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故乡橡树园印象

2011-05-30 10:48杨仁敬
译林 2011年5期
关键词:橡树海明威

杨仁敬

今年7月2日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日。我不禁想起1994年冬天走访海明威故乡橡树园时的情景。它曾给我留下深深的记忆,如今浮上脑际,更倍感亲切。

我多次去过美国,每次都想抽空去海明威的故乡橡树园走走,却总是来去匆匆,找不到机会。1993年我考取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重返哈佛大学呆了一个学期。我的两位导师之一哈里•列文教授建议我去南方呆些日子,一定会有新感觉。我接受了他的建议,第二学期去了杜克大学,受到著名学者詹姆逊教授、兰特里基亚教授和菲什教授等人的热烈欢迎。我感到很高兴。

更令我高兴的是遇到了一位来自橡树园的室友彼德。他是英文系硕士生。有一次,我请他吃便饭。他告诉我,他来自海明威的故乡橡树园。他妈妈就在橡树园河林高中教书。我说太好了!我正想去橡树园访问。过了一周,彼德对我说,他爸妈非常欢迎我去访问,给我当向导。我立即记下他爸妈的姓名、住址和电话。我感到橡树园之行可以落实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不久,学校放假,我回到儿子杨钟宁在印第安波利斯大学里的住处。那里离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不远。他正在忙于做实验,撰写博士学论文。我也致力于尽快完成一本研究生教材,一直挤不出时间去走访橡树园。到了冬天放寒假,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我儿子便开车送我和老伴许宝嫦向海明威的故乡橡树园出发。事先,我们与彼德的父母联系好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终于到达橡树园小镇入口处。远远地,我们看到一辆白色小轿车停在路边,可能是彼德父母的车子。我们的车子缓缓地靠近它停下。果然是彼德的母亲艾琳娜老师。我们相互热烈握手问候。过了一会儿,我们的小车便跟着她的车徐徐地开进橡树园,参观了海明威诞生地、橡树园河林高中和海明威博物馆,圆了我多年的梦。

一、 海明威诞生地:一幅惹争议的“孪生姐妹”照片

橡树园小镇位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西南郊八英里处。原先它叫茨赛罗镇。早年,当地政府想将它并入芝加哥市,居民投票反对,后来独立成镇。镇上美丽而幽静,马路两旁大都是英国式的建筑。交通方便,有多路电车通往芝加哥。许多商人和律师白天去芝加哥上班,晚上回橡树园家里。海明威小时候,他母亲常常带他上芝加哥看文艺演出或参观博物馆。当时家长对子女管教严格,年轻人十八岁前不能买烟酒或玩台球,不能开车出小镇一步,晚上青少年不许单独外出。政治上,橡树园人崇拜老总统西尔多•罗斯福,追随共和党。许多老人参加过国内战争,橡树园人以此为荣。当地教会常派人去非洲传教,与外界多交往。海明威的叔叔威拉比曾来我国山西省行医传教,回国后常给青少年讲些神秘的东方故事。橡树园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每年都举办很多赛事,为青年人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海明威诞生地是一栋维多利亚式的三层小楼,坐落在橡树园北路439号(现改为339号)。欧尼斯特•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诞生在这里。他父亲克拉伦斯•海明威是镇上有名的医生。母亲格拉斯•霍尔教邻居小朋友音乐。老医生夫妇有六个孩子,两男四女。海明威排行第二。海明威祖父安森和外祖父霍尔都参加过南方战争立了功。他们常给小海明威讲打仗的故事,他听得很入迷。克拉伦斯从小教他捕鱼、打猎、做动物标本;格拉斯则教他唱歌和拉大提琴。欧尼斯特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科学和艺术方面全面发展。

海明威诞生地始建于1890年,几十年来换了几个主人。1989年,橡树园镇商界人士捐款将它赎回,重新装修,将原来的二层楼扩为三层,增建了走廊。1993年秋天辟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博物馆,对外开放。海明威诞生的房间在二楼,也供游客参观。屋里有大床、衣柜和桌椅,墙上挂着一些照片。一楼也有许多照片和文字说明,但实物有待充实。一位女讲解员说,房子刚赎回装修不久,有些原是海明威家人的家具和用品佚散了,要花些时间才能慢慢地回收。不过,海明威的亲属很支持,他们陆续寄回一些很有意义的物品。

墙上有一幅放大的照片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孪生姐妹照”。海明威小时候长得很像姐姐马士琳,他妈妈突发奇想:给他穿一身女儿装。春天时,姐弟二人经常穿一样的粉红色花连衣裙,留着长头发,戴着同样的花宽边帽,宛如一对“孪生姐妹”。妈妈越看,心里越高兴,便拿起照相机,给他们在室内外拍了许多照片,流传至今。从照片上看,三岁前的海明威的确像个女孩,跟他姐姐长得一样高。让人家误以为他们是一对“双胞胎”。他母亲要求他俩心里要有“孪生姐妹”的感觉,安排他俩晚上睡同一张床,白天玩同样的娃娃。一对“双胞胎”就这样在邻居中传开了。

没料到,这幅照片竟使一些美国学者将它与海明威的“男子女性问题”扯上了。他们认为这个问题与海明威母亲早年对他的特殊关照有关。他母亲个性强,事事爱做主,父亲则忍让迁就,所以海明威从小脾气温顺,像个女孩,成年后在文学创作中往往出现内心困惑,铸成“男子女性化之伤”。这个问题曾引起学界之争,至今没有平息。

笔者记起这个问题,便问一位五十多岁的女讲解员:“为什么海明威幼年时与他姐姐穿一样的连衣裙?”

