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巩淼森 译/谢辰宸 董玉妹
巩淼森(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副教授)
Miaosen Gong(Associate Professor,School of Design,Jiangnan University)
谢辰宸(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硕士生)
Chenchen Xie(Graduate Student,School Of Design,Jiangnan University)
董玉妹(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硕士生)
Yumei Dong(Graduate Student,School Of Design,Jiangnan University)
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真相。这些复杂的新挑战,一方面需要一个新的、全方位的体系去管理和制定政策;另一方面,它也需要全新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要把问题的焦点从以环境为中心转到以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活和生产方式为中心。(Manzini & Jegou 2003)。由于许多问题的科学解决方法已经存在,那么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许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就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社会、文化、政治、市场和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换句话说,全面的社会创新是必要的,不单只是技术层面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环境和社会挑战的多面性和错综复杂的关联性。人们普遍认为,我们需要彻底改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相比最近几年中国有更多的机会来重新定位发展方向,为迈向未来做准备。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社会创新能力的实验基地,不仅由于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变化,也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在中国,我国把工作重心从经济发展逐步转移到可持续发展上,这是一个新的转变,进而政府又做出一个新的决策——创建和谐社会。面对这些紧迫的问题(环境和社会),我们也期待美好的社会发展愿景(和谐社会),这是一个促进中国的可持续性设计研究和行动议程的适当时机。为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社会创新是打开可持续和谐社会大门的钥匙之一。它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来体现。2006年10月16日、17日在北京举办的“国际社会创新会议”是重要的里程碑之一。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英国文化协会(2007年)、杨式基金会和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CCCPE)举办的社会创新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汇集了来自15个国家、区域和市级的代表,其中包括巴西、印度、意大利、丹麦、美国和墨西哥,以及来自中国和英国的政要和在这一领域世界领先的专家和实践工作者。来自意大利的曼齐尼教授,是一位设计专家和思想家,应邀在这次会议上发言。在此之后,政府机构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创新的发展。
此外,自下而上的转变方式也开始出现在中国。很多有发展前景的基层社会创新案例已被收集和研究,作为创意社区CCSL项目(Meroni2007年),如CSA(社区支持农业), Carpooling, Purchasing Groups, Co-housing, Mutual Elderly Services, Mutual Neighbourhoods,Time Banks,和 Rediscovery of Bicycle Transport。这些类型的案例不断涌现,并扩散到许多不同地区的城市日常生活当中。同时,一些社会创新如Car Sharing,PinKe, Group Purchase以及 Community Supporting Agriculture也在中国日渐发展起来。这些有良好前景和创意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发地涌现出来。就拿PINCHE(Chinese Carpooling)来说,这一服务体系把日常工作同路的有车一族和无车一族联系在一起,它在服务参与者之间产生了一个共同的价值,增加流动性的质量并减少经济开支。
因此,这一体系降低了交通的生态足迹并增加了社会参与性。当把中国(2007年CCSL)和欧洲(EMUDE2006年)进行比较时,便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相同的服务理念,只不过在不同的背景下形成。但是,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洞悉中国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发展(Gong 2008)。因此,提出更有前途的案例和举措可能会使中国创建可持续社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为了更好地了解设计如何促进基层社会创新(尤其是协作服务),在过去的几年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和米兰理工大学Indaco部门共同协作,开展了一系列的行动以及研究项目。它们是以设计工坊的形式进行的,其中,中国学生与来自两所大学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教授及研究人员一起工作。他们专注于特定的主题,每个项目的团队针对中国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具体服务体系提出一些新的建议。通过这些试验性的设计实践,旨在探讨设计师在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中的角色,以及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图1 工作坊的成员在为他们的设计做准备
图2 设计方案的概念发展
图3 工作坊
图4 用户游戏
