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家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1-05-25 08:58:06葛绪君
中国林业教育 2011年3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家具能力

葛绪君

(伊春职业学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

提高“家具设计与工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是课程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问题,笔者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家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做法阐述如下。

一、逐步形成一套高效、适用的能力培养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改革和优化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了一套高效、适用的能力培养体系,见表1。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教学围绕创新的3个层次来进行探索和改革: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重新组织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改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由“填鸭式”向“启发式”和“协作参与式”转变,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家具设计与工艺”课程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并强化家具设计制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性课程,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和未来的就业、前途息息相关,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积极地、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在“家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中,笔者曾尝试采用对比教学、分析临摹教学、收集分析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式,尤其是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实战性的企业案例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能力培养是主线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注重介绍家具设计、生产方面的最新知识,使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家具的发展趋势,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2]。同时,主动引导学生对本行业一些较前沿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家具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一些较前沿问题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具设计与开发的一般程序,以便于学生毕业后参与实际的家具设计与开发项目工作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能够较快地进入角色。此外,积极尝试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注重对学生工作思路、方法、难点等方面的传授,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驾驭问题的能力。例如,采用实例分析的方式,通过对经典的家具设计作品从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的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其构思,从而提高学生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家具、判断家具的优劣。同时,结合人体工程学、材料学、造型结构设计的知识,有目地引导学生分析家具卖场和日常生活中的家具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角度来判断这些家具设计的好坏,并让学生对设计不良的家具进行改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家具设计的认知程度及设计能力。此外,让学生运用现有的一切手段和途径,收集某一类家具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这类家具设计的要点、优点、尚需改进的地方,分析当今家具设计在造型、材料、工艺、色彩上的流行趋势,并要求学生以PPT形式进行演示,教师当堂评分。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二)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的本质是创造,对家具设计人才来说,一定的技能必不可少,而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更为重要[3]。因此,现代家具设计教学过程中,应以开拓学生思路和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为重心。例如,在教学中讲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加强直观教学,增加设计环节,多让学生看各种风格的家具图片、各种连接件等,使直观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此外,教师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构思创新,提出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并在习题课中予以展示,引导学生发现优势、寻找差距,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就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资料的示范作用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也把知识的传授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统一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表1 “家具设计与工艺”课程能力培养体系

课堂上采用“讲—练—操—讲”四段式教学方法[4],即努力实现教学、练习、操作、总结4个环节的无缝结合。教学中还采用“活动式”“启发式”“探究式”和“分层式”等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安排大量的尝试性、探索性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为了加强学生必要的感性认识,课堂教学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转为引导开放式教学。教学中安排大量的实践性、操作性课题,或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的课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项目实施,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家具中不同材料的质感、色彩、尺度等的细微差别[5],仅靠讲解很难表达清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各种造型要素对家具风格的影响,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基础理论知识。为此,在家具设计课的教学中,采用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大量运用投影仪、录像、幻灯等现代化媒体,配合课堂理论教学,使知识更易于理解,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家具如同其他产品一样,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来制定设计方案,然后进行结构设计和零部件设计和生产。目前,家具在市场上更新换代较快,市场竞争日渐加剧,新产品开发要求周期短、品种多、质量高、功能优良、造型新颖、设计成功率高。加上加工设备更新和各种人造板及新颖装饰材料的日益增多,传统的凭经验类比、用图板和手册的设计方法很难满足上述要求。而家具CAD的特点是设计及绘图速度快、精度高、便于推广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可成倍地缩短家具设计周期和减少设计费用,得到图面整洁、图形正确的高质量设计图。为此,学校和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掌握CAD、3DS Max和Photoshop技术,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

(四)引进实战性的企业案例教学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发现,课程教学因缺乏来自于企业的案例而缺乏针对性和创新[6]。针对这种情况,对课程设计进行了整合,将课程设计教学整合为来自企业实战性的案例教学、学生训练和学生结合个案实例进行创意设计3个部分。在课程设计中强调结合个案实例进行设计的原则,加强对个案的指导,启发学生的灵感,指导学生设计。同时,强化学生利用AutoCAD计算机辅助平台进行家具的辅助设计。例如,在课程设计中尝试采用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来自企业的实例,模拟企业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整个工作流程,通过学生上机实际操作厨房家具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掌握利用AutoCAD计算机辅助平台进行家具的辅助设计,为学生以后参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家具课程设计,使学生复习以前学习的制图知识,加深理解制图方面的国家标准,养成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规范制图的习惯;初步熟悉理论课中讲授的家具材料和配件在家具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掌握家具设计中局部结构采用的形式及具体应用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特定企业案例的互动式交流,加深了彼此对知识的理解,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和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生亲自到实践中去接触企业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及时了解本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知识,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具设计与工艺”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注重课程的应用性,突出课程设计,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弱化理论教学,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考核方法。