“这在当时橡树园居民中是很普遍的。”她答道。言外之意,那并不是海明威母亲的独创。

她的回答使我感到:有些学者将这幅照片当成影响海明威毕生创作的心结,理由是不够充分的。没料到,这成了我参观海明威诞生地的意外收获。

艾琳娜老师看到我开心的样子,高兴地笑了。

海明威小时候曾住过几个地方。1905年至1906年他家建新房时曾暂时租房,住在丛林北路161号。后来搬进肯尼华思北路600号新房。那是他母亲格拉斯和建筑师菲德尔克一起设计的。海明威住在三楼中间的卧室。他父亲有个办公室和检验室。小楼北边有个音乐室,供格拉斯给邻居小朋友上音乐课,海明威有时候到那里练拳击。1928年他父亲自杀后,海明威曾责怪过母亲。1963年,他母亲就把房子卖了,搬到邻近的河林区去住。现在,这栋房子属私人拥有,但仍对外开放。

二、 橡树园河林高中:一间“闪亮”的教室

橡树园河林高中是小镇上最好的公立学校,至今仍保持着它的荣誉。学校设备好,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优。许多毕业生考入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名牌大学。橡树园人对此感到自豪。

作为该校一名老教师,艾琳娜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刚进校门,她就滔滔不绝地给我们做了介绍。

橡树园河林高中在离博物馆东部四个街区的地方,即斯各维尔北路201号。它的主楼是一栋维多利亚式的四层大楼,一排排拱顶大窗将大楼点缀得格外引人注目。楼前是一片茂盛的雪松。主楼上有两间不平凡的教室,一间叫牛津室,如今改为海明威室,另一间称为古典室,墙上刻着拉丁文的名称。两间教室年久失修,经过橡树园基金会的资助已修缮一新,还装上电梯,方便游客参观。

海明威教室在主楼三楼。我们顺利地乘电梯上去,只见这间教室的门敞开着,里面大约放了三十二张单人课桌。海明威初中毕业后,与马士琳姐姐一起升入河林高中,从1913年呆到了1917年。他上过课的教室今天仍在使用。但人们并没忘记他。他坐过的课桌上放着一块普通的白色牌子,牌上写着几个黑字“Ernest Hemingway”(欧内斯特•海明威),班上的同学轮流坐,以此让他们记住海明威勤奋好学的精神。

学校保持对外开放,但事先要与校方约定参观时间。芝加哥地区的中小学生常常利用节假日或周末来集体参观,个人游客也络绎不绝。每个游客走进海明威教室,总要在海明威座位上坐一坐,表达对这位硬汉名作家的敬意和怀念,追寻他在这平凡的教室里茁壮成长的足迹。我也在他的座位上坐了好久,浮想联翩……

艾琳娜说,学校常常利用海明威在校时的表现来教育学生,每年7月在海明威诞生或逝世的纪念日子举办晚会,组织学生朗诵他的作品,表演他小说的片段,促进学生对他的了解,鼓励他们向海明威学习。这些活动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在河林高中时,海明威是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课堂上,他认真学习,成绩优秀。课堂外,他热心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他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对阅读和写作情有独钟,喜欢背诵名诗。初中时,他成了校刊《书板》的记者编辑。到了高中,又当上校文艺刊物《秋千》的编辑,发表了许多报道、故事和诗歌,被称为“小拉德纳”。他加入学生步行俱乐部,一天步行三十英里,第二天又走了二十五英里,坚持长距离耐力训练。他是校足球队主力队员,水球队队长和步枪俱乐部的射击健将,十六岁时又学会了拳击。他奋发上进,刻苦努力,严于律己,爱与别人竞争。这使他在橡树园的文化氛围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激发了他对文学的不懈追求,增强了他力争最佳的进取精神。

光阴荏苒,几十年过去了,海明威教室依然闪亮如初,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青少年。那平凡的课桌仿佛成了他们心中的海明威硬汉形象,永远激励着他们勇于战胜困难,成为生活中的佼佼者。

三、 海明威博物馆:一个奋进的青年形象

温煦的阳光夹杂着几分寒意。艾琳娜老师领着我们到了海明威博物馆。

海明威博物馆坐落在橡树园艺术中心里。这座大楼原先是个教室,大门口竖着六根大圆柱,具有古希腊建筑的庄严气派。我们进了大门,迎面见到大厅里恰好在举办“海明威在橡树园的年代”展览会,屋里四壁挂满了许多照片,桌上陈列了不少珍贵的实物,包括海明威少年时的日记、手工制品和信件,特别是有一封他在意大利的初恋对象阿格尼斯•裴•库罗斯基护士的信。海明威在一次大战时在意大利负伤,曾住过米兰医院,她在那里护理过他。两人彼此萌生了爱慕之情。后来她返回纽约,给海明威来信表示中断他俩的关系。她最后嫁给一名意大利军官。她的信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兴趣。