首先,各组学生被要求做实地调研,并确定在本地范围内的项目问题;其次根据实地调研的发现寻找该项目的想法,并用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方法,如故事版、系统图和模拟视频等,进一步完善想法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产生了六个以无锡为背景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方案,他们分别是关于食品网络、交通服务、医疗保健、地方记忆、外来务工人员和户外运动。这些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侧重于概念上的设计,相比于问题的解决方案,它更注重交流与沟通。这次工作坊针对中国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提出了更多前台的服务方案,而非后台系统。
DESIS09是米兰理工大学(Polimi)和DESIS中国的创始成员之间的合作。这是一个关注以设计为导向现象的教学和研究项目,用以观察和探索中国社会创新设计。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共七组28名学生参加了该项目。在工作坊期间,他们针对无锡本地进行调研,确定了七个受社会关注的案例,其中包括拾荒者、老年股民、封海时闲暇的渔民、志愿献血者、素食主义运动者、报刊亭销售商、广场舞者。通过这些调研,他们收集了自己的目标“用户”的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他们的设计理念。此外,还组织了一些短期的小练习:用户游戏工作坊、气球模拟工作坊、行为工具工作坊,以进一步发展完善设计理念。最后,工作坊的成员们生动地描绘了在无锡居住的各类人群并通过设计来改善他们的生活。
DESIS10@Wuxi是江南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的另一个合作项目。它是以食品网络为特定主题的产品服务体系设计工作坊,主要针对无锡当地的城市农业和社区支持农业。这个项目一方面是探索了解决食品问题新的可能性去处,旨在从根本上改变主流食品加工工业和消费,而这种消费被广泛地认为是不可持续的。通过一系列系统的设计方法,该项目还挖掘出了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富有活力的新关系。28名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在六位来自不同学校、具有多元化背景的导师团队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次的工作坊。最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五个设计提案:Next-Door Veges, Happy planting, Grow,Co-planting 和 Feeducation.这些提案为农业和食品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图5 在生态农场实地调研
图6 构建方案
图7 构建方案
图8 项目小组成员
设计工坊构建一系列的设计场景,提出并发展了许多概念和提案,他们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范例。作为设计训练,这些建议大多仍然正在设计过程中,尚未实施。其中有些观点可能会被认为是幼稚的,或者是因为太复杂、不易实现而被否决。然而,它们不完全是乌托邦,因为所有的提案都是以田间调查和问题分析为导向,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的。这些实验性的设计理念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新鲜的创意、广阔的视野和有趣的提案。
Taxi Pooling是拼车的形式之一,主要针对出租车。在城市的某些特定地方之间,可以通过手机来协调组织拼车,以整体降低出租车运输数量,增加用户的经济利益。出租车拼车的概念,是拼车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案例。在城市的一些特定的地方之间,人流量非常大,只靠公交车来解决运输问题是不可行的,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项服务通过手机和移动通信技术(MCTS)轻松地组织拼车,方便喜欢拼车出行的人们。
Footprints是一项为独自出游的人提供的服务,它可以使游客在旅途中查询相关信息,实时与他人分享经验。Footprints是建立在旅游爱好者之间的一个服务体系,特别是为那些喜欢探险而旅行的人。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手机短信和移动互联网技术,Footprints可以向用户供应路线和相关信息。同时它也会帮助使用者自动记录路程,上传照片、视频,发送邮件等,方便用户与其他旅行者、家人、朋友分享他们在旅途中的快乐经历。
Pride House是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设计。通过一个移动的数字平台,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分享和交流经验、技能,共同解决问题。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考虑到他们的物质条件、社会和文化环境,这会产生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被社会排斥的问题。这个概念的目的是通过手机使社会各界人群通过点对点的对等的交流模式(P2P)分享社会资源。
Mom’s Talk是一个用来方便孕妇、年轻妈妈和医生之间联系、基于MCT的服务体系,目标是构建一个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的平台。怀孕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非常特别的,她们要承受各种生理和心理压力。生理上,她们身体的变化使她们不能像以往那样生活、与人交流,这使得她们缺乏社会生活。而在心理上,她们有强烈地表达自己经验和感受的需求。通过移动设备,该服务系统为这类人群提供一种方式,让她们更好地与人交流、参加各类活动,带给孕妇们更多的勇气、信心和欢乐。
MH7A细胞为永生化的RA关节滑膜细胞,购自广州吉妮欧公司。用高糖DMEM+10%胎牛血清于5%CO2,37℃的培养箱培养。购买时为第3代,培养3代后用于后续实验研究。
