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患者血清C肽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测定及分析

2011-05-23 08:52:26郑宪玲王颖霞孙存序张贵堂
山东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腺泡胰岛内分泌

吉 丽,段 雅,郑宪玲,罗 玲,王颖霞,孙存序,张贵堂

(1邯郸市第二医院,河北邯郸056001;2邯郸市中心医院)

急性胰腺炎(AP)为外科常见急腹症,其病变常涉及多个脏器,且常伴有高血糖、尿糖(发生率高达40%~90%[1])。近年研究证实,胰腺内外分泌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是统一的整体,通过胰岛—腺泡轴内外分泌系统紧密联系、相互影响[2]。2009年3月~2010年5月,我们对60例急性轻症胰腺炎(MAP)患者血清C肽(CP)和胰高血糖素(GG)水平进行了测定,旨在进一步探讨AP发生、发展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MAP患者60例(MAP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25~69(45.2±26.7)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胰腺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3],诱因为胆源性9例、饮酒或暴食后40例、肥胖6例、复发性5例。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镇痛、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应用制酸剂、抗胆碱药、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等。另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一般资料与MAP组具有可比性。

1.2 血清CP和GG水平检测 MAP组于发病后48 h及恢复期(腹痛消失,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一般情况好转)后第1、3、8天各空腹抽取静脉血1次,对照组于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均采用德国罗氏公司Elecsys 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P和GG水平,试验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行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血清CP和GG水平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CP和GG水平比较(n=60,ng/ml,±s)

表1 两组血清CP和GG水平比较(n=60,ng/ml,±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发病后48 h内比较,△P<0.05

CP GG MAP组别组发病后48 h内 1.78±0.67* 3.20±0.87*恢复期第1天 1.62±0.42* 3.12±0.76*恢复期第3天 1.53±0.23* 2.89±0.54△恢复期第8天 1.52±0.12* 2.06±0.21△对照组1.01±0.10 1.56±0.31

3 讨论

据统计,近年来AP发病率逐渐升高[4],临床实践证实其对胰腺内分泌功能可产生一定影响。胰腺组织包括内分泌系统和外分泌系统,二者在细胞起源、显微结构和微循环方面表现为统一的整体,形成了一个类似下丘脑和腺垂体关系的胰岛—腺泡轴,无论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二者联系紧密、功能相互影响[5]。研究显示,胰岛β细胞分泌等量胰岛素和CP,其中胰岛素是重要的降血糖激素,而CP可比胰岛素更稳定和更准确的反映 β细胞功能[6,7]。CP和胰岛素的A、B链组成胰岛素原,是A、B链的连接链,故又称为连接肽,半衰期较胰岛素长且无生物活性,其含量与人体内源性胰岛素含量一致。由于CP水平较稳定,且人CP放免试剂盒与动物CP试剂盒不存在交叉反应,药用胰岛素(包括半合成人胰岛素)均不含人CP。因此即使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的情况下测定CP含量也可真实反映胰腺β细胞分泌活性[8]。GG由胰岛α细胞分泌,作用与胰岛素相反,两者共同调节物质代谢如血糖水平。AP时胰蛋白酶原异常激活,可破坏胰腺腺泡细胞,通过胰岛—腺泡轴影响胰岛内分泌细胞,导致CP、胰岛素和GG水平发生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血糖波动),故后三者水平变化可直接反映胰岛内分泌细胞功能[6,7]。文献报道AP时胰腺组织结构大量破坏,胰腺内分泌细胞功能亦受到破坏(其中α细胞受损后将不能恢复正常),早期血清胰岛素、GG可升高至正常的4~5倍,且重症患者明显高于轻症患者。提示AP(尤其重症者)时胰岛内分泌细胞明显受损,其病情发展与GG水平存在密切联系。GG对胰腺外分泌功能存在抑制作用,有学者认为其水平升高可能是机体对AP各种致病因素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可防止AP病情进一步恶化;GG减少胰腺外分泌液的量和浓度是通过抑制胰酶合成实现的。本研究显示,发病后48 h内MAP组血清CP、C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均于恢复期开始下降,尤以后者为著。提示MAP患者急性期胰岛α细胞与胰岛β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损害,随病情好转β细胞功能有所恢复,而受损α细胞则不能恢复。

总之,血清CP、GG水平在MAP急性期升高、恢复期逐渐降低(尤以后者为著),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的指标。

[1]李维勤,李宁,黎介寿.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支持[J].肝胆外科杂志,2003,2(11):8-9.

[2]张新明,孙诚谊.急性胰腺炎时血糖及相关激素变化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6,12(4):235-236.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73.

[4]Bhatia M,Brady M,Shokuhi S,et al.Inflammatory mediator in acute pancreatitis[J].J Pathol,2000,190(2):117-125.

[5]Bertelli E,Regoli M,Orazioli D,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islets of Langerhans and pancreatic ductal system in adult rat,where endo2 crine and exocrine together[J].Diabetdogia,2001,44(5):575-584.

[6]Sampelean D,Leach N,Suciu I.The prognosis significance of insulin secretion in liver cirrhosis[J].Rom J Intern Med,2005,43(1-2):153-156.

[7]Rossi L,Parvin S,Hassan Z,et al.Diabetes mellitus in tropical chronic pancreatitis:is not just a secondary type of diabetes[J].Pancreatology,2004,4(5):461-467.

[8]Nagel JM,Tietz AB,Goke B,et al.The effect of telmisartan o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nondiabetic,insulin-resistant subjects[J].Metabolism,2006,55(9):1149-1154.

猜你喜欢
腺泡胰岛内分泌
一种改进的小鼠原代胰腺细胞的解离与培养方法
免疫组化抗体CPA1对胰腺腺泡细胞癌的诊断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稳住内分泌
艾塞那肽诱导大鼠胰腺腺泡细胞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