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 树
冯 树(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副教授)
Feng Shu(Associate Professor,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2004年笔者与时任服装系主任的贾芸副教授共同率学生参加由德国斯图加特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George Teodorescu教授主持的国际设计工作坊,因而与之熟络。次年再访并参观由他组织的赴南非的设计工作坊成品展。展品显示工作坊主旨是利用当地资源、以非工业手段设计制造工具,直接解决当地人的日常使用问题。例如,用捡到的树枝或废矿井中的管材等现成材料制作极简易甚至简陋的支架用来背负货品,到售卖点后支在地上当售货摊。据参与的学生介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设计是因为看到当地妇女用头部负重,很不合理;用支架可以双肩背更省力。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我们站在这些展品前久久没有说话。到了George的办公室,我们用尽量委婉的口气问:“在德国这个工业化成就极高、现代主义已深植于人们思想意识里的国度,在设计学院这样的大学里,这样的做法会不会让人批评你‘反科技’?”看得出他被猛地触动了,随即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去住几天,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这当然不是几天能够说清楚的问题,它涵盖了诸如:在现代主义语境中、现代性对全球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其中包涵了法兰克福学派批评的单向度价值观问题;工业化带来的全球化、全球文化、文化霸权与文化多样性问题;地方知识与地方文化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几乎涵盖了我们人类目前和未来正在和必将面对的所有的大问题。
虽然问题之大而不可能有简明扼要的答案,但是,世界范围的有识之士对其所进行的思考却是显见明确的。我们其后的所见所闻,发现这样的思考及行动屡屡发生在工业化程度最高、现代主义成就最辉煌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现象恰恰说明人类反省该类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现代工业化生产和与之配套的消费方式是地球资源耗竭、生态破坏、文化多样性减缩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的反省体现在设计教育上就是在自然关怀和人文关怀的前提下对(包括工业手段)多样化手段的探讨,而这是我们高校设计教育中普遍的缺失。这一缺失如不能及时弥补将使我们的毕业生对未来必然要面对的社会转型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技能。
在教学中增加地方性知识、文化多样性的内容、寻找实际项目课题实施这样的教学,成为我们这些年的实验与探索,也是本文努力探讨的问题。
二十年前,我国大陆地区的高校设计专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那时,在教学单位中讨论得最多的是如何与大工业生产结合、如何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在中国尤其是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迅速变成劳动密集型的世界加工中心的时代,与之适应的设计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并延续至今。
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当时有其合理性,但二十年的时代变迁是巨大的,我们面对新的问题。这种教学完全与地方文化脱离,对几乎所有的地方性资源的运用及问题解决方式无从了解,令优秀的地方性知识及工匠传统不能有效发扬和传承。盲目崇拜高新技术(Hi Tech),忽视低技术,从而排除了许多天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及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的技术应用的可能。就在我们朝着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看到尽头的路上飞奔之时,西方发达国家却在继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再度陷入能源和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时,进一步对现代性进行深刻思考。上述斯图加特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的设计实验活动便是一例。
这种不同于工业化的高校设计教学应当如何进行?在数年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认为要从下列方向入手。
“文化研究之于中国的意义,与其说是又一种西方、美国左翼文化理论的‘登陆’,不如说刚好相反,它不仅表现了我们对繁复且色彩斑斓的中国文化现实的关注,远甚于对某种新学科、新理论的关注,而且表现了我们寄希望于这种关注与文化考察自身构成对既定理论与先在预期的质疑以至颠覆。我们借重文化研究的名字,并借助某些英美、澳大利亚和其他亚洲国家文化研究的理论与经验,更重要的是尝试以中国文化现象印证西方文化理论,而且努力对丰富而复杂的中国当代文化做出我们的解答。直面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对人文学科所提出的挑战,……对于现象的丰富性与事实间的差异性的关注,要求我们间或须借助某种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及成果。”(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旅行与现实关照》)
在此,我们认为教学中主要应当关照的是地方传统文化。因为,这样的文化形式与内容,不仅伴随着深厚的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和技艺,是最直接和有效地解决地方性生产、生活的方法,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基本而广阔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灵感及风格样式的无形宝藏。
我们开设了研究生专业课程“可持续发展与设计研究”和“流行文化研究”。教学内容涵盖了从流行文化切入的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后现代各家学说理论,展开对扁平化文化消费市场和对现代性的反思,从对地球资源使用、工业生产、全球化全球文化到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思考,直到项目课程的实践探索。