Finding the Fresh是社区支持农业的一个设计案例,旨在满足城市居民对有机食物的需求。它主要通过社区小规模种植和小农户生产的方式来实现。近几年来,城市居民越来越意识到食物的质量对他们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传统种植的蔬菜更健康。另一方面,农民用传统方式种植的蔬菜和水果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还有剩余。这个网络平台整合了这些分散的不稳定的资源,并用当地有机食物和农村体验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Yesterday Once More是一个数字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保持曾经留下的美好经历和回忆,通过基于地方的移动服务分享他们的故事。它的概念来源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城市急速重建和扩张、人口急剧膨胀,这些都导致了社会基础和结构逐渐崩塌。Yesterday Once More在用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保护社会资本和共有资源,最终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加强社会凝聚力。
Next-Door Veges是一个联系社区农业和农业爱好者的食品网络。即使是在城市社区,也会有一些居民在社区中开展小规模的农业活动。这种种植园产出的蔬菜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之外还会有剩余。它们大多是有机的、小规模的、分散的,在那些对食物有高品质要求的人群中很受欢迎。而且他们不仅有机会吃到有机蔬菜,还可以参与到实际耕种和收割的过程中。这个平台旨在为系统中不同的参与者提供便利,使居民可以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蔬菜,因此,这无疑是最好的方式。同时它也可以把不同的社会组织和邻居们凝聚在一起。在这个系统中,社区中心和当地超市共同为这个平台服务。
“独乐乐,不如种乐乐”是一项新型的城市社区小规模农业的服务。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社区的很多居民依然保留着种植蔬菜的热情。在这个服务系统里,社区空间被规划为微型农业用地,用来组织居民参加种植活动。社区居民一方面可以实现他们的城市种植梦想,另一方面可以保持社区的干净和整洁。这个系统也可以作为邻里交流和儿童教育的平台,它为居民提供了分享经验和共同享受美好时刻的机会。而且城市种植的成果——有机产品可以成为社区居民的食物,帮助他们构建健康的饮食结构。
Grow是一项通过葡萄种植联系同学之间情感的新型校园服务。它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学习和娱乐的公共空间。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促进不同班级和年级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可以成为大学生活最美好的记忆。大学提供土地、基础设施以及基础农业支持来构建一个平台。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注册签订一个合同,认领一片土地,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这块公共空间和当地葡萄农业资源。同时,学生负责部分的简单种植和耕作。他们毕业之后,新生可以接管这些葡萄架。葡萄园也将成为毕业之后美好的记忆。
Co-planting是一个新型的社区支持农业的形式。在普通的CSA模式中,居民或者家庭可以以个体形式租赁土地,而在Coplanting中,则会以团队来实现。这项服务旨在为参与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种植体验,并且在种植的过程中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很多人都渴望体验种植的过程和享用健康的蔬菜,但是他们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其他的原因,往往很难坚持长期参与,这样就导致了种植的失败。Co-planting允许人们合作租地,团队成员轮流帮助其他人照料蔬菜以保证它们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
Feeducation是一种基于小学的社区支持农业的特殊形式。这个项目旨在改善城市社区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非常重要,它等同于食物与健康之间的联系。一方面,Feeducation使小孩在小学阶段吃上有机食物,另一方面,可以增长他们的知识。他们可以参观农场,把农业当作一个课程来学习。我们开发这个系统是希望把农业扩展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小学教学课程中来,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加强学生与农作过程的互动体验来实现。
图9 Taxi Pooling 提案
图10 Finding the Fresh提案
图11 独乐乐,不如种乐乐提案
图12 Co-planting提案
Chita08、DESIS09-JU和 DESIS10@Wuxi是中国有关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先锋性试验。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探索设计在社会创新中的作用。Chita08更关注技术实现和移动通信如何方便协作服务的问题。DESIS09-JU关注的是某些处于社会边缘的特殊群体,以及我们如何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DESIS10@Wuxi是围绕“生态农业和健康食品”的主题展开的。它探索了新的食物解决方案的可能性,重建了城市和农村的关系。这些设计项目和试验为社会创新的产品服务体系设计提供了广泛全面的体验。
此外,这三个工作坊产生了一系列不同主题的提案。这些提案从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展示了许多有关中国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愿景,比如重新组织移动服务(Taxi Pooling)、分享个人旅游经历(Footprints)、加强移民的社会凝聚力(Pride House)、实现多方交流(Mom’s Talk),建立食品网络(Finding the Fresh, Co-planting 和Feeducation)、实现社区支持农业(Next-Door Veges, Grow和Planting Together)以及完善社会的基础设施(Yesterday Once More)。总而言之,它们是可参与的合作性服务,可以作为社会创新被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这些设计过程和结果将在接下来的段落中进行初步的讨论。
