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及心率变化用于评价冠心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2011-05-12 08:17卢广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5期
关键词:心梗心电图心率

卢广平

(郑州市沙隆达社区卫生服务站,河南 郑州 450000)

1 临床试验方法与过程

1.1 试验器材

十二导联心电图同步分析诊断记录仪(美国产),AVLCompact 2 Blood Gas Annalyzer(瑞士产),氧气筒 ,给氧面罩。

1.2 临床试验方法

1.2.1 病例的选择与分组选择

20例住院冠心患者为冠心病组,所有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确诊。选择同期住院的同年龄组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病例均无明显心功能不全及呼吸功能不全,以避免呼吸对化学感受性反射的影响。所测病例在进行检测前均未使用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

1.2.2 方法

①吸氧患者于上午8:00—9:30之间空腹安静卧位,SUmin面罩吸氧;②血液标本的采集:吸氧后均采用毛细血管采取法采血,采血部位为手指指尖,毛细皮管使用前彻底洗净,并灌以肝素液,在60℃~70℃干燥,血装满后用橡皮泥封住两端,并摇玻管使血液充分与肝素混合;③血气酸碱分析:将采集的标本即时送检,用血气酸碱分析仪,同时测出O2、CO2分压和pH3项指标;④心电图记录吸氧前后患者取平卧位,利用12导联心电图同步分析记录仪记录心电图;⑤心电数据的测量心率、P-R间期、QT、Q-TC、QRSD均系仪器自动测量分析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均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分析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法检验差异显著性,双侧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年龄构成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年龄构成为(61.15±10.15)VS(60.65±10.40),P=0.879>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具有可比性。

2.2 吸氧前后心率变化

吸氧前后心率变化冠心病组为(73.40±12.35)VS(70.30±12.78)次/min,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吸氧后其平均心率下降(2.70±1.17)次/min,下降率为3.67%。对照组为(73.85±10.17)VS(65.65±8.86),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吸氧后其平均心率下降(8.2±3.19)次/min,下降率为 11.11%,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吸氧前后P-R间期、Q-T间期QTC、QRSD的变化

吸氧前后P-R间期、Q-T间期QTC、QRSD的变化,见表1。

表1 吸氧前后P-R间期、Q-T间期QTC、QRSD的变化

两组病例吸氧后P-R间期、Q-T间期、QRSD较吸氧前均延长或增宽,有显著性差异(P<0.001),这与心率变化有关。

2.4 吸氧前PO2、PC O2、pH 变化表

吸氧前PO2、PCO2、pH 变化表,见表 2。

表2 吸氧前PO2、PCO2、pH变化

冠心病组吸氧后PO2变化P<0.001,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吸氧后PO2变化 P<0.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吸氧前后PCO2、pH比较,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吸氧后血 PO2发生了变化,而没有引起 PCO2及pH值的变化,这与正常机体整体调节有关。

所有结果表明,吸氧后尽管血PO2均上升,引发了明确的化学反射,使心率下降,但冠心病组心率下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非器压性心脏病组),提示其化学反射敏感性下降,化学反射减弱。

3 讨论

Schw artzPJ等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狗在心梗后,压力反射敏感性(BRS)显著低于心梗前,心梗患者BRS显著低于非心梗者,心梗后BRS降低,提示心梗使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压力反射减弱。产生这一现象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儿茶酚胺水平升高,感受器的感受方式发生变化或由于心肌受损致血压改变、心功能下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各输入神经输入的不平衡所致。有学者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应为心梗后由于心肌坏死造成室壁运动障碍,使心交感神经传入冲动增加,通过心交感迷走神经反射抑制心迷走神经的传出冲动,从而损害了压力反射。

国内学者韩宏伟、王琳通过临床试验表明,心梗患者ChRS值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对照者,提示心梗后ChRS下降,化学反射减弱;动物实验也显示家兔心梗后ChRS明显低于心梗前,提示心梗的ChRS总体水平显著降低,说明心梗使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化学反射减弱。在常压下,呼吸纯氧的心率减慢5%~16%,究其原因,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氧分压升高、对化学感受器刺激减少有关。本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冠心病组吸氧后PO2虽较对照组上升幅度较大,但HR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冠心病患者化学反射敏感性较对照组降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化学感受器自身感受性的变化;②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右心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输入中枢信息平衡紊乱以及边缘系统(精神刺激)等的影响。急性心梗患者还可能有梗死后循环中的血浆儿茶酚胺或肾素升高等原因。

在本临床试验中P-R间期、Q-T间期、QTC、QRSD的变化与HR具有相关性,变化一致,临床意义相同。PCO2及pH变化不大,说明了机体整体的代偿能力正常。

提高ChRS以降低SCD风险,改善预后,这一设想尚待证实,可喜的是人们对BRS的研究发现,心梗后的猝死敏感型狗,经一段时期的日常训练可使它们的BRS显著升高,并且再进行运动缺血实验时能够全部存活。心梗后的患者经过体育锻炼也可使BRS提高,而未进行锻炼的患者BRS无明显变化。因此可以推测:ChRS发现的猝死高危人群,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可矫正自主神经平衡,提高ChRS,减少SCD的发生。

[1]赵长云,张影,李莉.电频交流电穴位导入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了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技,2004,11(3):1.

[2]刘富强.针刺治疗32例冠心患者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6):20.

[3]蔡沛源.合欢汤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4):204-206.

[4]乔文军,孔敬东,郑学民.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纹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3):153.

[5]王纪举.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1):21-22.

猜你喜欢
心梗心电图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心梗猛于虎
离心率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