在这一过程中笔者用跨学科跨专业、现代设计的思路与方法,使用传统工艺及材料进行“整合设计”。所谓“整合”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先进与“落后”(传统)、高技术与低技术、城市资源与乡村资源、机器与手工、设计师与工匠等全方位的整合。具体方法是:在令学生对现代技术与材料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传统的“地方性知识”对解决产品设计问题的材料及技术的方式及手段。当设计融入这样的思考和方式后,教学就不仅仅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解决问题的手段,而是极有可能达到传承地方性知识技能的目的,起到了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极有可能提高了保有地方性知识、资源、技能的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使得这些地区保留原有的生活环境,从而客观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2009年一个法国私人基金会资助了在广西阳朔旧县村的地方文化保护开发项目,旨在为一个非旅游景点的普通村庄探讨一种不同于周边的开发模式。项目中我们携广州美院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及华南理工大学景观设计专业的研究生一起,在旧县村做了一个当地知识的学习研究的工作坊。内容包括:草药认识及使用、竹编及设计、植物染布及设计、以当地植物为蓝本的图形设计等。在此过程中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当地社区还安排与村小学合作开展了绘画写生、唱歌等活动。这一项目延续到2010、2011年,08、09级的研究生以此为课题进行论文写作及毕业设计。(图1、图2 、图3)
图1 带旧县村小学孩子画画
图2 带旧县村小学孩子唱歌
图3 在旧县村识草药
图4 研究生邓一鸣毕业设计作品
“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人类历史上普遍恒久的特征。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在它能够与其他文化相区别时才能被辨识,也才能有现实的存在。一方面,对应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文化的起源和演化不可能是同一的;另一方面,人类需要结构的差异性和欲望理想的丰富性,也只能由文化的多样性来表达和满足。我们有无数的视角和理由论证文化的多样性,以至于经济学家斯蒂芬•玛格林断言:‘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也许如此。然而,在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之一的全球化时代,这个似乎自明的问题变得隐晦起来了。新生还是消逝,多样性面临抉择。”(单世联《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
设计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在多样文化的差异化中提取的元素带着深厚的“高情感”(Hi Touch)质感。在设计教育中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转化为设计甚至产业的形式与内涵,将有着极大的成功机会和生命力。
笔者组织工业设计的研究生在对竹子主要产地的竹资源和传统竹编工艺的深入考察后进行现代时尚家居饰物设计。在2010、2011届硕士学位毕业展览中均有良好表现。其作品均已为考察当地及企业采用。(图4、图5 )
笔者与贾芸副教授一起组织服装设计研究生利用广西侗族侗绣、广东潮绣、汕头抽纱、粤北瑶绣等地方技艺进行时尚产品的设计,所有这些都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效果。(图6、图7)
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实践了在学校受到的现代设计的训练,更明显的是,在本人及合作者所进行的社会学、人类学的训练及研究中,学生从观念上有很大的转变和提升,他们都重新审视文化传统和传统技艺。
“一旦一个传统社会消失了,如果没有关于这个社会的详尽纪录,整个人类也就失去了它。当一种文化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就消失得话,全部人性都会因这个损失而变得更加贫瘠。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学家拯救了许多这样的社会,使它们免于湮灭。这不仅有利于保护人类的遗产,而且对于一个已经西方化,但却又想重新发现和再次确立其传统文化认同的种族群体来说。这也许是相当重要的。但是,更好的做法当然是首先要寻找一条途径防止传统文化的消逝。”(威廉•A•哈维兰 著《文化人类学》 转引自R•N•勒纳著《为波莫人保存食物》)
由于地方性文化有着独特的风格及形式特点,其差异性在今天的全球化语境中有着天然的文化亲和力。将这些风格形式作为文化内涵与现代生活方式紧密结合,使之融入现代社会,不仅在商业层面取得成功,也是在从事文化建设的事业。
这样的文化研究应当是长期的、深入的和诚实的,应当是有教学规划和要求、进入教学大纲的内容。文化研究的方法基本上是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而对这两大学科的了解、基本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在目前高校设计教学中是基本缺失的。文化研究尤其是地方文化研究是各地高校设计专业自我更新自我提升新形势的当务之急。
必须提醒的是:一方面,在教学中要正确理解“本土”、“传统”等文化概念。封闭只能限制进步,助长强权与愚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这一思想的根子,其核心极有可能是对权力的垄断。另一方面,要以超越民族国家的视界,以国际眼光看文化多样性。在全球范围的各国各民族的基本道德标准和人性趋势是这一超越的基础。这也是以当代的眼光诠释文化多样性和进行文化研究的理性思维表达。
对文化传统的理性论证是在设计教育中引入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用极端手段代替理性思考和用极端手段捍卫“传统”是一种具有极大破坏性的方式。凡无法为人民在巨变形势下提供足够的文化心理支持的传统价值观,终究会被抛弃。理性思考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梳理,还包含了建立合理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的意义。
