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
泌尿系感染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疾病,尤其女性多见,由于尿道口与阴道口相邻较近,使得女性更容易发病。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尿常规检验已由过去的手工操作发展到现在的自动化尿液分析仪。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克服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误差。但是,对有些项目的检测,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本文就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检测尿蛋白、潜血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1 材料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DIRUI H-100,长春迪瑞实业有限公司);尿十一项干化学试纸条(DIRUI H11-II,长春迪瑞实业有限公司);显微镜(OLYMPUS CX21,日本东京);离心机(TD40台式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长沙平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10ml尖底离心管;29%联苯胺冰乙酸饱和液;3%过氧化氢溶液;乙醚溶液。
1.2 方法 标本均来源于本院门诊确诊为女性“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收集150份晨尿尿液标本。150份标本均严格按照尿十一项干化学试纸条说明书先用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记录蛋白质、潜血结果。以100g/L磺基水杨酸乙醇溶液法检测尿蛋白记录结果。潜血检测使用改良联苯胺法。
150份尿液标本分别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利用传统手工方法分别检测蛋白质、潜血的检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利用传统手工方法蛋白质结果(份)
表2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利用传统手工方法潜血结果(份)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法在检测方法上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潜血的检测中具有互补性,尤其在女性”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检测中的互补性更为明显。
3.1 概念 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是致病菌侵入泌尿系统内繁殖而引起的炎症,在解剖上女性尿道口与生殖系统相邻近,尿道口与外界相通,两者易互相传播或同时引起感染,尿路感染发病率很高,是由细菌引起的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病的总称。一般以腰痛、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特点。年青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1],女性与男性之比约8~10:1,尿路感染的复发率高,易反复发作,若长期发展可出现严重并发症[2],所以为临床提供快速的实验诊断极其重要。引起泌尿系炎症的致病菌80%是肠道的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粪链球菌。急性单纯性泌尿系感染多由一种病原菌引起,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可能有先天性泌尿系异常,大约有1/2~1/3的病人有膀胱、输尿管反流,或有结石、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症。
3.2 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3.2.1 采集时间 标本的采集应当以清晨第1次的新鲜尿为宜,此时的尿液较浓缩便于对比。随机的尿液已经有稀释现象,并且其中的蛋白、细胞成分有破坏,极其容易产生误差。泌尿系感染的患者经过多次小便,经过尿液的冲洗尿道的作用,使得尿液中原有的成分已经发生改变。有资料表明[3]选择上午10:00时尿代替晨尿作常规检查,准确性不但无影响,还可做到从排尿到检查在2h内完成,使尿中红、白细胞、管型等成份不变形或溶解,使检查更准确,更合理。但是对于泌尿系感染的患者晨尿与上午10:00时尿的检测差异有待于进一步进行检测。
3.2.2 采集方法 由于女性解剖的特点,阴道口与尿道口相邻,取样时稍有疏忽,就很容易使血液或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导致尿检测指标结果异常,特别是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的改变。必要时可以由护士帮助采集,虽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对临床的诊治很有必要,而且有助于护患之间的沟通[4]。
3.2.3 放置时间 尿液采集后应当及时送检,否则可能发生标本污染细菌繁殖、蛋白变性、细胞溶解以及尿胆原等物质因光照分解或氧化而减少等,从而引起误差[5]。本组病例中尿液潜血实验结果,干化学分析法阳性148例,阴性2例。传统手工方法阳性142例,阴性8例。尿中红细胞可被泌尿系统破坏,或陈旧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溢出到尿中,致使干化学法隐血阳性而沉渣中少见或不见红细胞,干化学法与沉渣结果出现矛盾。
3.2.4 离心沉淀 经过使用TD40台式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离心标本后,标本的成分容易出现浓度误差,未离心的尿液标本镜检能较准确反映出尿液标本沉渣有形成分的实际浓度,而离心法尿沉渣定量计数结果会明显高于实际数量,使得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不一致。
3.2.5 检测结果分析 尿十一项干化学试纸条隐血膜块不但对完整和破损红细胞均有反应,而且对游离血红蛋白也反应,容易出现假阳性。使得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利用传统手工方法潜血结果比较时,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分析的阳性结果明显高于传统手工方法。
3.2.6 试纸保存不当 尿十一项干化学试纸条对潜血的影响较大,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干化学试带暴露7d对一份潜血阳性的标本检测时,就出现弱阳性的结果,10d后50%的检测试带呈假阴性[6]。另外由于试剂条要反复经过温度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试纸内所含酶类的活性,因而影响测定的结果。
3.2.7 室温的影响 尿液标本在25℃下2h后有时会出现改变,外观尿液颜色变深,透明度变混或尿气味带有氨味;镜检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下降,结晶或细菌升高[7-8]。
综上所述,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更不能忽视显微镜检查在尿常规分析中的价值。无论是镜检还是用尿液分析仪,要获得尿常规稳定、可靠、准确的检查结果,防止临床诊疗作出错误的判断,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尿常规检查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并严格加以控制,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测定参数。尤其是在女性”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分析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取清晨第1次小便的尿液进行检测,取到标本到检测时间尽可能控制在2h以内,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法2种方法应结合应用,可以减少该病的漏诊和误诊,提高女性“泌尿系感染”患者的检验结果质量。
[1]赵建平,周艳萍,向晓红,等.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3):350-352.
[2]马腾骧.现代泌尿外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2000:672-673.
[3]吴轮治,李勇,赵明国,等.上午10时尿与晨尿常规检查的比较[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1):7.
[4]孙秀娟.阴道出血病人尿常规标本采集方法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30.
[5]孙立群,黄勇存,姜蕾.浅谈尿常规检验的干扰因素[J].哈尔滨医药,2008,28(4):33.
[6]黄丹丹,张昌连.尿试带保存不当对尿常规结果的影响[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19(5):91.
[7]孙立群,黄勇存,姜蕾.浅谈尿常规检验的干扰因素[J].哈尔滨医药,2008,28(4):33.
[8]张冬梅.尿常规检验干化学法和手工法结果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