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影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 301900
早产儿较足月儿吸吮和吞咽能力低下,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肠动力差,胃肠激素水平低,经口喂养困难,胎粪排出延迟,很容易出现胃肠不耐受,采用合适的喂养方法,尽早摆脱静脉营养,对提高存活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予营养性吸吮干预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2010年 12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入院标准:(1)胎龄30~37周活产儿;(2)无消化道畸形;(3)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未使用胃肠动力药〕共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 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胎龄(32.0±2.1)周,平均年龄(2.1±1.2)h,平均出生体重(1.6±0.42)kg;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 26例,平均胎龄(32.2±2.3)周,平均年龄(2.2±1.0)h,平均出生体重(1.61±0.39)kg。两组平均胎龄、年龄和出生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干预组微量喂养前予非营养性吸吮,即每次吸吮无孔橡皮奶头10min,1次/3h,对照组除微量喂养外不予非营养性吸吮,两组均予静脉营养方法大致相同,第1天予5%~10%葡萄糖,第 2天加复方氨基酸首次是0.5g/kg,每天增加0.5g/kg直至3g/kg,第3天加脂肪乳,首次0.5g/kg,直至 3g/kg,液体总量第 1天 60~80m l/kg,每天增加25m l/kg,直至每天 150m l/kg。
1.3 观察指标 喂养不耐受表现:(1)频繁呕吐;(2)腹胀;(3)胃潴留;(4)胃内有咖啡样物;(5)排便不畅。
结果显示观察组腹胀、呕吐、胃潴留、胃内咖啡样物、排便不畅发生率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早产儿生长发育与生后早期营养密切相关,而在生后要保持或接近宫内生长速度,其胃肠道负担相对较高,常出现喂养不耐受,而长期禁食及静脉营养不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成熟,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探索改变这一状况的方法,非营养性吸吮刺激了口腔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兴奋迷走神经,增加迷走神经活性进而促进胃容受性扩张,提高胃收缩力,加快胃排空同时可使胃泌素,胃动素和血清胰岛素升高,其中胃泌素和胃动素刺激胃肠蠕动,并能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和胰酶等溶化酶分泌,有助于早产儿对母乳或配方奶的消化吸收或减少其胃肠营养的不耐受,血清胰岛素能调节葡萄糖代谢促进营养物质的储存,故非营养性吸吮能促进早产儿胃泌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胃肠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提高胃肠营养的耐受性,使早产儿的体重能快速增长和进奶量较快增加,有利于早产儿更快的从静脉的营养和胃管喂养过渡到经口喂养,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尽早与母亲团聚,建立母乳喂养,因此非营养性吸吮是早产儿口饲过程中一种有益的辅助喂养方法,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表1 干预组和对照组喂养不耐受表现现喂
[1] 林名勤,江少虎,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清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2):86-88.
[2] 杨波,徐心坦,李刚.部分胃肠外营养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8):74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