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娣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南阳市 473061
21世纪是人类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和实用型人才是当前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核心。高职高专教育改革方向是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能否上好实验课,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独立操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质量实用型人才。
我校机能实验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实验教学为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常说:“记不住,易混淆,联系不上,不会用”。为了改变这种高分低能的状况,培养出适合当代发展的“实用型”人才,近几年,在三年制临床专业学生中开展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方法和实施意见。
1.1 加强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不仅是学校进行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堂。实验室的条件是学生实验开展的保证,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环境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保证仪器设备的齐全,性能良好。其次,对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真正让学生实现主动和自觉,达到主动决定实验时间、主动决定实验内容、主动设计实验方案、主动进行实验操作。
1.2 精选实验内容 要求实验内容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应与临床紧密结合。精选一些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实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习兴趣。
1.3 充分准备,严格要求 实验前专人准备好实验仪器、药品、动物等。讲解实验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注意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对不符合要求的操作及时加以纠正。要求学生分工合作,轮流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完成后,写出实验报告,要求做到:结果记录确实,分析讨论合情合理,结论恰如其分。
1.4 成立科研兴趣小组 对一些品学兼优且对科研有兴趣的学生,把他们集中起来组成科研兴趣小组,经过培训后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小组活动。进入课题小组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与整个科研实验的准备、预试、实验、数据的检测等。通过科研小组的学习培训,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动手能力增强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1.5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和正确指导。建设一支一流的实验教学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2.1 巩固了所学的书本知识,有利于掌握基本理论 学生要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动物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所要掌握知识的直观感性认识材料,这对于没有临床实践经验的专科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2 提供了练习操作技术的机会,培养了动手能力 近几年来,我校在机能动物实验项目30~46项中,约95%为学生分组自主操作。由于保证了实验时间,适当增强实验内容,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在动物身上练习操作技术的机会,学生们动手能力大大增强。
2.3 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形象而具体表现事物变化和区别类似现象的能力 机能动物实验有些阳性结果明显,有些需要仔细对比观察才能看到阳性效应;有些实验可以用数字表示;有些实验则用曲线表示。通过实验,学生对表现事物变化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2.4 启发了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动物实验会出现各种现象,这就促使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寻求答案。若是合乎理论知识要求的问题,诱导学生联系书本知识加以思考,得出结论;若是异常情况诱导学生分析原因,如有可能,再用实验加以证实,这就促使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并把它们同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比较其异同,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措施。基础教学科目以机能为主的课程应该重视实践性教学。所谓重视就是要保证实验教学时间,有合适的实验内容,创建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严格要求,具体指导,讲究实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巩固理论,掌握基本知识,训练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1)实验多,药品和动物消耗数量大,特别是动物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动物的消耗是个客观数目。(2)工作量增加,实验数量增多,又是分小组进行(3~5人/组),实验准备工作量成倍增加,有些实验必须几位教师参加才能完成。(3)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学时数过少,实验时间分配不合理。(4)实验成绩如何考核,用客观指标如实地反映出成绩,有待探讨。假如以动物实验操作为依据,可是绝大多数学生将来并非从事动物实验研究工作。
从取得教学效果中可以看出,加强实践性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技能素质,培养基层社会所需实用型人才发挥了明显作用。由于目前机能实验的课时偏少,实验条件不足,实验经费不够,使一些好的学生实验设计无法开展。如果在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中,从开始就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培养其应用掌握的科学知识、方法与技术创造和发现新知识、开创新技术的实践能力,对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机能学学科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 陆晓华,王丽,等.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9(7):951-953.
[2] 张嫦娥,董伟华.医学机能实验中探索性实验浅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8):151-153.
[3] 记晶晶,姜峰,张广财.中美医学教育与培养的比较〔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275-276.
[4] 张根葆,关宿东,等.机能实验学教程〔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