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安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高中体育教学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利用自然条件结合卫生措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增进健康,进而丰富精神文明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体育教学在高中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学场地不能满足体育教学需要,在体育教学设施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标准田径场地很缺乏,体育课安排过于集中,无法满足学生对活动场地需求,同时学校多位于居民区,拆迁费用过高,学校不能扩建操场,只能用非标准田径场和其它运动场地作为补充。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校体育器材,主管部门统一采购,器材质量差,损耗量大,尤其是篮球、排球损坏率都在50%以上,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正常的体育教学。
应试教学是指脱离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学。如今不仅学校而且社会都把考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方法,将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仍被“分数第一”的思想所代替,从而造成了师生围绕升学率的指挥棒转,而提高升学率是许多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成绩,高三年级体育课被挤占甚至取消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此外,有53.4%的学生表示学生课外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受限,一些教师认为“在操场上奔跑的是顽皮学生,而在教室里看书的才是好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活动“打折”。如今对体育教学的忽视,其实就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忽视,违背了现代教育的宗旨。另外,体育师资总量不足、配备不齐,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使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发展面临瓶颈。
还有,过去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仍是教学的对象,主体地位没能落实好。即使当前一些体育课进行课改后,仍缺乏内涵,没有知识与技能的生成,没有学习情感的体验,像蜻蜒点水,中看不中用,偏离了学科特点,整合的有些四不像。
二、高中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1、制作简易器材,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去尝试:应发挥体育场地器材“一物多用”功能。体育场地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另外,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别出心裁地利用于体育教学,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可利用空饮料塑料瓶装满沙土制成沙瓶,将其用作轻器械进行沙瓶操练习;用作标志物摆出“瓶道”让学生进行奔跑及跳跃练习:用作投掷物、用作接力棒等。这样既为学校节省了经费,又能培养学生勤动脑筋、勤动手的创新意识,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
2、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鼓励体育教师提高学历,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新课程改革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完成,还是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推广,都离不开广大体育教师,广大体育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是改革措施的落实者,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要有效地实施到教育实践中都要靠教师来实现;同时,教师也是对新课程标准精神正确领会与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邀请专家和大学教授对基层教师进行培训,各学校体育组定期召开组内研讨会,互帮互助,共同交流经验,发挥每位体育教师的优势,弥补不足。
3、改变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确立终身体育观念。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呢?首先,我们教师要把学生视为主体去进行教学设计。其次,要把学生真正在课堂中学到知识与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的追求,作为一切教学活动、手段、方法运用的前提。我们不能舍弃根本而追求形式化的东西,我们要讲有效教学,要把新的理念融入到有效教学策略中。再者,建议学校和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宣传形式,对学生进行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意义、作用等的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对体育新课标的认识水平,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和体育习惯的养成,奠定终身体育基础。
4、完善管理制度,激励教师的教育积极性。建议师资缺乏的学校提供一定优惠的条件引进体育专业教师,师资较好的学校可以实行竞聘上岗制度,不合格的体育教师实行岗位培训学习制度,促使各位体育教师自动“充电”,提高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