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三种境界

2011-05-23 02:17王连珠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书声琅琅品味言语

王连珠

语文课本上的白纸黑字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神秘的人物、美丽的风景在吸引着学生。课堂应是弥散着浸染着语文的独有的氛围,使学生常常不知不觉间,受到陶醉。这就是一种教学境界,一种语文教学的应然境界。

一、语文教学应是书声琅琅

书声琅琅,这恐怕也是语文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差别之处吧。书声琅琅,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琅琅书声,亦可把我们汉语言文字中所特有的音韵意味传诵出来。

我们倡导的语文课上书声琅琅,必须做到:

第一,字字词词求正确

读准每个字词的音,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我们尤其应把着力点放在生字新词的读音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反复地读、记,要善于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轻松地读、记。人生求学识字始,可以这样说,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堂上的第一缕语文味,要让它历久弥香。

第二,句句段段求通畅

这有一个过程,教师要将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内的初读检查结合起来,由读正确到读通顺再到读流畅。文不读通不开讲,磨刀不误砍柴工。当然,读通畅需要有一个量的累积过程,这容易变成你一遍、我一遍、他一遍的机械重复,反复单调的重复必然会消解语文的味道。因而,我们需要在朗读的形式上不断创新。比如,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男女声读,老师范读,录音范读,轻声读,大声读,比赛读,重点句段反复读……

第三,感情朗读求真情

有些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方面存在一种误区,以为有感情朗读就是大声朗读,就是比谁的嗓门大,结果学生越读越累,有感情朗读应达到的以声传情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有感情朗读须讲究一个“真”字,要真有感情,真有感悟,读出真情,读出真心,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则是附着在真情之上的。唯有这样的真情朗读,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品尝到语言的“有声味道”。

语文课上书声琅琅,让学生开了口,悦了耳,动了情,这样“动听的味道”,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语文教学要品味言语不断咀嚼

如果说语文课中的书声琅琅,是在文本的世界中聆听其声,那么接下来在品味言语的过程里,则是在文本的世界里静思默想、穿行会意,这是语文课堂中语文味道最浓烈的时刻。我们在引导学生品味言语不断咀嚼时,要充分释放出其间“芬芳的味道”,让整个课堂都浸润在这芬芳浓郁的语文味中。

第一,品味哪些言语呢?

这就需要教者从文本的“言”与“意”两个角度来仔细研读,准确捕捉。品味言语,既要引导学生“入乎其内”,品味文本的内容,读懂文本写了什么;又要“出乎其外”,品味文本的形式,读懂文本怎么表达。一般来说,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文本内容的解读,进行“入乎其内”的言语品味。在批文以入情、入境的路径上出现的那些词、句、段,自然应该进入我们的品味言语的视野中。当然,我们还需要学会选择,把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投注到那些能牵一发动全身,有着较为丰富内蕴的词、句、段之中。扣住了这样的词、句、段不断地品评,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诠释出文本中的语文味道。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会“出乎其外”,品味言语的形式。语文课本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它给予学生的是全方位的语言熏陶,这其中尤不可忽视言语形式的品味,这也是语文味道中的精华,越品越有味,越嚼越有趣。

第二,怎么品味言语呢?

我们可以循着这样的路径走上一个来回,来充分地品味言语中的味道。一是走近言语的身边,接受言语的召唤,感受言语中所散发出来的自然味道。要通过阅读话题的有效引领,让学生自己慢慢走近言语的身边,产生一种整体的感悟,但又还未深入其间,处在一种朦胧的愤悱状态。二是走进言语的深处,或琅琅或默默,品味出言语中所蕴含的丰富味道。这时,由一个词句可以在眼前读出一幅画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自己仿佛身临其境。由一个人物,可以在眼前读出一段故事,有外貌语言,有动作神态,自己仿佛就是他(她)。走进言语的深处,常常会出现物我两忘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因为言语的魅力使然。三是走出言语的世界,会当凌绝顶,一览言语形式中所蕴含的味道。品味言语,需要入情入境,还需要出情出境,回归读者的角色,站在更高处来品味言语的形式。文本中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中的味道,常会在文本内容的解读中被淡化,而缺失了言语形式的品味,将会使语文味消解一半。

三、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对话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对话”一语的两次表达。“对话”一语对语文教学而言,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对话”是一种教学思想,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共存方式;第二,“对话”是一种教学策略,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操作方法。

阅读教学中,若是能在文本中生发一个个充满趣味的话题,师生在对话交流中就可以产生一次次语言、思想的碰撞,语文的味道就会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逐渐弥漫开去。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三种师生对话状态。

第一,发散式对话——各抒己见,互相启示

“发散式对话”,能够激发起每个学生的言语表达欲望,话题就仿佛是一个圆心,每个人的对话都是由圆心画出的一个同心圆。在师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同心圆的半径在不断地扩大,阅读的视野也在不断地扩大,这时,言语变得丰富起来,思想也变得深邃起来。同样的一个词语、一个人物、一幅场景,读出来的可能会是不一样的画面、不一样的形象,在这异同之中,散发出的也正是语文浓浓的味道,越读越有情趣。如教学《滥竽充数》(苏教版五上)这则成语故事时,在课文的结尾处“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就可以设置这样的发散式对话——南郭先生会逃往哪里,他会做些什么,后来的结局又怎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个学生心中的南郭先生都不尽相同,有执迷不悟的南郭,有痛改前非的南郭……

第二,聚焦式对话——百川归海,互相补充

“聚焦式对话”,能够激发每个学生从不同言语内容、不同思想视角来聚焦同一话题的解读。在聚焦式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看似不一样的对话中,捕捉到共性的解读,从而在互相补充中形成某种核心观点。这样的师生对话,从开始时的“一家之言”,到结束时的“大家之言”,学生的解读在对话中被不断地修正,这种自我修正的经历也正是难得的语文味道的体验。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四下)一课时,就可以设置这样的聚焦式对话——这是两棵樟树。这个阅读话题,连缀起课文第4、5、6自然段的解读,把樟树的外在美“蓬蓬勃勃”、内在美“香气拒虫”以及人格美“留影纪念”,一层层叠加在一起。这样的聚焦式对话,丰富了樟树的形象,释放了文本的味道。

猜你喜欢
书声琅琅品味言语
沉睡的鸦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品味桂峰
品味四季
好词聚焦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