed countries.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Community networks;City planning

R 197.61

A

1007-9572(2011)12-4214-03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0D003034000038)

100031北京市,北京急救中心(于海玲,关金保);首都医科大学(王亚东)

王亚东,100069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E-mail:yadong61@ccmu.edu.cn

2011-10-01;

2011-11-20)

(本文编辑:陈素芳)

猜你喜欢
救护车反应时间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硫脲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砷影响
为何国外救护车车头上的这个词反着写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救护车
送创可贴的救护车
用反应时间研究氛围灯颜色亮度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除有机物除磷系统中好氧反应时间参数优化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