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化学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2011-05-23 02:17胡金飞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氯酸钾小苏打氯气

胡金飞

研究性学习已确定为中学生的必修课。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台重头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它的意义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研究问题的习惯与能力;它将改变学生以往对教师教学的一味接受、依赖的习惯,让学生充分思考、参与实践、学会批判、大胆质疑,发表意见,进而有所创造……但我们如若能将研究性学习从课外迁移到课内,让每一位学生每一天都在接受这种教学氛围的熏陶,让“研究”式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岂不更好! 笔者在这方面作了点初探,赘述几点体会,恳请商榷。

一、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内重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有广泛的参与性,使学生处于主动的一种学习。因为学生是自己选择的课题,有兴趣、有求知欲,所以都乐于参加。那么在课内,本节课全班只有一个课题,又怎样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也主动参与?这就要看我们老师是怎样创设教学的“情境”了?

1.创设“热门话题”情境,使提出的问题有较强的趣味性与诱导性。

上一节新课,如何“导入”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导入法”也是老师们常用的方法。然而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提出的问题不但要有思考性、趣味性,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应该能引入研究的契机,引入知识的生长点。例如讲“氯气”这节课时,笔者就先播放、讲述中央电视台新闻记录片一段:XX省制“黑心棉”窝点,用氯气通入水池中来漂白“黑棉絮”,使“黑心棉”更具欺骗性……以此引入课题“氯气”。因为学生们都想知道氯气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的漂白性?氯气又是如何制得的?氯气为什么可以装在钢瓶中……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所以都较主动参与本节课的学习活动——阅读、观察实验、讨论,教学效果颇佳。

2、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实验中奥秘的欲望。

研究化学性质,多数都要通过实验来完成的,但必须避免“验证性”实验,因为那样还是将课本知识、结论强加给学生,而不能通过探究、思考、讨论使学生自己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例如笔者讲授“钠的化合物”一节时,不是按教材顺序先做过氧化钠的实验,而是先加热学生熟悉的小苏打,并用石灰水检验分解产生的气体CO2,然后再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过氧化钠的燃烧管,用火柴余烬检验其尾气。这样使学生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与悬念:小苏打易分解,苏打呢?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过氧化钠为什么能产生O2?……学生产生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内心驱动力,所以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学生实验、老师演示,他们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圆满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当然,我们还可以应用高科技成就、社会生产与生活等学生关心的问题来导入新课。实践证明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与求知欲,他们就会主动参与课堂内的“研究性”学习的。

二、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内旨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调查、查阅资料、实验、表达等,从中获得成功与失败的感受和体验。那么,在课内如何能达到这种目的?

笔者认为可充分利用教材内的注析、阅读材料以及形象插图,引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获取信息、演绎推理、作出结论。可以通过布置课外小制作、小实验作业,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也可以从改进、优化一些演示实验入手,既提高实验的效果,又能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如上面讲的“钠的化合物”一节,我们就将 “苏打、小苏打同时跟盐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操作,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给他们探究的机会。本节课作“苏打与小苏打的热稳定性比较”的演示实验时,我们进行改进:用了套管装置,让两种盐同时加热。实验结果使每位学生都坚信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总之,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克服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主导、为真理代言人,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师生互动、互相作用”共同建构知识。做到能应用实验的,就让实验告诉学生性质;不能用上的,也应该引导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入手,步步深入探究,从而获得本节课的结论。

三、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内要选好课型,把握分寸

我们应该认识到搞研究性学习,不是让学生都像科学家和研究者那样去进行未知领域的艰苦探索,而是让学生用自己已学的知识和智慧进行学习,让他们学会学习。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研究,更是学习。所以,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与“学习”应该定位清楚、目标明确。尤其是在课内,时间有限,内容明确。

如何做到让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究中学习,既学习知识,又发展了智能? 笔者认为如果能改进分组实验内容,会使研究性学习更有发展的空间。分组实验内容多是重复老师的演示实验,旨在验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同学之间互助合作精神等。我们若能改进一些分组实验内容,使其具有探究的内容,效果会更好的。例如,做高中第一册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实验时,按要求是用自制的氧化铜作为氯酸钾分解制备O2的催化剂。由于本实验内容多,Cu(OH)2又难过滤,一节课时间学生难以完成。我们将实验进行优化:先给Cu(OH)2悬浊液加热,使其分解成CuO后再过滤。实验内容分两节课完成,第一节课只要求制得CuO;第二节才继续作氯酸钾分解制备O2。当学生做完实验,得出结论:不但MnO2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制备O2的催化剂,CuO也可以。我们就问学生:想不想知道其它金属氧化物是否也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制备O2的催化剂?学生“群情激昂”,都想继续做。于是,接着我们就让学生自己再作两个实验:一个用红砖粉(含Fe2O3)作催化剂,一个用生石灰作催化剂,继续做氯酸钾分解制备O2的实验。做好实验,他们都很惊讶。“生石灰不行,红砖粉也可以。为什么”?我们暂不予回答,告诉他们说:“等到学习第五章元素周期表后,大家自然知道的”。到了学习第五章时,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已经提前自学了。这让我们更坚信了“研究性学习”的魅力与意义。

如果教材内容已经具备足够的资源,可以大胆地全面放开,让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完成本节课学习内容。诸如高中第一册第四章第2节卤族元素、第五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第二册第三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等,教材编写得很详细,实验也很容易操作,只要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操作即可。学生通过阅读、实验、讨论,再加上教师作一定引导,教学目标都能达到,效果也很好。

如果教材内的资源还不足提供“研究”,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或预先让学生自己课前查找资料,或只突破某个重要知识点进行研究。

总之,研究性学习之“研究”是属于创造的前奏,是凸显个性,是强调自我,它的前提就是“思考”。它应该是没有模板可以复制的,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只要我们本着改变过去的观念,本着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合作,本着不断创新的意识,我们相信: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的改革就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受学生欢迎。

猜你喜欢
氯酸钾小苏打氯气
探究催化剂的作用创新实验设计
小苏打及纯碱结构快速鉴别研究
氯酸钾三级红外光谱研究
使用小苏打消除异味
使用小苏打消除异味
降低小苏打生产中蒸汽消耗的措施
低浓度氯气综合利用的探讨
优化氯处理工艺,提高氯气质量
氯水的组成及应用
氧气分子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