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评论员 荆 平
家访制度化还需教师给力
■本刊特约评论员 荆 平
近日有媒体报道,为沟通家庭与学校,搭建“心桥”,某省教育主管部门决定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要求中小学教师对每个中小学生家庭每学期实地走访一次,并形成制度。读后令人亦喜亦忧。
教师坚持家访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优良传统。现在由省级教育部门作出规定、形成制度,变部分教师的个人行为为全体教师的制度行为、变教师个人的一个积极性为个人和组织的两个积极性,家访这根老藤定能开出新花,教育人自然喜见其成。但喜中有忧,忧在制度特别是家访这类必须以执行者的高度自觉和积极主动为基础的制度,如果没有教师的高度认同和深切认知,仅靠制度强力维持,主动家访变成了被动家访,恐怕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要把这件好事办好,最要紧的是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使每个教师都清楚家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的投入。
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积极性,既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普遍共识和根本策略,也是教育自身的实际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是一种合力关系,而合力的方向是遵循共点力的合成法则的。如果把学生发展简单看作物体的位移,再把学生健康发展看作物体位移的理想方向,那么,只有这三个分力都指向正确方向,合力才能最大化,否则,引力、推力就会降低甚至成为负数,学生的发展方向也可能发生偏离。学生发展当然不这么简单,但不能不承认,学生无论是沿着正确的目标健康发展还是滑向我们不愿看到的方向,都是三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要保证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就要最大限度地整合三方面的力量,向着学生健康发展的方向共同努力。
然而,因为社会、家庭、学校利益不同,三方力量并不总是指向一个方向。在三方力量构成中,社会处于教育的最终“买家”和最终决策者的强势地位,通过教育环境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诉求。主要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文化传统和社会教育价值观构成的教育环境,既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又能迫使教育背离教育规律。家庭既是个体需要的直接代表和教育的服务对象,又是组成社会的重要因子,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具有双重地位。可是,各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职业构成千差万别,每个家庭心目中的理想教育又相距甚远。学校对教育规律有深刻的认识,且能洞见社会和个体的需要,但不过是教育行为的具体实施者。因此,学校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状态: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又不能背离社会和家庭的意志,即表面上处于教育者的主动地位,要承担全部教育责任;实际上处于教育被动地位,在被社会舆论和家庭牵着鼻子做违心的事。
在这样的情形下,作为整合三方力量的重要举措,家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一,整合家校力量。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困难,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交换、统一对学生教育的看法,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是家访的基本目标,也是家访得以成功的基础。其二,建设家校桥梁。教师通过和家长促膝谈心,释疑解惑,建立教师和家长的友谊,结好家校联系的纽带,既能为学校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又能扩展教师自己的教育空间。其三,传播教育科学。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认同是整合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力量的基础和关键。教师通过家访宣传现代教育理论,讲解现代教育理念,普及现代教育知识,阐释自己的教育思想,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教育价值观,是如今家访最重要的任务。其四,宣传教育方针政策。家庭对教育、对学校的许多误解源于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不甚清晰或误读,正确宣传解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对于优化教育环境、整合教育力量无疑也是重要一环。其五,学习社会知识。与社会有“距离感”是许多学校和教师存在的通病,家访则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习社会的一条途径。家长们无论是一定权力的拥有者、某一方面的权威人士,还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理念都是社会知识,认真倾听、科学分析,都是宝贵财富。
此外,家访是心灵的沟通、谈话的艺术,远不像电讯往来那样冰冷和简单。家访既要坦诚相见,又要保护学生自尊;既要主动宣传,又要学会倾听;既要注意教师形象,又要入乡随俗;既要善于抓住时机,又要保持一定频率;既要敢于承诺,又要防止腐败。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组织和个人的两个积极性,全面开发家访的多方面功能,家访才能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取得理想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