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贾 芸 冯 树
贾 芸(广州美术学院 副教授)
Jia Yun,(Associate Professor,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冯 树(广州美术学院 副教授)
Feng Shu(Associate Professor,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瑶族是中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亦是移居海外的少数族裔华人人数较多的族群之一,在中国大陆主要聚居在广东、广西两省。瑶绣是瑶族服饰的重要装饰手段,是粤北山区瑶族传统技艺,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中叶以来,尽管历经磨难,瑶绣技艺仍能传承不断。但从上世纪后期始,随着广东省经济飞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城市化进程加速、大众传媒的普及所带来的经济与文化冲击,瑶族村寨文化迅速与汉族文化同质化,更普遍出现村寨空心化现象。经济大潮和主流价值观带来的审美趣味的改变令瑶绣服装不再作为瑶族文化认同的符号与标志,导致瑶绣技艺濒临失传。
瑶绣品所携带的瑶族传统文化信息与口口相传的瑶歌共同组成可在瑶族同胞中认知的符号体系,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间逐渐崩塌。笔者于1990年带本科生到粤北瑶族地区考察时所经之途或所落之点都随处可见极具特色的瑶族装束,瑶族传统节日中其歌舞亦华丽壮观发乎自然。但是自2007年笔者因课题研究再赴粤北地区考察时,所到之处瑶族中青年一代都已经完全汉化,几乎不会做刺绣,听不懂上辈的瑶歌,作为非物质遗产的瑶绣技艺极有可能断绝于我们这一代。“一旦一个传统社会消失了,如果没有关于这个社会的详尽记录,整个人类也就失去了它。当一种文化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就消失的话,全部人性都会因这个损失而变得更加贫瘠。”[1]瑶绣技艺承载了瑶族文化记忆,保护这一技艺是在今天的全球化文化趋势中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源泉。
图1 瑶绣正背面针法示意
图2 绣片正面
图3 绣片背面
传统文化与技艺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面对当今的全球化主流文化?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如何面对当下及未来的大众生活方式及审美趣味?如果不能回答上述问题,保护将成为空谈。我们所处的时代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全球文化浪潮中裹挟着的既有经济大国的文化霸权例如文化商品输出的垄断及其带来的强势消费文化;另一方面,全球文化也传播了诸如民主、平等、创新等符合人类共存的普适价值观。因此,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不可能也不应该与全球文化成为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对抗状态,而应找到和谐的平衡点,使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工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事业。
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直接因果。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工业制造的文化商品今天通过更加全面普及的电视及无可阻挡的因特网以极高的速度和广度被消费,而文化商品的消费促进了全球文化的传播。表面看来维护文化多样性根本不可能,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另一事实,即正是这样的信息传播速度与广度,给人们提供了了解和选择多样性文化的机会。个性张扬是新生代审美追求的愿望,能唤起民族或传统文化精神联想的创新产品正是这一代人借以表达自我的意识行为,近年来“汉风”“唐风”服装以各种形式流行是一明证。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于2007年始深入粤北乳源必背瑶寨考察。
由于乳源是粤北瑶族最大的聚居区,而且是海外——主要是美国瑶族华人的祖地,当地政府为瑶绣技艺申请了省级“非遗”,选定了“传承人”,整理、出版了瑶绣技法专著。这一切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但是如果仅只如此则仍然不能真正对维护文化多样性起到作用,文化多样性的维护需要有时代意义的、能持续的、有未来的、有生命力的方式。
必竟瑶族村里仍有一些中年妇女会做瑶绣,但不解图案意义。我们找到县政府指定“传人”邓菊花女士的姐姐,由她讲解绣品意义及歌意。在我们的动员下,邓菊花的外甥女邓伟珍带动起一群妇女开始作传统绣品,此前她们做的都是粗针大线的同质化旅游产品。
图4 瑶绣时装设计 贾芸
图5 瑶绣时装设计 贾芸
图6 瑶绣包袋设计 贾芸
