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临床研究

2011-06-11 08:58:06邱伟芳邓文正谭汉提蔡永林黄汝祥廖明华毛峻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2期
关键词:弓丝托槽尖牙

邱伟芳 邓文正 谭汉提 蔡永林 黄汝祥 廖明华 毛峻武

(1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广西 梧州 543002;2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广西 贵港 537100;3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心实验室,广西 梧州 543002;4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口腔系,广西 右江533000;5 广西桂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广西 桂林541001)

轻力矫治可使正畸牙齿移动中牙槽骨的改建呈生理性,并可减少矫治过程中的不适反应和疼痛,这是临床正畸医师所追求的。近年来,自锁托槽矫正技术的出现,使轻力矫治成为事实。并且近年来出现的种植体支抗因为操作简单、创伤小、适应症广、易取出、成本低等优点,成为正畸支抗中的应用热点,它的应用给正畸矫治设计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关于自锁托槽结合种植体支抗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7至2009年就诊的20例患者,双颌前突或上颌前突,矢状Ⅰ类骨面型,垂直均角型,拥挤度<Ⅰ度,女性12例,男性8例;年龄12~26岁。

1.2 材料与方法

①临床资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的患者10例采用Quick自锁托槽矫治器(非凡 德国)治疗;对照组的患者10例采用Roth金属直丝弓托槽矫治器(新亚 杭州)治疗,上颌均拔除两个第一前磨牙,支抗设计为磨牙强支抗。实验组通过植入微种植体来增强后牙支抗;对照组则使用口外弓支抗。微种植体(中邦 西安)采用8mm×1.6mm的钛合金微种植体。种植体植入部位及植入时机:种植在上颌两侧的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种植体植入均在牙列排齐整平后并更换不锈钢方丝时进行。②研究方法:在牙列排齐整平过程,弓丝更换顺序为镍钛细丝、澳大利亚弓丝、镍钛方丝和不锈钢方丝,当更换不锈钢方丝后开始本研究,并在方丝的侧切牙与尖牙间置牵引钩,实验组以微种植体为支抗关闭拔牙间隙,通过后牙区微种植体与前牙区的方丝牵引钩间用镍钛拉簧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牵引力为75g;对照组则以口外弓为支抗关闭拔牙间隙,通过第一磨牙带环颊侧的牵引钩与前牙区的方丝牵引钩间用镍钛拉簧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牵引力为150g。治疗前后取模型拍全景片。③间隙关闭量的测量:4周复诊一次,每次均取模型,由同一人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模型,测量拔牙间隙两侧最近点的距离,测量两次取均值作为剩余间隙量,最后计算出每个月平均间隙关闭量和关闭拔牙间隙的速度。④尖牙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的测量: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托槽槽沟龈向底至根尖点之间的垂直距离,用托槽龈 向实际大小与X线片中托槽尺寸的比例,消除照片的放大误差,从而换算出牙根的实际长度;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尖牙近远中侧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用上述相同方法消除照片的放大误差,换算出尖牙近远中两侧牙槽骨高度,取尖牙两侧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牙槽骨高度。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测量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两组拔牙间隙关闭的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尖牙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前后尖牙牙根和牙槽骨均无明显吸收。

3 讨 论

3.1 自锁托槽相比传统直丝弓托槽的优点

自锁托槽利用托槽上可以开关的滑道将矫治弓丝限定在托槽槽沟中,可使托槽、弓丝、结扎之间的摩擦力明显降低,并且椅旁操作时间显著缩短。传统直丝弓托槽是以结扎丝或橡皮圈将托槽和弓丝结扎。使用结扎丝结扎较为繁琐且耗时长;弹力结扎圈在口腔微环境中,容易发生老化,压入力衰变迅速,而且托槽和弓丝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大。与结扎丝或弹性橡皮圈相比较,自锁托槽对牙和牙周组织的机械和化学刺激较小,更有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和牙周组织的健康。