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功,经济发展了数百年之后已经走进了低谷,整个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面对困境。面对困境,他们选择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这样的选择在西方国家,无论是由国家及各级政府出面扶持,还是大企业出资赞助或各名牌大学的联手重组,目标只有一个——以国家利益为前提获取最大化的利润,立足于未来的世界。
发达国家在过去数百年的发展中,以科技为手段、对自然资源(其中包括对殖民地)掠夺式的开发及利用,取得瞩目效果。当殖民主义风光不再,自然资源亦消耗殆尽,西方世界的文化创意产业以高调出现正是理性反思和危机意识的双重结果。发达国家以政府、企业、高校全方位多层次的大框架建构文化创意产业,其真正的原因无论是其精英阶层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反思还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耗尽之后的不得已而为之,西方文化创意产业对自然的保护意识的加强,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技术,对于我们这个正在以加速度消耗资源、以廉价为发达国家加工的整个国家都是警钟!重新审视产业结构和我们的设计教育刻不容缓。我们拖着严重落后于时代的设计教育跛脚面对一个全新的宏观概念和产业,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真正解决或部分解决设计教育问题,我们或整个民族将再次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失去振兴的机会。
图5 研究生彭琬琰毕业设计作品
图6 研究生王桦瑶绣时装设计
图7 研究生柯宇丹潮汕抽纱时装设计
如果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时代背景,目前高校设计教育内容的缺陷是教育者的缺陷。由于多年来高校教育的专业分割所造成教学结构上的严重缺陷,在面对文化创意产业这样需要跨学科整合知识背景的特殊产业时,现有的专业教师队伍不仅是知识结构单薄,更重要的是意识的缺失,加之被硬性划分的专业都导致高校没有专业可独自担当创新产业的核心和领头的角色。
从教学内容来看,仍主要是工业时代的模式。面对先进的后工业化时代,尤其是日益发达的信息时代,则显得十分落后狭窄。面对全新的概念和产业,培养新时代急需人才,设计教育必须创新。
我们在教学中,除上文所提“现代工业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外,尝试跨行业、跨专业甚至学界范畴的教学。例如项目课程中的植物学包括草药认识等知识;产品设计中加入手工技艺包括竹编、线编织、木工等技艺;材料使用则除了工业化标准材料外,加上回收材料、废料、边角料等多种概念的材料。课程内容除了典型的美术学院的设计方法及表达外,还加上例如舞蹈、音乐、游戏、越野远足、烹调等内容,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创造力。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笔者与合作者共同努力、实践数年,除了在各届毕业作品中看到成果外,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已经有一小批走上社会的学生立志终身与“可持续发展”设计相伴,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本文的“整合”将从两个方面探讨:一是较为宏观的针对教育创新的教学方式的“专业整合”,另一方面是具体项目的整合式设计。
所谓“专业整合”指的是在目前的设计教育中我们面对的困境在短期内无法逾越,我们不能指望体制性问题能在短期内解决,要应对越来越迫切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打破现有的专业藩篱甚至社会界限,进行多学科、多层次、交叉渗透式的整合式教育模式,也许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捷径。
在我们将看似不同专业、甚至不会出现在同一院校的课程内容融合在一个项目课程中时,除了必须在教学上可操作外,还必须在理论上有依据。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引入社会学、人类学内容的原因。在符号学的研究中带入“异质同构”问题,在文化研究课题中深入社会学理论学习,在地方文化学习中示范人类学方法。在具体的设计项目中,我们则采用“整合”的方法进行产品设计。
整合设计特别关注上面提到的诸如技术与技艺、工业化与工匠化、标准化与个性化、高新材料与地方材料以及废旧材料循环利用等二元对立双方的有机结合。经过这样的整合设计,作品呈现出独特的性质与面貌,一种植根于传统文化,有多样文化的差异化的、带有深厚的“高情感”质感面貌。
这样的整合式教学,单靠某一专业的教师是无法进行的。它需要多学科的参与,以项目课程或工作坊形式,以各层级的学生共同讨论的方式,人不限专业,事不限边缘,知识及方法交叉渗透,让整合的效果最大化,整合大于相加。
既然新的教育模式的背景是产业更新,则新模式的成功需要与社会结合。无论是地方文化的保护还是文化多样性的维护,都需要业绩支撑。因此,社会化是该模式的特点之一。
高校教育概念中的“社会效益”应该涵盖社会公平、公民社会、民主与法制等具有人类普适性现代价值观的教育。我们在整合设计教学方向及项目课程设置上特别关照到能吸纳大量劳动力而又低耗高效的地方低技术产业。如果这些产业能更好地生存,既能让这些地区有好的就业环境,减少人口外流,减少国际大资本运作风险的影响,也能令地方产业模式保持多样化,让这些地区有较好的自主就业环境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端。
在上述条件下,指导学生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使用低技术、地方材料设计制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生活趣味、与环境亲和、能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创新产品,其文化内涵经过沉淀,变成产品的故事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提升了经济价值,又积累了文化价值。
在新的模式中除了专业及校际的资源整合外,还需要一种在社会共识的前提下,与企业、商业、投资、研究机构、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社会资源的结合,将人才培养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的同时,使这种思想意识深入人心。
在现代设计教育几乎只关注高新技术及材料、批量化规模效益、工业化生产和鼓励大众消费“单向度”的教学体系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社会学、人类学理论及实际案例的支持下,建立一套超越前者的、有操作性有指导意义的培养健全人格、有社会责任心、能面对未来、有人文关怀的教学体系;在此体系中设计一整套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并在未来发展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