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庸国 咸宁卫生学校基础学科,湖北省咸宁市 437100
课程综合化始于19世纪末,由德国教育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克·赫尔巴特提出,要求围绕主题将分离的学科领域联系起来[1]。课程综合化就是强调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一致性,避免过早的、过分的强调各学科的区别与间限,从而防止各学科之间相互重复、彼此孤立和隔离状态的一种设计思想与原则。现行的学科划分将各个学科类属于各自的教研室,分别由各专业老师讲解。这样明显地将知识进行肢解,破坏了知识的整体性,容易使各个学科走向封闭。学科的过细划分,割裂了不同学科间原本紧密的知识体系,达不到系统的、宏观的、整体的认识高度[2]。
课程综合化打破了学科间知识的人为分割,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和编排,使各个相对分散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系统的、相互联系的衔接,是对学科分化的超越。在职教课程改革实践中,课程综合化已涉及教学计划开发、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教学活动3个层面[3]。本文就教学活动方面体现和完善课程综合化,最终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一线教师探讨的问题。
“医学形态学”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寄生虫等内容。本文所提到的“医学形态学”由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四门课程组合而成,设计形成“分离整合、协调一致”的思路。“分离整合”是将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的理论内容按“系统为框架,器官为中心”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医学形态学”这门课程。整合原则遵循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与科学性、可操作性等要求。“协调一致”是指保持“医学形态学”各学科之间的整体性、系统性,但又相互紧密联系的特点。“医学形态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形态学基本理论框架、部分重要器官的正常结构、各系统、重要脏器的肉眼及镜下的正常、异常(病理)形态学特点以及常规病理学技术、整合的综合性实验及部分创新性实验等内容。编写独立的“医学形态学”课程,将平时相对独立的四门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体现了知识的“实用、够用”原则,规避了职业教育学制短、课程多、课时少的矛盾。同时教师们在实验课教学中也编写了《医学形态学实验教材》[4]。
2.1 教学内容的综合 医学形态学整合了四门基础医学的关键课程,四门课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以“系统为框架、器官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很好地将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以“系统为框架”使知识进行跨学科的板块式(或称拼盘式)拼接,将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梳理,便于开展综合性学习(即各学科领域相互联系的学习),“以器官为中心”可以将有关知识从形态、结构、发生形成、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一条龙式的讲述,从正常结构到病理变化一目了然。学生易懂,老师好讲。摒弃了原来知识点的人为分割和重复。
2.2 教学人员的综合 职业教育的师资有限,往往一个老师要从事业务之外的很多行政工作,一门课程可调配的老师并不多见,所以要求老师应当是全科老师,即一名老师应可讲述2~3门相关课程。这对职业教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对基础学科的老师进行重新编排与业务学习,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更是提出了相对苛刻的业务要求。
通过这一年的加强学习,我科现有4、5名老师已可担当课程综合化这一要求,成为一名全科老师,他们是实行课程综合化的主力军。对实验室从业人员也要像对专职老师一样的进行重新编制与业务培训。同时年资高、业务精的老师对中、青年教师就相关的知识进行传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2.3 教学组织的综合 课程综合化之前,一名老师只负责一门课程,综合化之后一名老师要讲一门综合化课程,但涉及的内容有4~5门课程。而且从一开始直至结束,实行“一竿子到底”[5]的教学。这样便于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对学生适应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益。老师实行“一竿子到底”的教学也有利于对老师的督导、评定和授课的连续性。同时对老师熟悉学生、实时调整教学方法、加强老师对学生测评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2.4 教学器具的综合 整合基础学科的实验室。将解剖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四个实验室整合为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将教学标本按“系统为框架器官为中心”的要求进行重新归类和摆放,设立多媒体演示室、标本陈列室、切片陈列室、影像资料室等场所。对实验室的管理与开放也要进行综合化。
2.5 组织管理的综合 有的学校将医学形态学的四门课程任课老师分别划归于不同的教研室管理,而实验室从业人员又划归实验室管理中心管理。这对组织实施教学、人员的调配带来不便。将四门课程的专职教师、实验室人员的行政编制划归为基础学科,统一管理可有效地规避行政分割带来的不利。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
笔者通过近一年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感觉课程综合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笔者对本校在校的10个对口升学护理专业班实施课程综合化教学,对5个普通护理班实施课程分开式教学。通过发放问卷和综合比较得出如下结果,综合化教学班学生满意率达88.7%,一般9.4%,无所谓1.9%;分开式教学班满意率52.2%,不满意率43.8%,无所谓4%。老师调查问卷及谈话交流,从事综合化教学的4~5名教师对综合化教学都持支持态度。中、青年教师坦言综合化教学有利于业务的提升,拓展老师的业务空间,有利于职称晋升。今年校领导决定在其他专业和班级也要开展综合化教学,力争在1~2年内全校所有班级均实施这种教学模式。
[1] 王欢.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理论基础探析〔J〕.职业教育技术, 2009,30(31):53-56
[2] 张永辉.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建设,2009,(26):39-41.
[3] 綦卫平,陈国华.职教知识综合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J〕.职业与教育,2005,21:15-18.
[4] 孙正川.医学形态学实验教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 成秀梅,臧宜平.课程综合化模式下的护理实用人体学教学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