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加斯•略萨和拉美文学“爆炸”的代表作家

2011-05-30 01:42:38
译林 2011年1期
关键词:略萨爆炸拉美

归 溢

2010年10月7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拉美著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这让熟悉拉美文学的人们颇感欣慰。略萨的得奖并不出乎人们的预料,他被连续提名了很多年,终于在今年获得了早该属于他的殊荣。

略萨1936年3月28日生于秘鲁,1950年在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学习,1953年进入圣马科斯大学学习文学及法律。大学期间他曾做过电台播音员、记者、秘书、助教等等,这为他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1958年略萨在《法国杂志》举办的小说竞赛中获奖,并于同年获得马德里大学奖学金,赴西班牙学习。1959年前往法国,留学期间结识了许多拉美著名作家,这对他的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1969年略萨移居伦敦,任教于伦敦大学。略萨的创作体裁从小说、散文到各类时事评论不等,曾获首届罗慕洛•加列哥斯国际小说奖、西班牙文学批评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和塞万提斯奖等。

略萨的得奖让世界重新关注拉美文学,重新关注四十多年前发生在拉丁美洲这块神奇土地上的文学“爆炸”。正如略萨所说,被授予这项殊荣是诺贝尔文学奖“对拉美文学和西班牙语文学作品的承认”。考虑到 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已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因此,确切而言,略萨此次得奖是对拉美文学,尤其是对拉美文学“爆炸”代表作家们孜孜不倦努力的又一次认可。

20世纪60年代起,拉美作家们推出了一大批思想内容深刻、写作技巧独特的作品,拉美文坛尤其是长、短篇小说方面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这一现象被称为拉美文学“爆炸”。拉美文学界一致认为,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秘鲁的巴尔加斯•略萨、阿根廷的胡立奥•科塔萨尔和墨西哥的卡洛斯•富恩特斯等是文学拉美“爆炸”最杰出的代表此外,智利的何塞•多诺索、古巴的加布里埃拉•因方特和莱塞玛•利马、乌拉圭的胡安•卡洛斯•奥内蒂、巴拉圭的奥古斯托•罗亚•巴斯托斯、阿根廷的埃尔内斯托•萨瓦托等也被认为是文学“爆炸”的代表作家,本文由于篇幅有限,不涉及这些作家。。这些作家,除了科塔萨尔已过世,其他三位至今仍活跃在文坛。加西亚•马尔克斯于2006年宣布封笔,但还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而略萨及富恩特斯,在新的世纪里不断有新作问世,且每部新作都引起轰动。

说到略萨,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他“结构主义大师”的头衔,而提到拉美文学“爆炸”,中国读者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魔幻现实主义”,这两个名词的确是拉美文学值得关注的两个概念,但文学“爆炸”之所以让世界文坛所震惊,略萨之所以能在今年获奖,重要原因则在于略萨以及拉美文学“爆炸”代表作家们的历史、社会责任感,他们始终关注拉美这块土地的社会、政治、历史,并通过文学这一手段,运用“结构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等手法巧妙地反映和批判发生在拉美乃至世界上的问题。略萨屡次在不同场合表示,作家应当质问生活,他认为所有伟大的小说都是与真实世界相冲突的,“小说创作是对现实、对上帝的反叛……是为纠正、改变和消除现实世界(的不好现象)所作的努力,它虚构出一个现实来替代现实的缺陷。”Jorge Oviedo Rueda, El asesinato simbólico de la realidad en Mario Vargas Llosa, http://www.lahora.com.ec/cultural/24020321/paginas/cultura11.htm ,引用略萨的文章“García M~rquez: Historia de un deicidio”(1971, p. 85)中的话。

纵观略萨的创作,他的很多作品或反映拉美社会问题,或取材于拉美的历史、政治事件。他的成名作《城市与狗》(1963)以作者年少时在军事学校的生活为素材,描绘了军校里学生毫无尊严的生活。由于该小说映射当时整个秘鲁政治、社会存在的问题,曾“受到了引人注目的虐待,有一千册在军校的庭院中被当众焚烧。”巴尔加斯•略萨,孙家孟译,“五光十色的国家”(代序),《酒吧长谈》,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第9页。 略萨早期的另一重要代表作《酒吧长谈》(1969)以20世纪50年代秘鲁奥德利亚将军的独裁为背景进行创作。作者曾撰文说明该作品的创作初衷:“我是想在小说中描写带有奥德利亚八年统治特点的独裁政权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工作、爱情、梦想和志向所留下的影响。”同上,第 15页。小说《世界末日之战》(1981)的创作背景是1896年至1897年发生在巴西腹地的卡奴杜斯农民起义。虽然大量情节是虚构的,但是,作品中关于杀戮、疯狂的人性等主题却具有现实意义。发表于2000年的长篇小说《公羊的节日》通过一个家庭的遭遇来再现多米尼加共和国前独裁者特鲁希略对人民长达三十多年的 “精神”专制统治。小说题目引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俗语“他们杀死了小羊羔”,来暗指特鲁希略被杀的事件。

