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 鸣
曹 鸣(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讲师)
Cao Ming(Lecturer, School of Design,Jiangnan University)
产品设计表达是工业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是从事产品设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了解设计表达的相关理论及原则,了解设计表达的各种方式,掌握透视规律,准确表达产品形态及质感,了解不同类型的产品表达法。通过训练学生二维纸面的表达技能,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设计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
图1 单一几何体的透视练习
产品设计表达是思维从想象到现实,从无形到有形的表达过程,应以艺术和技术结合的方式真实地、准确地表现设计产品的形态、色彩和质感等诸要素,提供给生产决策者、使用者共通的视觉形象,产生对未来产品的直观感受和可操作性。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
1.创新性:设计是把想象变为现实的创造过程,不是对现有产品的模仿和重复。设计表达的过程应该是创新的过程,表达的内容是设计者思维形态,要求对各种形态及材质有比较熟练的表达运用技能。
2.准确性:“设计表现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传达正确的信息,准确地让人们了解到新产品的形体特征及使用特征”[1],设计表达是对未来产品具象化过程,目的是让相关人员读懂了解设计各阶段的创新成果,直观了解设计成果以确定相应的生产策略。所以设计表达必须能准确传达设计的思维意图,准确提供设计物的各种信息。
3.研究性:很多时候设计表达的过程就是思维推敲的过程,所以往往设计表达的内容体现设计者的思维过程及研究方式。
4.快捷性:设计表达是产品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阶段设计表达的速度与效果直接影响着设计过程的顺利展开。所以设计表达需要使用快捷的手段来传递设计思维,以提高设计过程的效率。
针对产品设计表达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认清目标,把握重点,有计划按阶段地进行。
产品设计表达课程内容丰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更多地重视对于产品形态及质感的表达,而忽视表达前期的基础训练。原因在于对于教师而言,前期训练的方式枯燥,形式单一,教学无从下手,而具体的表达训练涵盖的技巧及工具丰富,教学的计划制订得较容易掌握,学生对于该阶段的学习容易得到成就感与满足感。因此,往往会造成设计表达课程重手法轻基础的不是很科学的教学现象。而透视掌握是设计表达前期训练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技能,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大家往往会忽视透视的训练。
我们在设计表达中所提及的透视,是指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把透视现象准确地表现在画面上,使其形象、位置、空间与实景感觉相同,设计表达中的透视图指的是“把映在人们眼帘的各种物像在平面上进行表现的方法”。[2]设计表达中,透视的运用是在画面上确定物体的深度,即物体及其各部分的形在画面中的空间位置,是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创造空间效果的基本因素。所以说,透视法则是真实反映设计物形态的重要依据。我们在前面提到,“准确性”是设计表达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设计表达中如果透视关系发生偏差,最基本的形态信息就会失去准确性,导致设计表达对象的失真,造成别人对设计错误的判断。同时,透视错误的物体往往会失去形式美感,大大影响了设计表达的画面效果。熟练地把握透视关系,是每一个产品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一张表现再丰富、笔触再老练的效果图,如果透视是错误的,那一切就等于零,因为其最起码的形态阐述失去了准确性。
图2 组合几何体的透视训练
图3 产品爆炸图练习
图4 产品爆炸图练习
在设计表达课程前期的透视训练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认识阶段:帮助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及运用原则
首先需要从理论的角度,阐述透视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透视类型及透视原理。这个阶段可有透过标准的透视作图法来绘制基本几何体的透视图。通过严格的制图过程,学生可以对正确的透视关系有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作图法也让学生掌握对于透视准确度的评判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阶段要需要让学生准确掌握透视角度的选择和避免视觉误差。由于物体的大小和人的视点位置、距离远近有关,同时也受到视觉经验和习惯的影响。所以,学生在作图之前必须学会根据实际物体的体量选择正确的透视类型及透视角度,并根据需要来调整物体各个面的空间关系,突出物体特征性较强的形态面。视觉误差是指在透视图的作图与求证过程中,在距离视觉垂线和视平线较远位置的图形,会产生失真。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透过透视作图法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透视绘制方法,但经常绘制一些透视夸张及形态失真的物体,原因在于完全依赖作图的原则判断透视关系,而没有考虑人类正常的视觉生理习惯。
2.掌握阶段:由简单到复杂的透视训练
透过对于透视基本概念的认识,了解基本透视原理以后,可以从简到繁地练习对于透视关系的掌握。最初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绘制立方单体,让学生想象一个立方体在空间旋转的过程,学会迅速积累下每个角度的透视关系。这个过程主要是训练对单一物体透视掌握的熟练度与准确度。往往会在规定时间内绘制一定的数量,提高练习物体的准确比例。然后会在此基础上把单一的立方体分割重组,得到一个立方组合,再进行同样的练习。在几何体的训练中,一般以从方倒圆、从单到复的方式为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存在艺术与工科之分,但在刚入校时对于透视的认识都十分有限。在几何体透视训练中,大多数的学生还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在进行大量的几何体透视训练以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产品的线稿练习,但前提是需要在练习之前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如何将一个产品分解成若干几何体的组合,从而关联起前期的训练,以理解的方式去构建产品的透视关系。如果学生在入学期间学过机构素描课程的话,会对这个过程更加有帮助。在学生能熟练掌握简单产品的一般透视关系后,学生可以尝试进行复制产品的练习。
这一阶段的联系是学生对透视问题生疏到掌握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同时一定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绘图,而不是简单地照物临摹。
3.提高阶段:产品爆炸图练习
检验学生透视掌握能力的一个较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简单的产品爆炸图。产品爆炸图是指产品的立体装配图,需要学生首先要拆分产品,并按照一定的方式描绘其装配过程。笔者往往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实际能力选择不同复杂程度的产品进行拆解,以保证他们对最终画面的把控度。产品爆炸图的练习需要学生在熟悉产品内部结构装配关系的基础上,清晰表达其装配次序及部件特征,要求各部件及整体透视关系准确统一,形态材质表达完整,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熟练掌握产品爆炸图的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画面的整体把握,提高对产品结构的理解,最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对多物体透视系统的掌握能力。
在透视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及知识背景,合理安排教学的难易程度。笔者所在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分别来自于艺术与工科背景,即使在同一背景下,其专业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所以要根据教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安排训练计划。难度过高或过轻,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学效果。
2.明确此阶段练习的目的,集中精力完成阶段要求。透视训练就是要在学生进行具体产品设计表达之前打好良好的基础,所以在练习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应把注意力放在掌握透视的准确度上,而不是在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盲目追求潇洒画风及个人风格。
3.在透视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笔者一般会要求透视训练的纸张在A3以上,装订成册,并规定每页纸上绘制单体的大小。让学生尽量养成在大开纸上绘图的习惯,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整体规划性及自信的作图态度。甚至一些作图细节,如坐姿及握笔姿势等,都会让学生及时调整,除了让他们养成一定的专业规范外,也能使作图过程更顺畅。
产品设计表达是设计实践与创新的基础,掌握产品表达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体现的准确性。透视关系的准确度是衡量产品表达能力的首要条件,而透视训练作为设计表达的基础练习,在教学中往往会被忽视。设计表达的教学不能浮夸跳跃,也不能混乱无序。注重前期的透视训练,对后续的设计表达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曹鸣.产品快速表现[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2](日)清水吉治,酒井和平著, 张福昌译.设计草图、制图、模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