(一)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吸收

家具设计作为一门专业课,与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此,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结合理论教学,带领学生到家具市场和生产企业去参观实习,并与生产者或经营者联系,使学生分期分批利用业余时间去进行实践性锻炼,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组织学生到家具生产厂家参观实习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参观内容包括设计部门、模具部门、生产线等。可由每个部门、每道工序中富有经验的设计师、师傅作指导,并作操作演示等,学生通过现场提问来解决疑问。这种直接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去学习的方式,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提高消化、吸收复杂的家具结构理论知识的能力。具体做法为:布置家具课题设计作业,并将其作为此次活动的最终成绩考评依据,将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一个目标的课题设计,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被安排在设计部门、模具部门、生产线等,每周由小组长定期组织周会,作学习总结,并对课题设计作业新进展作一次阶段性汇报。分配到设计部门的学生与设计人员一起参与设计,着重在手绘设计上参与创意,在上机设计工作中参与家具工作图制作;在模具部门的学生,主要学习三维图形转化为数字化模具设计工艺和不同材料的模具设计工艺;在生产线部门,学生可着重学习生产线中重要工序的设备及加工工艺。最后,用跟踪家具设计工序整个流程的方式来完成家具课题实物作品,可用1∶1的比例或缩小相应比例来完成作品。

(二)加强设计训练,注重能力培养

家具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单一的传统传授式教学模式,留出一定的学时增加学生的设计练习,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即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设定一些设计作业题目,或鼓励学生自己挖掘感兴趣的题目,综合课堂、实习中掌握的知识,设计出满意的作品。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要尽量将设计作业实务化,以提高作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把设计作业与设计赛事紧密结合,让学生按设计比赛的要求来进行作业准备;二是与企业联系,让企业提出设计任务,将企业的设计任务作为学生的设计作业。另一方面,就是注重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可以自立课题,或与企业合作,鼓励学生到社会上去进行市场调研,查阅资料,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并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最终设计出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使设计技能得以提高。

(三)注重对学生的指导

为了收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①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体现个性,注重对学生工作思路、方法的指导,主动引导学生对本行业一些较前沿的问题进行探讨。

②邀请企业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③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家具行业前景的了解,使他们认识到家具行业中充满机会。教师要结合本行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以便学生能够及时做好准备,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④通过实习等途径,让学生有机会和企业设计人员、工艺人员一起参与企业正在进行的产品设计与开发,使学生了解家具设计的完整程序和流程,为自己的课程设计打好基础。

⑤在学生设计过程中,指导和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及其他途径获取资料为自己设计服务的意识。

⑥指导学生从实践中汲取设计灵感。设计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由无数次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而产生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7],多观察人们对家具的使用状况。注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家具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需求,把这种需求转化为设计的任务,从而提高家具设计的人性化水平。督促学生勤作笔记,及时把自己的构思记录在纸上,便于进一步修改提高,培养良好的设计习惯。

(四)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考核方法

突出对学生职业专项能力和职业专业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核,将考核内容细分为:创意设计作业、结构设计作业、调查报告、实习报告、练习作业、课程设计作业、参赛作品、设计作品等。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应注意从课堂案例讨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动手能力、创意能力等多个角度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记录,然后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

在“家具设计与工艺”课程中,我们既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深入企业体验家具生产的整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家具教学必须面对市场,面对学生,要适应于学生职业专项能力和职业专业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1]孙亮,刘晓红,王永广.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葛绪君.家具设计、材料与工艺[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

[3]付文涛.家具设计课程有效性教学探议[J].装饰,2008(2):100-101.

[4]刘舸,刘子川,马英.应用型本科“家具CAD/CAM”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4):70-71.

[5]吴珊.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9(2):24-26.

[6]葛绪君.突破高职办学的瓶颈 特色专业特色办学——关于校内实训基地市场化运作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6(18):19-20.

[7]闵丽红.如何提高家具设计课的授课效果[J].广西轻工业,2008(4):114-115.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家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40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现代装饰(2018年12期)2018-12-29 13:03:36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3
抄能力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