以上几部小说都花大量笔墨来对历史进行描写,对此,有评论指出:“略萨具有哲学、历史、人类学的深厚底蕴,对所描写的历史事件都了解得非常透彻,这表示他对历史进行了深刻的调查研究。由此也可看出,他是个多么严谨的作家。”Ricardo Moncada Esquivel,Vargas Llosa, entre el bien y el mal,Diario “El País” de Cali. Suplemento Gaceta: Domingo 19 de Septiembre de 1999.略萨曾就作品中涉及的独裁主题表示:“为什么拉美国家历史上出现过这么多独裁者……同时又诞生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家?”事实上,正是略萨和拉美其他优秀作家们用他们的笔揭露了拉美过去和现今社会存在的问题,让人们了解到很多被掩盖的事实。在特鲁希略统治时期,国外媒体、记者都被拒绝入境,其暴政只有通过文学才能被暴露于世。

略萨1990年参加过秘鲁总统竞选,失利后的他仍一如既往地关注政治、关注历史。有评论道:幸亏略萨没有竞选上总统,否则文坛就失去了一位优秀的作家。略萨自己也表示:若竞选上总统,他至少在五年里会停笔,这样,他的很多作品也将延迟出版,甚至不可能出版。

跨入21世纪,略萨的作品虽然放弃了对宏大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开始关注个体,但是不管是《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2003)(该小说以著名画家高更及其外祖母、社会活动家弗洛拉•特里斯坦的生活经历为创作蓝本)和《坏女孩恶作剧》(2006)(该小说被认为是一部爱情小说,同时作者称小说中有自己的影子),还是最新作品《凯尔特人的梦》(2010)都涉及了很多社会、政治事件。《凯尔特人的梦》以历史人物罗杰•凯赛门(Roger Casement,1864—1916)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加上文学的虚构创作而成。罗杰是爱尔兰人,曾先后在欧洲、非洲和南美生活过,他的经历丰富而传奇,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据略萨介绍,凯赛门在年轻时代拒绝帝国和殖民主义,后来他又将这些视为现代化、民主化、西方化的工具;在担任英国驻刚果领事时,他斗争多年,揭露刚果人民的悲剧;在秘鲁任职期间,他走遍秘鲁很多地方,了解那里的文化和人民的生活……略萨通过文学之笔把凯赛门在不同生活阶段扮演的不同角色刻画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殖民、民族的超越国界的理解。这次,七十多岁的作者将创作题材超越了拉美的领域,把视角转向了英国,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仍是支撑他创作的动力,他关注的既有拉美,又有非洲乃至其他地域的历史和人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略萨的诸多作品均关涉历史、政治这些沉重的话题,但由于其作品结构的新颖独特,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感到作品沉闷,而是一次次为他作品精妙的结构和布局所折服。

拉美文学“爆炸”的很多优秀作家和略萨一样都一直在关注着拉美的历史、政治、社会问题,关注拉美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及其作品始终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不曾远去。卡洛┧•富恩特斯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多年来,他和略萨都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如今,虽然富恩特斯还没有获奖,但略萨的得奖也可被看作是对同为拉美作家的他的肯定。

卡洛斯•富恩特斯1950年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法律系,后开始外交官生涯,业余进行文学创作。他在20世纪60年代就声名鹊起,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辉煌创作后,这位与略萨齐名的文学“爆炸”代表作家仍笔耕不辍。他扎根于墨西哥的历史,把墨西哥乃至拉美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特质渗透在作品中,通过不拘一格的写作手法,来书写墨西哥、拉美乃至人类的历史。1958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最明净的地区》问世,被拉丁美洲文学评论界认为拉开了拉美文学“爆炸”的序幕。该小说批判性地揭露了墨西哥革命的复杂性和隐藏的弊端。1962年发表的另一部小说《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在拉美甚至世界文坛引起了更大的轰动。这部以墨西哥革命为背景的小说被称为是一部“最为全面、最为完美、成就最为显著的小说”。 小说用第一、二、三人称相互交替,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巧妙结合的手法,多角度地塑造墨西哥革命时期的一个通过投机敛财的大富豪的形象。之后,他的作品连连问世,各种奖项接踵而至。如短篇小说集《橘橙树》(1993)折射出的是墨西哥民族对生死、时间和人性的独特理解。该小说集由五个故事组成:“两岸”根据西班牙将领埃尔南•科尔特斯(1485—1547)征服美洲的史实创作而成;“两个马丁”的主人公为科尔特斯分别与西班牙妻子和拉美情妇所生的儿子,他们被认为是拉美第一批“克里奥约”人(即拉丁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或黑人)和“美斯蒂索”人(即拉丁美洲的印欧混血人)的代表,因此,作品中他们的对话象征着这两批特殊人群的交流与对峙……199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和劳拉•迪亚斯一起的岁月》叙述了主人公劳拉一生的经历,其背景是20世纪的墨西哥社会,评论界称该小说犹如反映20世纪墨西哥的一幅长长的壁画。

