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元雪 广西柳城县人民医院 545200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疗单位中进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处理和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1〕。随着医学不断发展,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引起了卫生行政部门高度关注。2009年卫生部颁发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规范中三项强制卫生标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设备、设施和耗材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供应室各项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基层医院距离新标准相距甚远,存在许多问题。下面针对供应室灭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1.1 设备陈旧、落后、配置不全 供应室为非盈利科室,医院资金投入不足,设备陈旧、落后、配置不全,已不能满足临床科室的需要。我院共有3台灭菌器,第1台灭菌器是1998年购买的下排气式卧式圆形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时间长,使用率高,机子已老化,经常出现故障,2008年底已不再使用。第2台灭菌器是卧式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其体积小,灭菌时间长,灭菌后包湿,只作备用。第3台灭菌器是2008年上级医院送的机动门脉动真空灭菌器。原是上级医院的主力机,但是在我院使用经常出现BD测试不合格和湿包。另外还有1台组装的电加热发生器,没有配置软水机或净化水装置,出现水垢严重,发热管经常烧坏,排气水管口经常堵塞,有时电磁阀失灵,高温泵漏水,严重影响了灭菌工作。
1.2 设备维修人员配备差 我院一直以来都缺乏专业的设备维修人员。以前设备维修是由机修组工作人员兼管,近几年来成立了设备科,全院的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全部由设备科承担,其成员仍然是机修组中的部分工作人员。设备科负责维修的人员仅有2人,其中只有1人有特种设备作业上岗证,另外1人只懂水电修理,仅能做设备维修的助手。因设备维修人员不足,工作任务重,所以很难安排外出进修。尽管有一位设备维修人员经过特种设备培训班培训,获得一些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设备维修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灭菌设备的种种故障,仍然存在着边学边修、边试边修,最终导致灭菌设备故障越来越多。
1.3 灭菌设备维护不到位 灭菌设备经常出现故障,与设备维护不到位有很大关系。由于设备维修人员少,配备差,所以设备维护工作无法按时进行。如没有定期清理疏水阀,没有按时清洗过滤器,导致水管经常堵塞,湿包时常发生。没有按时送压力表、真空压力表、安全阀作常规检测,仪表不准确,影响运行时观察。蒸汽发生器用了将近3年,从来没有进行水垢处理,导致发热管经常烧坏,排水管经常堵塞。设备维修组和水电维修组分工不明确,遇到水管漏水、水管堵塞、水阀失灵时互相推诿,未能及时处理。长期以来,存在哪里坏修哪里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灭菌工作质量。
1.4 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管理制度已相对完善,而医疗设备维修机构管理却没有被重视。设备科刚成立不久,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医院也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他们如何为临床科室及供应室等部门服务,致使供应室的工作比较被动,于是经常出现供应室护士长喊不动、无法管理的现象。
2.1 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供应室 供应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医院领导应当真正地将供应室当作医院的重要部门,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意识,树立质量观念,把供应室工作质量与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联系起来。平时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常关心、多过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整改。并且把供应室的工作放在近期的规划中,纳入到日常的工作议事日程。对供应室加大资金投入,更新陈旧设备,增添先进的灭菌器及蒸汽发生器,配置软水和净化水装置,以适应医院临床工作的需要,保证灭菌工作质量。同时供应室护士长必要时也要经常向院领导汇报工作,以取得院领导的信任和支持。
2.2 加强设备维修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尖、新技术的装备已经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医疗设备当中,使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就变得愈来愈复杂和困难。因此,医院应当加强设备维修队伍建设,尽早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要求设备维修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方式有: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会议学习;短期的专业进修;长期聘请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指导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在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设备专业理论知识和维修服务技术水平,增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全面提高设备维修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2.3 加强灭菌设备维护管理 灭菌设备是供应室每天运行的压力容器,其安全与使用和维护保养有密切联系。做好灭菌设备的维护保养,是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减少故障,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设备维修人员要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修保养的责任,针对灭菌设备易发生故障的环节,结合灭菌设备使用说明要求,制定具体的维护保养计划。内容包括:(1)内室和夹层疏水阀每3个月清理1次,以防杂质堵塞,以便排除积水。必要时及时更换。(2)进气管与进水管上的过滤器每半年清洗1次,防堵塞,影响电磁阀的寿命和灭菌质量。(3)真空泵每半年用化学除垢剂除垢,以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4)蒸汽发生器每半年用化学除垢剂除垢,防水垢沉淀损坏元部件和液体计的控制。(5)电磁阀每季清洗1次,防止水管中杂质影响其开启和关闭。(6)定期送压力表、真空压力表和安全阀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常规检测、核效,以防压力指示失灵,确保仪表显示准确。(7)电器元件每季除尘1次。另外,供应室的设备维修应选择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维修人员专人负责。通过加强设备维修人员专管。维护管理,保证灭菌设备正常运转及长期稳定的性能,保证设备使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从而保证灭菌工作的质量。
2.4 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供应室灭菌设备属于压力容器,由于其使用的特殊性,安全、稳定、优质运行是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中重要环节。为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医院应建立主管领导负责制,健全设备维修组织机构,并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压力容器管理条例、法规、标准来制定和完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2]。内容包括:(1)各种相关人员的职责。(2)操作人员守则。(3)安全操作规程。(4)常规检查制度(年检、月检、日检)。(5)维护保养制度。(6)定期报检制度。(7)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8)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9)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0)维修经费保障等。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用制度规范行为,严禁带事故运行。在管理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地避免人为责任事故发生。强化安全意识,明确职责,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确保灭菌质量。
[1] 任伍爱,张青,崔建文,等.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2.
[2] 颜玉仙.供应室脉动真空灭菌器安全使用与管理〔J〕.中国保健,2010,18(3):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