这些不同的工作坊体现了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和清楚界定问题的系统语境的关系。基层群众的社会创新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自发性事物和自上而下的干预实验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它是在具体的、有创意的地点(Franqueira 2009)由有创意的大众(Meroni 2007)合作产生的。这是为什么田野调查和其他的调查工具是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流程所必备的,尤其是在创意产生和问题定义方面。在以上的设计实践中,团队工作会从田野调查和群体文化学的调查开始,由此来说明真正的问题和机遇,而非假设。然而,在大多数的提议中,服务的想法都适应了本土语境。比如,“Yesterday Once More”以当代中国大规模都市化为背景,而这种城市发展模式破坏了原有社区的基本设施。“Co-planting”是直接指向当地社区支持农业的参与者,发现他们难以定期参与活动的问题。正因如此,对当地语境的可达性也成为设计干预的关键条件,而这是普通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不易做到的。
图13 Feeducation提案
在这些设计过程中,经过激烈的关于谁是服务的使用者的讨论,结果显示了这些场景的目标人群是非常特殊的。这里的“特殊的”意思并不是人口统计学的群体或者市场细分,因为这些方案不能够用到普通人的一般理解中。比如,对于那些想要保护她们自己不受陌生人伤害的孕妇来说,就很难参与到“Mom’s Talk”中。如果一些城市居民不想和农民接触,他们就不会理解参加“Finding the Fresh”的乐趣,同时农民也可能不愿意。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服务不是针对所有人,而是一些特定的、有合作意愿的以及符合主题情境的人群。因此,设计师要合理定义目标人群,这个特定的人群需要通过仔细探究来选择而不是草草决定。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有前景的想法和提议最初都主要以特定的情境和人群为背景设定的,因为大环境不是它们的理想环境。设计师一定要寻找及定义社会创新的先驱者。由于不同的原因,这些先驱者有足够的动机和知识储备去实践一种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一旦这些协作服务开始运作,并成为这些特定人群的日常生活惯例的时候,它们就可以试着在大范围的人群里推广和传播。
在提到复杂的交互和协作服务的自发性时,共同创造服务的设计过程是设计者、终端用户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同创造过程(Cottam & Leadbeater 2004)。在工作坊中,设定的终端用户不仅会关系到设计过程的初始阶段和定义问题的调研阶段,而且也关系到创意点的产生和解决方案的完善阶段。例如,在Finding the Fresh 或者 Next-Door Veges的提案中,设计师除了在田间调研阶段需要参观农场和访问农民,这一过程也会贯穿到设计的整个阶段。一方面,设计师与农民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推进了设计进程,创造了新的成果。他们自发地参与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设计师不仅要做设计,而且需要整合系统中不同的参与者,耐心地和他们交流并理解他们的想法。另一方面,系统中其他的参与者也是业余的设计师。通过提供友好的设计氛围和工具来鼓励他们参与设计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合作创造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设计师的经验、知识和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设计过程更加复杂。在传统的设计中,跨学科的合作往往意味着要和市场、技术方面的人一起工作,只是用户仍然是用户,并没有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在这点上,共同创造过程却显示出不同之处:它不仅仅是跨学科的,而且这个过程包含了不同的参与者,也包括最终用户。
为重建信任而设计。合作关系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对较高层次的信任和关系质量基础上。这是在这些服务系统设计实践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在社会城市化和个体独立化的快速进程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在日益恶化。由于这种信任危机,重建和加强参与者之间相互信任和关系质量成为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一方面,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来源于已有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全新的东西,所以它本身就存在相互信任问题。另一方面,这个系统为信任重建提供了机会。比如,在“独乐乐,不如种乐乐”的案例中,参与者来自同一个社区,所以他们能很好地了解对方。在Next-Door Veges案例中,我们不能鉴定小规模农户提供的是否是有机食物,但是我们可以信任这种形式的农产品是健康的,因为它们是短链生产,特别是当我们与那些食品链很长而且生产流程又不可见的连锁超市相比,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商业模式是产品服务设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商业的视角提供服务理念和概念。然而在协作型服务的设计中,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视角。尽管在产品服务设计项目中,这些明确的问题通常在传统商业环节上被忽视,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那些服务理念是以社会利益而不是经济利益为前提的。就像社会事业,那些服务系统或多或少是商业的源头。他们涉及到政府、公共服务环节和工业合作者中的非政府组织或公民社会组织部分。从经济学的角度,短时间内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不能带来利润,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未来不能创造价值。无论如何,设计项目需要为新的提案定义新的商业模式。例如,“Pride House”的解决方法能够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凝聚力,建立他们在都市生活中的自信心。新商业模式设计的利益主体包括那些积极参与到其中的当地政府、移民工人工会、当地居民、技术发展者和通信供应商。
