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芳,刘洪利,郭 娜
(1.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韶关512000;2.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400038)
高血压及高血脂是中老年人易患疾病,随着对高血压及高血脂的深入研究,治疗方法日趋成熟[1]。近年来发现[2-4],高血压与高血脂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我们检测患者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与健康人群各项血液指标进行比较,以期为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共48例,均为2008年11月~2010年5月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8~72岁,平均(56.35±16.65)岁。另外选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7~73岁,平均(54.37±15.63)岁。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分别于当日进行空腹静脉采血5mL,离心分离血清后当日完成检测,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仪,胆固醇检测采用酶法(CHOD-PAP法),甘油三酯检测采用酶法(GOD-PAP法),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采用比色法进行测定,血糖采用氧化酶法进行测定。
血压测量采用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前至少休息5min,以安静状态下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高血压病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O/ISH确定的标准[5],以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年 10月)。收缩压(SBP)≥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病等心血管病[6]。
高血脂判定标准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7]中的化验检查参考值。总胆固醇大于等于5.20mmol/L、甘油三酯大于等于 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0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等于3.12mmol/L。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各项血液指标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标比较(mmol/L±s)
表1 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标比较(mmol/L±s)
处理 n 48 4.68 ±1.24 1.54 ±0.19 0.93 ±0.11 2.87 ±0.45高血压组 48 5.03 ±1.66 1.97 ±0.32 1.13 ±0.14 2.56 ±0.42 P值血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对照组0.91 0.042 0.067 0.098
上表可知,高血压组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高血压组血胆固醇含量略高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高血压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长期高血压会加重患者各个器官的负担,如果血压过高,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最近研究发现[8],高血压患者往往血脂较高,出现高血压与高血脂并存的现象。高血压一般中老年中常见,与高血脂的发病人群类似。高血压患者多饮食习惯不良,喜欢暴饮暴食,动植物脂肪在饮食中所占的比例要高于正常人群,饮酒的比例也较正常人群高,因此考察高血压患者各个血脂相关数据,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患病状况[9-11]。
观察表明,高血压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与健康人群存在一定差异,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说明高血压与高血脂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标,提供一定的治疗依据,以提高治疗效果。
[1]Haffner SM.Risk constellaions in patients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epidemiolo,diagnosis,and treatment patterns[J].Am JMed,2006,119:3 -9.
[2]杨柳,卢立新.北京西城区2001-2007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动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2009,10(5):339 -341.
[3]田云霞,苑欣然.高血压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的调查[J].河北医药,2007,29(6):630 -631.
[4]姜馨,吕卓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429 -1431.
[5]Gerber Y.Tanne D.Medalie JH.0AdbomU.Sermn Ulic aci and l0ng- term rnorlalitfroln stroke.eoronalw heart disease and all causes[J].Eur J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6,13(2):193 -198.
[6]刘平,王苏加,张运.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增加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49 -53.
[7]张录兴,郑强荪,李波,等.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的变化:病情和预后的一项评估指标[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504.
[8]陈劲松,张俊松,邓节喜,等.首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4):337-340.
[9]Christensson L.Unosson M.EkAC.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Bssessment techniques in elderly people newly admitted to municipal Calt[J].Eur J Elin Nutr,2008,56:810 -818.
[10]Dongelmans DA,Van derMeerNJ,SchuhzMJ.Pereutaneous dilaa tatingtracheostomy in tensive2care patients:technique,indications and complications[J].N ed TOdschr Geneeskd,2007,14(7):48.
[11]MotzW.Cardiolreparation and conceptofmoduling Cardiovascular and concept ofmodulating cardiovascular structure and function[J].BloodPressure,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