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研究

2011-06-07 05:45冯信坚谭瑞珠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护龄护师躯体

冯信坚,谭瑞珠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医疗服务区(广东 广州 510630)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广州 510630)

职业疲劳是由于长期过重的工作压力和精神高度紧张、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因素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对工作丧失热情、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产生反感[1]。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我国多数医院人力资源存在极度紧张的局面,其突出表现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配备严重不足,使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较多临床护理人员产生高度的工作疲劳感,这不仅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增加了医疗差错产生的风险,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了解和研究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疲劳感及其影响的因素,对于获得预防工作疲劳感的产生和积极应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急诊护理人员职业疲劳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降低护理人员职业疲劳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0月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三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等3家医院急诊科护士102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护士,年龄18~53岁,中位年龄28.14±5.19岁,其中18~25岁42人,26~30岁35人,31~40岁18人,40岁以上7人;护龄1~36年,其中<5年者62人,5~10年者21人,10~20年者16人,20年以上3人;职称结构:护士45人,护师34人,主管护师11人,副主任护师2人;学历结构:中专41人,专科38人,本科及以上23人。所有调查对象均为在编在岗的在职急诊护士,排除妊娠期、遗传性疾病、急性病患者以及有精神疾病史者。

1.2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的设计方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102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100%,所有问卷由专人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1.3调查工具问卷调查表包括3部分:(1)护理人员一般情况问卷,为自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年龄、性别、工作时间、学历、职称、职务、婚姻状况、工作满意度等;(2)采用CHALDER等编制的《FS-14量表》[2],包含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2个维度,其中躯体疲劳包含8个条目,脑力疲劳包含6个条目,根据受试者回答“是”或“否”分别计分1或0分,分值越高说明疲劳程度越严重。(3)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量表[3],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共20个条目组成,采用0~3级评分,评分越高代表采用应对方式较多。

2 结果

2.1不同学历结构急诊护理人员职业疲劳评分不同学历结构的护理人员职业疲劳评分均处于较高水平,疲劳总分以中专学历者各项评分最高。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躯体疲劳评分和疲劳总分均明显低于中专学历组(P<0.05),脑力疲劳评分三组差异不明显(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躯体评分明显低于专科组(P<0.05),两组疲劳总分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不同学历急诊护理人员职业疲劳评分

2.2不同护龄急诊护理人员职业疲劳评分在不同护龄的护理人员中,以护龄<5年组各项疲劳评分最高,其次为>20年组。护龄<5年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5~10年及10~20年组(P<0.01);护龄>20年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5~10年及10~20年组(P<0.05)5~10年及10~20年组两组各项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不同护龄急诊护理人员职业疲劳评分

2.3不同职称急诊护理人员职业疲劳评分在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中,躯体疲劳评分和疲劳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和副主任护师,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脑力疲劳评分,主管护师和副主任护师、护士和护师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主管护师和副主任护师与护士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3。

3 讨论

急诊科由于接诊急、重症多,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导致护理人员精神高度紧张,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容易产生较为强烈的职业疲劳综合征[4];可以导致护理人员情绪消极、缺乏自信,使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的下降,从而增加医疗风险的概率[5]。因此,护理人员的职业疲劳应该引起医院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也是护理研究必须关注的内容之一。

表3 不同职称急诊护理人员职业疲劳评分

2.4急诊护理人员的应对方式与常模比较见表4。

表4 急诊护理人员应对方式与常模比较

本组结果表明,急诊护理人员的职业疲劳与护理人员的学历、护龄和职称均有明显相关。从学历结构分析,以中专学历人群疲劳评分分值较高,可能原因之一是由于受到学历层次较低的影响,大多工作在一线,工作更为辛苦。而本科以上学历躯体评分较低,可能与这部分人群由于学历较高,更多的处于管理岗位,躯体疲劳较低。本组结果还显示,在不同护龄的人群中,躯体评分以5年内人群分值最高,可能由于这部分人群由于工作经验的欠缺,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更容易产生职业疲劳,而护龄在20年以上的人群其躯体评分明显升高,可能由于年龄越大,在急诊科的高强度工作环境中越来越力不从心。本组结果还显示,在急诊护理人员的应对评分中,积极应对虽高于常模,但评分并不理想,仍需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 杨玉环,李凤英.护士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J].全科护理,2010,8(2):442.

[2] 王天芳,张翠珍.疲劳量表-14[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特刊):61.

[3]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4] 冯信坚,黎婉斌.情绪管理训练对急诊护士职业压力源应对的作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4):40-42.

[5] 吕冬梅,陈京立,刘雪松.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64-65.

猜你喜欢
护龄护师躯体
更 正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现在干什么?
常州同批男女护生对临床男护师带教接受程度的调查
护龄及文化程度对门诊注射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影响
不同年资护士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原因分析
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搬家
普外科护士年龄、护龄与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