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 卢庆晖 陈均龙 阳红华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首选方法。间断光疗已被证实与持续光疗效果相当,且副作用较小[1]。临床上常见的间断光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每日进行单次8~12h双面光疗,另一种同样是每日8~12h双面光疗,但分两次间隔进行。哪种方法效果更佳,目前尚无定论。为研究不同间断光疗方法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以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112例ABO溶血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分次光疗和单次光疗方法进行治疗,对其光疗效果及副作用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依据《实用新生儿学》的诊断标准[1],选择近3年来我院NICU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12例ABO溶血病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光疗方式不同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次光疗组59例,男32例,女27例;日龄(45.2±31.5)h,体重(3.3±0.9)kg。单次光疗组53例,男28例,女25例;日龄(49.7±33.8)h,体重(3.5±0.7)kg。所有患儿均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排除Rh溶血病、严重感染、肝脏疾病、不明原因的高胆红素血症及遗传代谢性疾病。两组患儿孕周、日龄、入院时血清胆红素水平、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均给予丙种球蛋白(1.0g/kg)静脉滴注1次。使用宁波戴维公司生产的双面蓝光箱进行光疗,蓝光的波长主峰在425~475nm之间。灯管均在合格的照射时间范围内。分次光疗组59例,每次双面蓝光照射6h,间隔6h后重复照射,疗程5d。单次光疗组53例,每天连续双面光疗12h,疗程5d。
在治疗开始前、治疗5d(即累计光疗时间均达60h)后分别抽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同时观察治疗期间皮疹、腹泻、青铜症、烦躁哭闹、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两组光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次光疗组t=21.83,P<0.01;单次光疗组t=22.32,P<0.01)。两组光疗前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8,P>0.05),但光疗后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P<0.01)。见表1。结果提示:分次光疗或单次光疗均能有效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其中分次光疗效果更好。
表1 分次光疗和单次光疗组光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比较(μmol/L,±s)
表1 分次光疗和单次光疗组光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比较(μmol/L,±s)
组别 n 光疗前 光疗后分次光疗组 59 322.4±41.4 162.2±31.0单次光疗组 53 326.9±39.9 196.2±22.7
分次光疗组常见的副作用(如皮疹、腹泻、青铜症、烦躁哭闹、发热等)发生率明显较单次光疗组低,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6,P<0.01)。见表2。
表2 分次光疗组和单次光疗组副作用的比较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由血型抗原免疫后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其根本病因是免疫性溶血反应,主要发生在“O”型血母亲所生的“A”型或“B”型血新生儿。其发病机制为母体受胎儿血型抗原刺激,产生的IgG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与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结合,引起新生儿红细胞溶血,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黄疸严重者甚至可以合并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由以上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可见,抑制溶血、快速有效的降低血液中间接胆红素的浓度,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治疗的关键。
目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IVIG)抑制溶血的作用已得到临床认可并广泛应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IVIG进入体内后,可阻断抗原抗体反应, 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对致敏红细胞的吞噬作用,阻断溶血过程,减少红细胞破坏,使胆红素产生减少[2]。
另一方面,怎样才能快速有效的降低血液中间接胆红素的浓度,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呢?光疗一直以来就是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首选治疗方法[3-4]。蓝光波长主峰为425~475nm,与胆红素吸收波长425~460nm相似。光疗可使皮肤表面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从胆汁或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
但光疗也有可能导致青铜症、皮疹、腹泻、发热、烦躁哭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据文献报道,光疗发热与光谱中含红外线导致产热过多有关。腹泻与光疗后胆红素异构体产生过多、肠道排泄时抑制了肠道乳酸酶活性有关。皮疹则与光过敏有关[5]。另外,光疗时间过长还可能引起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酶损害,使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导致溶血。还有学者认为光疗的长期潜在危险是损伤DNA,尤其是在光疗累积量超过72 h以上时[6]。
那么,如何光疗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产生的副作用最小呢?研究认为,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光疗和间断光疗的退黄效果相同,间断光疗可减少常见的光疗副作用[1]。因此,间断光疗在退黄治疗中已广泛应用。但在临床上间断光疗普遍是指每日进行单次6~12h光疗[7-8]。依据胆红素对光疗反应的代谢曲线,光疗的胆红素转化作用在光疗初始时间效果最好,有研究表明蓝光光照4~6h后的胆红素异构转化作用达到饱和[9]。如果采用每日两次短时光疗,是否更加科学、有效,并能够减少光疗带来的副作用呢?本研究对两种光疗方式退黄效果和副作用的观察结果表明,在每日相同光疗时间下,分次光疗较单次光疗退黄效果更好,常见的光疗副作用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01.
[2]杨冰若,黄本明.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疗效观察[J].新生儿科杂志,2000,15(4):174-175.
[3]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9-140.
[4]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71.
[5]张晨美,杜立中,王珏.应用蓝光发光二极管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6):323-326.
[6]周晓玉,徐英美,张小琼.光疗对新生儿彗星细胞频率影响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6):351-353.
[7]尚文,单若冰,薛爱丽.不同光疗时间及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08,23(4):293-294.
[8]甄琴,丁辉.间歇蓝光与持续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3):274-275.
[9]Gourley,-G-R Bilirubin metabolism and kernicterus. Adv-Pediatr[J].1997,44:17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