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凤丹与其两种常见混淆品的鉴别

2011-05-12 08:17沈昱翔严铸云陈冠俊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5期
关键词:薄层表皮药材

沈昱翔,严铸云,陈冠俊,王 萌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1137;2.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石凤丹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是我国西南地区习用药,为兰科植物高斑叶兰(Goodyera procera(Ker-Gawl.)Hook.)的干燥全草。其味苦、辛,温,归肝、肺经;具祛风除湿、养血舒筋、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跌打损伤,肺痨咯血,咳喘,病后虚弱等病症[1-3]。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高斑叶兰及其同属植物的生药学研究以及与部分伪品的鉴别已有报道[4-5]。但笔者在商品和资源调查中,发现尚有百合科植物丫蕊花(Ypsilandra thibetica Franch.)和菊科植物光叶兔耳风(Ainsliaea glabra Hemsl.)的全草混称石凤丹药用,分别称“峨眉石凤丹”与“红石凤丹”。其两者的来源和成分均与正品不同,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笔者通过药材性状、显微与薄层色谱的方法对上述药材进行了相关鉴别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高斑叶兰(Good yeraprocera(Ker-Gaw l.)Hook)、光叶兔耳风(Ainsliaea glabra Hemsl.)、丫蕊花(Ypsilandra thibetica Franch.)药材均于2010年7月采自四川峨眉山,均由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教研室严铸云教授鉴定,凭证标本现存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教研室。

1.2 试剂

理化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聚酰胺薄膜(四甲生化塑料厂),硅胶G预制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

1.3 试验方法

按生药学常规方法进行,附图用描绘器绘制;薄层色谱按常规理化实验方法进行并用数码相机拍照。

2 试验结果

2.1 药材性状特征

石凤丹(高斑叶兰)全体皱缩,黄绿色或黄棕色。根茎短,较粗,直径约3~5mm;根数条,弯曲而相互纠结,直径2~3.5mm,被棕黄色茸毛,质较韧。茎圆柱形,直径约 3~6mm,表面黄绿色,无毛。叶互生,皱缩,展平后完整叶片呈矩圆形或狭椭圆形,长 8~15cm,宽 2~5cm,先端渐尖,全缘,主脉3条明显,叶柄基部扩大抱茎。偶见总状花序,小花梗极短。气特异,味微苦。

峨眉石凤丹(丫蕊花)多盘绕成团,黄棕色或灰棕色。根茎长2~4cm,直径约3~6mm。根多数,纤维质,直径常不足1mm,表面无毛。叶基生,莲座状,叶片展平后呈匙形至近条形,基部渐狭成柄,连柄长 5~25cm,宽1.5~4cm,主脉1条。偶见花葶,长于叶,上有数枚叶状苞片,总状花序生于顶端。气微,味淡。

红石凤丹(光叶兔耳风)全体多破碎而不完整,呈绿棕色。根茎短,呈不规则结节状,直径3~6mm,上被浅黄棕色柔毛。须根多数,灰棕色,直径约1mm,表面无毛。叶常皱缩破碎,黄绿色,展平后完整叶片呈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0cm,宽5~8cm,基部渐狭而稍下延,叶缘具细齿。叶柄及茎常带紫色,头状花序具3朵小花,在茎顶端排成圆锥花序。气微,味微苦。

2.2 药材粉末特征

高斑叶兰,粉末呈黄褐色。草酸钙针晶成束,亦见散在草酸钙针晶,长40~80μ m。叶上表皮细胞多边形,垂周壁近平直;下表皮细胞亦为多边形,垂周壁略弯曲,可见气孔,气孔不等式、不定式或直轴式。木纤维通常多个成束,多断裂,长梭状,壁较薄,先端钝圆形,直径 15~30μ m。导管多为螺纹、梯纹,亦可见梯网纹导管,直径14~40μ m。根毛碎片多见,棕黄色。

丫蕊花,为绿灰色粉末。草酸钙针晶成束存在,长60~110μ m。叶上下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波状,上表皮细胞长宽相近,下表皮细胞长常为宽2倍或更长,下表皮气孔多见,气孔多为环式。木纤维单个或成束,呈长梭状,偶见纹孔,直径10~20μ m。导管多为螺纹、梯网纹,少有环纹导管 ,直径12~30μ m。

光叶兔耳风,粉末绿棕色。叶上下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多变形,垂周壁弯曲,下表皮可见气孔,气孔为不等式、不定式。纤维成束,通常折断,先端略尖,壁微木化,直径15~35μ m;导管为螺纹 、环纹及网纹,直径 16 ~ 30μ m;非腺毛碎片多见,完整者多为4~12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非腺毛,常扭曲。

2.3 薄层色谱鉴别

2.3.1 样品的制备

分别取样品粉末约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2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3.2 薄层条件

①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 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丙酮-无水乙醇-水(0.5:2: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显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图1 三种样品的显微特征

②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预制薄层板上,以丁酮-三氯甲烷-甲醇-甲酸(0.25:5:1:0.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显色至斑点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2.3.3 薄层结果

如图2所示,a(Rf0.15,亮黄色)、b(Rf0.37,亮黄色)、c(Rf0.48,亮黄色)、d(Rf0.45,亮绿蓝色)、e(Rf0.56,淡蓝色)、f(Rf0.8亮绿黄色)6个斑点为高斑叶兰药材所特有。

3 小结

图2 三种样品的薄层色谱

(1)通过药材性状、药材粉末特征以及薄层色谱对石凤丹及其混淆品的药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凤丹具有平行叶脉,主脉3条,须根直径2~3.5mm,明显粗于其他两种且密被棕黄色毛绒,而丫蕊花药材叶主脉为1条,须根直径不足1mm,光叶兔耳风药材具明显网状叶脉、花序头状、须根无毛而根茎上被黄棕色毛绒;在粉末显微特征上,正品药材叶上表皮为垂周壁几平直的多边形细胞,草酸钙针晶长40~80μ m,成束与散在者均较多,根毛碎片常见,丫蕊花叶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叶下表皮细胞长多为宽2倍左右,草酸钙针晶较长,可达110μ m,成束存在,光叶兔耳风叶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均不规则弯曲,无草酸钙针晶而可见多细胞非腺毛碎片,这些都可作为区别它们的特征,同时三种药材薄层色谱亦有明显区别。

(2)由于上述三种原植物分布地区有重合,民间俗名亦较相似,故石凤丹药材品种较为混乱,将丫蕊花与光叶兔耳风与正品药材混用情况常见。根据笔者对荷花池药材市场的调查,正品石凤丹商品不多且价格较高,主要为混淆品丫蕊花充斥市场,光叶兔耳风则多见于民间药市。然而三种药材来源于不同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远;同时根据薄层情况它们化学成分差异也较大;丫蕊花功效为清热、解毒、散结、利小便,而兔耳风属植物功效多为清热解毒,化痰,故两者不应与石凤丹同等入药;同时在使用石凤丹时,应注意鉴别真伪。

[1]清◦吴其睿.植物名实图考[M].卷十七.上海:中华书局,1963:43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第8册.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145-149.

[3]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中药材标准[S].1987:74.

[4]严铸云,易红英,陈新.石凤丹类中草药的生药学研究[J].重庆中草药研究,1999,40:16-19.

[5]刘瑶,张现涛.峨眉石凤丹的生药鉴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50:22-23.

猜你喜欢
薄层表皮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藏药“隆久”中云南樟的薄层鉴别研究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