富恩特斯在新世纪的几部作品多以反映和揭露当今墨西哥乃至拉美的社会问题为创作主旨。2003年他的政治题材小说《鹰之椅》问世,小说把视角延伸到了2020年。作品虽然以预言的方式描绘了几十年后的墨西哥社会,但其中关于令人寒心的权力之争和政治腐败的描写让人联想到墨西哥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在谈到该小说的创作时,这位墨西哥作家说:“不管是美国的政治,还是墨西哥、阿根廷、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政治,都有它的‘地下室,我就在描写墨西哥政治的‘地下室。我们都知道有那样的地下室存在,我们也知道政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阴谋和谎言所操纵的。这是政治的一部分。我们多么希望政治代表了那些社会精英们的英明决策!但是事实并非这样。我在小说中反映的就是这阴暗的一面。”在谈到创作此小说的灵感时,他说:“是克林顿总统提醒了我。当我刚开始写这部小说时,我把它构思成一部革命制宪党年代的小说,涉及的问题有诸如总统选举、总统接班人之类。但是在墨西哥突然发生了一个变化:出现了一次民主制度的变更指2000年,墨西哥执政七十多年的革命制宪党在大选中失败,民主产生了新总统。。那时我就想,我可怜的小说该如何继续写下去呢?这时,正好克林顿问我为什么在墨西哥没有副总统。我回答说:‘在19世纪时有过副总统,但是他一心想搞政变把总统赶下台。从那时起,副总统的职位就被取消了。他又问:‘那如果墨西哥的某个总统在战争中死了,墨西哥将怎么办?于是,我找到了这部小说的主题。”玛利亚•路易莎•布兰科,“卡洛斯•富恩特斯访谈录”,归溢译,《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一期,第105页。

2008年,年届八十的富恩特斯推出了新作《意愿和财富》。故事的发生地为墨西哥首都,小说描写两个一起长大的孤儿由于性格和理想不同,长大后分别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获得了很高的地位。生活的偶然和必然让他们相遇、斗争甚至互相残杀。小说对于墨西哥政坛的黑暗和腐败的影射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009年出版的《伊甸园的亚当》反映当今墨西哥的贩毒和腐败问题,“其揭露问题的尖锐程度前所未有”EFE:Carlos Fuentes, cronista del narco en nueva novela,http://www.eluniversal.com.mx/notas/624814.html.。

优秀的作家都肩负着强烈的社会责任。与略萨把改造社会的梦想寄托在文学创作中一样,富恩特斯也表示:“……文学是有力量的。拉丁美洲的经济和政治可能会出现很严重的断层,但是文化的传承是不会有断层的,我们在这方面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我们曾经创作过伟大的文学和优秀的画作。而现在,我们更拥有出色的电影和杰出的建筑。政治是不完整的,容易分裂,但是文化不同。如果我们能把我们文化的这一优点移植到拉美的经济和政治中去,我们将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因为我们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一点。”同②,第107页。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马尔克斯,他的创作主题也是紧紧围绕拉美这块土地,除《百年孤独》外,他早期的作品《枯枝败叶》(1955)、《上校无人来信》(1961)、《家长的没落》(1975)都致力于反映拉美的独裁等社会问题。他在2004年发表的最新小说《苦妓回忆录》被评论界认为从侧面揭示了拉美的妓女问题以及女性在拉美社会的低等地位等问题。

略萨的获奖的确是实至名归,而拉美文学“爆炸”的其他代表作家们以其强烈的历史、社会责任感为世界文坛所作的贡献,也值得在这一刻与略萨一起重新获得世界的喝彩。

(归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外语系西班牙语专业讲师,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哲学与文学系在读博士,邮编:210089)

猜你喜欢
略萨爆炸拉美
走进拉美
学生天地(2017年11期)2017-05-17 05:50:57
拉美,热情奔放的神奇之地
学生天地(2017年11期)2017-05-17 05:50:57
一起35kV电容器组避雷器爆炸事故故障分析
三星“爆炸”原因成谜,谣言四起
环球时报(2016-10-18)2016-10-18 06:35:53
燃气泄漏事故发生原因及处理对策
还原一个真实的略萨
读者(2011年2期)2011-02-11 11:51:25
还原一个真实的略萨
40年记忆情归诺奖
博客天下(2010年20期)2010-09-20 03:13:42
诺贝尔文学大师不伦之恋揽动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