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娜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检验科 河南 濮阳 457001)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表现的慢性疾病,研究表明,在糖尿病的控制要求中,血糖达标是最基本的。多项研究结果证实,良好的血糖水平是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及减少并发症的基础[1]。因此目前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进行强化血糖控制[2]。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更好地监测患者血糖,全面了解血糖变化情况。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快速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的血糖情况,以观察两种方法是否有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1年5~1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0mmo1/L,或随机血糖≥11.1mmo1/L者;无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1/L,或随机血糖≥11.1mmo1/L,再重复一次仍达上述指标,或行OGTT 2h≥11.1mmo1/L者。空腹的标准是在采血标本前至少禁食8h以上[3]。2型糖尿病患者共110例,1型糖尿病患者10例,年龄23~84岁,平均年龄(46.2±11.5)岁;男性80例,女性40例;病程半个月~21年。
1.2.1 指尖血糖检测 使用美国强生血糖仪,空腹血糖为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值,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1.2.2 静脉全血检测 用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空腹时同侧上肢采静脉血2mL,于30min分离血清,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在最佳状态下检测标本的血糖含量。每天检测1次,共检查3次。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血糖含量等计量数据以()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作相关性分析。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120例病人采用两种方法测得3d空腹血糖值见表1,结果显示2种方法检测血糖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治疗中要随时观察血糖变化,但是就常用的快速血糖监测的血糖测量技术而言,即便是强化治疗,可测量血糖的次数也是有限的,并且只能提供测量时刻的血糖值。同时在治疗中,药物过量形成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损害,如低血糖昏迷6h以上,则脑细胞受到严重不可逆伤害,可导致痴呆,甚至死亡[4]。
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个环节,越来越受到医患的重视,医生在监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同时,也非常关注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及动态变化,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达到血糖的全方位的达标[5]。前人研究显示,不同的采血方法对测定的血糖值有最直接的影响,在快速血糖仪的实际应用中,所取的标本是多为末梢全血,而生化分析仪采用的多为静脉血清或者静脉血浆,从而造成误差[6]。不过本组结果显示,120例病人采用2种方法测得3d空腹血糖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过也有一定的误差,为此我们要注重以下防控措施:(1)同时采集指血时,必须得到足够大的血滴,完全覆盖测试纸。进行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时,必须分离出血清,并往1h内完成,最长时间不超过3h。(2)采血前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和心理安慰。血量过少导致检测值偏低或检测失败,需重新测定。(3)监测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应首选无名指末端,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正规化培训,使每一步操作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7]。
表1 糖尿病病人不同方法检测空腹血糖值的比较(),mmo1/L)
表1 糖尿病病人不同方法检测空腹血糖值的比较(),mmo1/L)
时间 部位 血糖 P第1d 指尖 8.12±1.28静脉 8.19±0.85 >0.05第2d 指尖 8.45±4.11静脉 9.08±0.85 >0.05第3d 指尖 8.26±1.85静脉 8.30±2.00 >0.05
总之,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的血糖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要加强管理与检验控制。
[1]胡绍文,郭瑞林.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8~26.
[2]喻明,吴松华,周健,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动态变化[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0):881~883.
[3]黄淑玉,管晓峰,邹毅,等.初诊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者动态血糖谱及毛细血管血糖的变异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6(10):9.
[4]周健,贾伟平.血糖稳定性的意义及临床评估[J].中华医学杂志,2009,86(2):2154~2157.
[5]张环生,赵秀凤,王国萍,等.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葡萄糖结果对比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3):287.
[6]靳迪,蔡小兵,董长城,等.血糖监测仪检测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师杂志,2010,4(4):345~346.
[7]WHO.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Geneva,20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