我们拐了个弯,坐进一间录像室。室里有许多录像带和录音带。大屏幕前有几排座椅。我们在前排座位坐下,观看了六分钟的录像,内容是“海明威的高中岁月”。这恰好与河林高中的实地访问结合起来,使我们对青年海明威的成长有了完整的印象。

海明威在橡树园度过了难忘的日子。从橡树园河林高中毕业后,他婉言谢绝了父母要他升入大学的建议,到堪萨斯《星》报当了七个月的见习记者。后来经朋友的帮助,他通过了体检,志愿到意大利当红十字会医疗队司机。有一天,他到了一次大战前线,不幸被奥匈军队的迫击炮弹炸伤,身上中了二百七十多块弹片,鲜血直淌。他忍着剧烈疼痛背着一名受伤的战友爬行到救护站。他被送往米兰医院手术治疗,后来经纽约返回橡树园家中疗伤。橡树园人知道后把他奉为英雄。河林高中特邀他给全校师生做报告,《秋千》以头条新闻加以报道,并在会前刊登了颂词,配上《橡树园之歌》的曲调,让同学们在报告会上演唱,欢迎海明威。歌词是这样写的:

海明威,我们欢呼你这位胜利者

海明威,你打赢了这一仗

海明威,你高举了战旗

为我们祖国,你获得了荣誉

海明威,我们欢呼你这位先锋

你的事迹处处显示了你的英勇

海明威,海明威,你胜利了

海明威!

看完录像后,我沉浸在无限遐想中。经儿子钟宁提醒,我转身去看了一大本录音带目录。一位女讲解员走过来,笑嘻嘻地介绍说:这里面有几盘海明威朗诵自己作品的带子,特别受欢迎。每逢周末,河林高中常常有学生来借听,游客也很喜爱。他们总是应接不暇,忙不过来。

承蒙她的好意,我顺手挑了一盘带子,坐在录音机旁放了起来。听到海明威在朗诵《老人与海》开篇的一段,我感到很亲切,仿佛海明威的硬汉形象又浮现在眼前。

按照博物馆的规定:除了门票以外,看录像和借放录音都是免费的。门票是:成人3美元,老人和学生2美元。如果博物馆和诞生地连票更优惠:成人5美元,老人和学生3.5美元。两处开放时间是:星期二至星期天。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星期一闭馆休息。

末了,我们走进博物馆里附设的一家书店。店里书架上、柜台上摆了许多海明威的作品。从学生喜欢的平装本到档次较高的挂袋本都有,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我发现有一本《海明威在橡树园高中:海明威高中作品集(1916—1917)》,正是我在书城波士顿没找到的,立即掏钱买了一本。书里收集了海明威发表于校学生报《书板》的文章八篇和刊于校文学报刊《秋千》的文章十七篇,共四十五篇,近一万五千字。这些文章,除了短篇小说以外,还有新闻报道、体育报道、特写、诗歌和评论,题材丰富多样,文笔生动活泼。这对一位高中生来说是很不寻常的。它们引起了游客们的极大兴趣。许多专家、学者读了这些文章后指出:“海明威风格”在这些作品里已明显表露出来。

橡树园是海明威茁壮成长的摇篮。海明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下,愉快地步上人生之路。诚如著名海明威专家多克尔•雷诺兹所说的:“海明威最大的幸运在于出生和成长在橡树园。他在那里接受了当时最好的严格而富有挑战性的教育。在橡树园河林高中,他有幸得到多位优秀教师的帮助。他们培养他初露的才华,支持他超越一般同学。”

橡树园博物馆生动地为游客展示了海明威在橡树园奋发向上的青年形象。它使人们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离开博物馆时,艾琳娜老师说,还有几个地方值得参观,比如海明威当年爱去的橡树园公共图书馆、橡树园和河林战争纪念馆、海明威就读过的福尔默斯小学和海明威暂住屋等。眼看太阳西斜了,我们还得赶路,只好婉言谢绝她的好意,留待下一次再访问。

艾琳娜老师开车送我们到镇口,热情地和我们一一握手告别。我深深地感谢她的好客和陪同后,便踏上回家的路。一路上,我思潮澎湃,深感橡树园抚育了海明威。海明威如今成了橡树园一张闪亮的名片。橡树园处处在开拓海明威文化。昔日橡树园的海明威,如今成了海明威的橡树园。它吸引着天下无数的访问者。

猜你喜欢
橡树海明威
Don't worry
橡树王国大挑战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名言
看不见的橡树
海明威:《雨中的猫》
重温海明威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做橡树不做小草
读《橡树上的逃亡》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