矫治牙齿的移动过程是由牙齿受力和牙周组织的生物学改建结合完成的,Proffit等[1]认为,最适矫治力应是激活细胞活性,而不致于将牙周膜内血管压迫闭塞,轻而持续的力能确保最有效的牙齿移动,牙齿倾斜移动只需35~60g的力。但目前的方丝弓、直丝弓常规矫治技术中的移动力要比最适矫治力大,牙齿移动中出现的玻璃样变也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牙槽变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反应大,有疼痛,甚至可造成牙根吸收。许多学者都研究了有关重力与轻力问题,人们通常认为使用轻力会减少根吸收的发生[2]。自锁托槽矫正技术的出现,使轻力矫治成为事实,使牙齿的快速移动成为可能,轻力使牙周膜组织改建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基本不会发生牙槽骨的透明样变,使牙齿在肌力、颌力和轻柔矫治力的作用下进行自我调整,牙齿移动接近生理性移动,移动速度显著加快,并且牙槽骨组织也会随之一起改建,矫治结果更稳定。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拔牙间隙关闭的速度显著加快,疗程缩短,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3,4]。

3.2 微种植体支抗明显优于传统口外弓支抗

以往上颌前突畸形直丝弓矫治时,需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利用尖牙8字向后结扎和滑动法关闭间隙[5],要消耗后牙支抗,常选择口外弓加强磨牙支抗,但口外弓需要患者配合,效果不是很满意,经常会出现患者不遵医嘱佩戴,出现支抗丧失,疗程延长,疗效差的情况。

微种植体是有效的正畸支抗,而且具有体积小,操作简便,口腔内的适用范围广等优点[6]。微种植体能在治疗过程中长时间承受一定大小牵引力而保持稳定,Miyawaki等[7]也证实了微种植体的绝对支抗能力。在本研究中使用微种植体支抗,不仅能有效的控制支抗,对患者无依赖性,患者感觉舒适,且显著加快了正畸牙移动的速度。

3.3 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

自锁托槽不仅激活牙周的改建能力,使牙齿更快地移动,而且轻柔的矫治力也有利于保护后牙的支抗。使用自锁托槽,在滑动法整体内收前牙时,关闭间隙或牵引牙齿的力值开始时可以比传统托槽矫治时小约50%,即力值为75g轻力[8],可以减少对后牙支抗的消耗;同时也使弓丝发生形变阻碍其滑动的机会减少,牙齿移动的速度加快,并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因此,使用自锁托槽对只需轻度支抗要求的拔牙病例不需要格外加强支抗。但对一些前突需要中强支抗的拔牙病例,支抗问题依然存在。

本研究将自锁托槽技术和微种植体技术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锁托槽摩擦力极低和微种植体绝对支抗的优点,显著加快了拔牙间隙的关闭速度,缩短疗程,并且治疗前后尖牙牙根和牙槽骨均无明显吸收。使一些用传统技术效果不好的病例,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1] Proffit WR,Fields HW.当代口腔正畸学[M].傅民魁,贾绮林,胡炜,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92-296.

[2] 张志菲,刘月华.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生物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68-70.

[3] Harradine NW.Self-ligating brackets:Where are we now[J].J Orthod,2003,30(3):262-273.

[4] Turnbull NR,Birnie DJ.Treatment efficiency of conven-tional vs self-ligating brackets:Effects of archwire sizeand material[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7,131(3):395-399.

[5] 寻春雷,曾祥龙,王兴.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压低切牙的初步应用研究[J].口腔正畸学杂志,2004,11(1):29-32.

[6] 唐弘夫.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观察74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41-42.

[7] Miyawaki S,Koyama I,Inoue M,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stability of titanium screws placed in the posterior region fororthodontic anchorage[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3,124(4):373-378.

[8] 姜若萍.自锁托槽矫治技术与高效矫治[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1):18-20.

猜你喜欢
弓丝托槽尖牙
尖牙内收时,未愈合拔牙区远中倾斜更多
康复(2023年27期)2023-10-24 07:01:56
正畸弓丝与托槽间摩擦力建模及试验研究
摩擦学学报(2022年3期)2022-07-08 08:05:30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CBCT研究阻生尖牙与正常尖牙根尖位置的差异
正畸和外科联合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颌尖牙异位至对侧阻生1例
西南军医(2019年1期)2019-03-07 00:48:04
《正畸舌侧矫治技术蘑菇型弓丝技术与舌侧托槽》
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临床疗效的评价
不同种类初始弓丝对正畸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正畸用热激活与超弹镍钛弓丝力学性能比较研究
医疗装备(2015年1期)2015-01-12 07: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