瑶绣图案所携带的是该民族特有的口传历史故事及图腾形象,因而有其特殊的符号意义。符号的认知需要几个必备条件:可复制、可转移、有共识性及共时性。当瑶绣制作于瑶族服装上,服装是其载体,生活场景是其共识性语境,图案因其所在而有了它特定的意义。但是当瑶绣图案离开这样的载体和共识性语境时,它就只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刺绣图案,而不再具有其特定的符号意义。这恰恰为时尚化设计留下足够的空间。时尚化产品是流行文化的物质表达。流行文化是受众最大、形式变化最快的文化现象,在当下这个世界里,流行文化已经和商业生产紧密结合成为大众消费的文化商品。在这样的商品里,“时尚”用自己特有的语汇完成了每个人的社会角色。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时尚潮流已不再像以前一样有垄断式流行现象而是更加多元。如前所述,对文化多样性的选择和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认同,使瑶绣这种有着特殊技艺的、色彩明快饱和的绣品在可变化的设计中成为符号化的细节。瑶绣表面看起来与十字绣相似,往往被误认为就是十字绣,其实不然。瑶绣的特点是绣者需从反面刺绣,綉前要在心中计划好图案的针线走向,错针则图案错,这与十字绣完全不同,亦是其独具特色的技艺。正因为如此,瑶绣的正反面各成纹样,同样美丽,别具一格。这种独特的技艺也正是能够申请“非遗”的重要条件。(图1 瑶绣针法示意正背面,图3、图4绣片正背面)因此,保护瑶绣文化首先要传承其技艺,只有保住了这一独特的传统技艺,在使其成为创新元素时才没有后顾之忧。那么,谁来传承?这牵涉了两方面的问题:瑶族人自己学习技艺的过程中自然地保住了其民族文化;精致的作品可以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中青年妇女可以守护家园照顾儿童。
在此之后的四年中,我们用各种方式尝试组织瑶族妇女对瑶绣技艺原汁原味的学习与实践,虽困难重重但是初见成效。
用瑶绣品作为元素进行时尚产品设计的目标是力求使设计作品能满足现代生活方式、日常生活功能需求并具有都市流行面貌,探索一条既不是工业化时尚产品模式又不是完全个人化艺术作品方式,而是能够用工业方式生产但极具个性的时尚产品设计的可操作的道路,使其成为创新产业的立足点。
在设计实践中笔者及研究生尝试了:
1.都市时尚包袋设计。在此类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都市上班族的功能性需求,包括日常必需品收藏,例如手机、钥匙、钱包、笔记本、化妆品以及交通卡等物品。在包袋设计中用瑶绣作为装饰细节,同时为了突出瑶绣背面之美而不拘常规,在有收藏功能的同时特将其背面露出。
2.时装设计。突出瑶绣的手工之美,在服装局部作为点缀性装饰。服装则以都市休闲式聚会用半礼服形式,既有材料及装饰的考究,又有随意轻松、可自由改变的穿着方式,增加其场合适应性,同时充分注意时尚流行和消费对象的现代都市审美趣味。在设计作品经过工业纸样制作之后,既可用机械加工又因绣品的不易获得而控制其产量,提高附加值。
瑶绣的时尚化设计目标是较高级时尚市场。有了良好的商业运作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回馈,“保护”和“维护”才不是一句空话。
为了这一目标,“时尚化”和“品牌化”必须是一整合概念。为此,我们做了初步尝试,将瑶绣时尚产品放在艺术品礼品商店销售。在销售中有一现象引人深思:此类时尚化设计中创新的原点恰恰是传统的技艺及形式,似乎验证了“越是本土的就越是国际的”说法。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购买者大多数是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好像也证明了这一说法。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则是,购买者几乎全部都是年轻人。这样的结果激励了我们,初步证明了这样的思路既可传承保护传统技艺,又能令传统技艺在现代时尚产品中获得生命,成为创意产业的实践案例,在创意产业中产生新的生长点。
图7 瑶绣时装设计 研究生韩艳作品
图8 瑶绣时装设计 研究生韩艳作品
瑶绣的保护由政府或专人进行系统的整理及收藏,是将传统文化进行博物馆化保护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以时尚产品创新开发的方式则是与时代互动的、更有前景的方式。“一些传统文化之所以在现代化、全球化时代遭到破坏乃至中断,部分是因为它不能提供现代世界相应的价值资源与消费满足。”“传统既非过去的已成之物,则多样性就不是一种已经定型的东西;传统既非在我们之上、之外的非时间的抽象存在,则多样性就不是我们继承的遗产而有待于我们今天的创造。……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工作,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2]在全球化的压力面前,在我们所处的经济大潮之中,以维护文化多样性为目标的瑶绣保护必须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必须用实际案例的成绩来证明保护和维护的有效性而不是空谈;这一切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探索。
综上所述,对“非遗”技艺的保护必须是严格地传承,而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则应当不断创新。瑶族妇女在学习和传承粤北瑶绣技艺的过程中带动了对自身文化的认识,从而自觉保护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设计中以瑶绣品为元素、设计面对高端市场的时尚产品,努力在商业运作上成功,才能真正使其在创新中获得生命。通过这条途径,瑶族同胞能籍此获得实际经济利益,提高生活素质,带来家庭及社区稳定,才能够真正对维持文化多样性产生实际效果。
[1]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转引自R•N•勒纳.为波莫人保存食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单世联.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J].天津:天津社 会科学,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