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钢,段小燕,向 田
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北 恩施 445000)
我国是肝病大国,也是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高发区。HBV感染后,大部分人没有临床表现,但在血中可检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我国HBsAg携带者约达1.2亿[1]。因此加强HBV的血清学检测,了解人群HBV感染水平,防止HBV在人群中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本地区自然人群HBV感染状况,我们对进行HBsAg检测的6 986例HBsAg检测自然人群的检测记录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资料来源2009年3月~2010年1月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的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
1.2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被检人静脉采血3~5 mL,分离血清备用。HBsAg筛查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操作和判定结果,在有效期内使用。
2.1 HBV感染情况6 986人中,检出阳性459人,阳性率6.59%。其中,男性3 853人,阳性305人,阳性率8.0%;女性3 133人,阳性164人,阳性率5.0%,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9.836,P<0.05)。
2.2各年龄组HBSAg感染检出情况从表1可见,以>50岁组阳性率最高,41~50岁组次之(6.99%),21~40岁组和<20岁组感染率较低(分别为5.8%及6.27%)。<20岁组与20~40岁组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20~40岁组与>41岁组(合并41~50岁组别和>50岁组别)及20~40岁组与>50岁组感染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表1 各年龄组HBSAg感染情况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我国人群的检出率为10%[2],除去垂直传播外应该是跟中国人吃大锅饭的传统经皮肤粘膜传播相关。而此次我们调查的检出率为6.59%,明显比全国的流行率低,可能与早期少数民族山区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小有关。不同性别的HBV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能与少数民族山区女性就业率相对较低有关。在不同年龄组的HBsAg感染中,>50岁组人群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可能与这部分人群的社会活动较为频繁有关。在6 986例被检测者中,20~40岁者3 270人,这可能与早期乙肝疫苗接种及各单位重视职工健康相关。但单纯HBsAg检测有其漏诊率,单纯检测容易漏诊既往感染和非典型乙肝患者,对于HBsAg阳性者也得看其病毒携带情况及传染性的强弱,因此,健康体检时应尽量检测HBV5项血清标志物。若HBV的5项检测结果为大三阳或是小三阳,就应该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虽然2010年2月12日卫生部关于修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部分内容的通知删除入学、就业体检表(包括体检项目)中涉及乙肝项目检测的有关内容,但从个人健康出发,还是应对以下人群加强免疫:孕妇、婴幼儿、过去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青少年以及感染性危险不断增加的成年人[3]。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健康教育,增强个人防护意识,改变生活习惯,改善环境卫生。
[参考文献]
[1] 李文明.流行病学(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8-304.
[2] 范竹萍,邱德凯.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J].胃肠病学,2002,7(5):289-292.
[3] 徐伟民.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和预防[J].肝脏,2003,8(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