文中所说的这些实践和研究并不是为了给为社会创新和可持续的产品服务体系做一个综述和概括,也不是为了给这个特定的课题下一个成熟的定义,而是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这一特定的环境下提供有关这个课题的前沿探索信息。江南大学是国内最大的最早创办设计学院的一流设计院校之一。基于这个条件,社会创新以及为社会创新的设计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在设计领域都是一个很新的课题。更有价值的是,这些研究和实践又可以引发新的讨论和研究。无论如何,这些研究有了一些初步的发现。首先,通过介绍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方法,社会创新成为传统设计院校的一个新的设计课题。老师和学生开始意识到这个新的设计领域和新的设计教育。其次,设计干预不得不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本土的设计语境,这跟欧洲以及其他地区在文化、社会和政治领域三个维度上是截然不同的,当然就技术这个维度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几乎是一样的。总体来说,中国的公民社会背景是相对薄弱的,很多情况下,它会呈现出反弹的动态效果,尤其信任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这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有些课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而且,众所周知,设计院校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机构在推动社会创新和可持续上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事实上,Chita08是构建DESIS中国联盟的部分驱动力,一些其他的工作坊也紧跟其后,例如在整个DESIS架构下DESIS09-JU和 DESIS10@WUXI。在上海2010国际设计院校联盟会议期间,DESIS在上海世博会的联合国联合馆举办了一个论坛,并发表了一个DESIS声明。在声明中,Manzini强调设计院校是DESIS的中坚力量,这不仅是因为设计院校是孵化未来设计师的摇篮,而且因为它们是可持续创新的活跃机构。
在这个研究中,这个观点很大程度上被证实了。
(致谢:笔者对此次的合作伙伴和所有工作坊和项目的参与者表示感谢,尤其需要感谢的是一起研究这个课题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们:Francesca Valsecchi, Irina Maria Suteu, Joon Sang Baek, Chakrapipat Assawaboonyalert, Musstanser Tinauli,沈杰,曹鸣,刘新,张宪,Salil Sayed,钟芳,Andrea Mendoza和李峻,很高兴能与他们合作。最后向不遗余力支持此次研究项目的学术顾问Ezio Manzini教授致以最崇高的谢意。)
[1]British Council (2007). Social Innovation: Working paper of social innovation conference (Beijing: Cultural and Education Section British Embassy)
[2]Bruns, C., Cottam, H., Vanstone, C., Winhall, J. (2006)Transformation Design (London: Design Council).
[3]Cottam, H. & Leadbeater, C. (2004) Health: Co-creating Services(Design Council – RED unit, London, UK).
[4]CCSL (2007) Creative Communities for Sustainable Lifestyles,Task Force on Sustainable Lifestyle, Internal document, DISINDACO.
[5]Cipolla, C. (2005)‘Tourist or Guest: Design Tourism Experiences or Hospitality Relations?’ in: Design Philosophy Papers:COLLECTION TWO (Ravensbourne, Australia: Team D/E/S Publications): 59-66.
[6]EMUDE (2006) Emerging User Demands for Sustainable Solutions,6th Framework Programme (priority 3-NMP), European Community,internal document.
[7]Franqueira, T. (2009) Creative Places for Collaborative Cities.PhD thesis, Politecnico di Milano.
[8]Jegou. F. and Manzini, E. (2008) Collaborative Services: Social innovation and 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 (Milan: Poli.design).
[9]Gong, M., Feng, S., Assawaboonyalert, C. (2008)‘Collaborative service and Mobile network: Observation of social innovation and anticipation of sustainable lifestyle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in Changing the Change conference, 10-12 July 2008,in Turin, Italy.
[10]Manzini, E. & Jegou, F. (2003) Sustainable everyday: Scenarios of Urban Life (Milano: Edizioni Ambiente).
[11]Manzini, E. (2007a)‘Design research for sustainable social innovation’, in: Michel R. (ed.) Design Research Now: Essays and Selected Projects (Birkhäuser Basel).
[12]Manzini, E. (2007b)‘The Scenario of a Multi-local Society:Creative Communities, Active Networks and Enabling Solutions’,in Chapman, J., Gant, N. (eds.) Designers, Visionaries and Other Stories (London: Earthscan).
[13]Manzini, E. (2010)‘DESIS statement’. Creation and Design,2010.8(4).
[14]Meroni, A. (2007) Creative Communities: People inventing sustainable ways of living (Milan: Poli.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