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华
(长沙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农民增收进入最严峻的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左右扩大到4.2∶1[1]。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还是十分缓慢。 “贫困人口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因此,如何解决贫困问题,已成为我国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
据2009年全国贫困人口统计[2],我国3.9亿多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备高中以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3.8%,大专以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而初中文化占52.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4.1%(其中文盲、半文盲占6.9%)。农林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受城乡差别等因素的影响,锐减到76.8万人,其中在农业第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更少,平均每万名农业劳动力只有21人,与城市每万名职工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 800多人相差甚远。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高素质的劳动力很少。11.6%的高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中的一大部分已经到城市经商或者就业,留在农村务农的已经很少。
经统计[3],我国两亿多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中,只有9.1%的劳动力在专业的培训机构接受过农业科技培训。对农村科技知识了解的占不足5%。这样的知识水平,根本无法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技术,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难以实现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目标。
按照不同标准贫困人口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莫泰基[4]按照贫困程度将农村贫困人口划分为绝对贫困、基本贫困和相对贫困三类。其中,绝对贫困指基本生活不能保证,缺乏生活必需品,衣食需求成了问题,物质生活水平低下;基本贫困指衣食需求基本得以满足,然而却缺少稳定保障,收入水平较低,这种状况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改变,但是不会同比例变化;相对贫困指衣食得以满足,收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按照贫困范围分类,我国贫困人口可以分为区域性贫困和个体贫困。区域性贫困指由于地域的分布引起的自然条件及历史文化差异,从而导致的成片区域的贫困。而个体性贫困与地域无关,指由个体差异而导致的贫困,在我国,个体贫困和区域贫困多分布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而且区域性贫困地区的个体贫困现象也较为严重。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按照成因可以划分为渐进式贫困和激进式贫困。激进式贫困指由特殊或突发事件导致的贫困。一是教育消费型贫困,教育产业化发展,农民子女教育的负担日益加大,高学历教育导致了农村家庭趋于贫困;二是环境破坏导致的贫困,如自然灾害,污染导致农民收入急剧减少,生活成本上升;三是信息引起的贫困,在农业经济作物的生产中由于信息缺失引起的产值较少或者亏损导致的贫困现象;四是由于农产品价格低廉,农业附加值较低导致许多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高学历人才不愿从事农业生产,使得农业由于人才缺乏而产生的贫困;五是随着经济发展,物价水平上涨,农村医疗费用增加,医药费支出在农村家庭支出中占据相当大比重导致的贫困;六是城市建设占用农民土地而农民却得不到应有补偿而导致的贫困。
渐进式贫困指由于地理资源等劣势或者由于单个家庭出现贫困,生产落后,导致的贫困,这种贫困多与地域有关,由于信息闭塞或者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而生产效率低下使得这些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表1给出了2004—2009年贫困标准比较[5]。
表1 2004—2009年贫困标准比较单位:人民币元/年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缓慢下降的趋势 (如图1所示),据统计1985年我国有1.25亿农村贫困人口,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推行了各项反贫困措施,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大体采用了以经济增长缓解贫困,配套扶贫政策,惠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补贴农业等。
图1 1978—2009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图
从图1可以看出,1985—2009年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2左右,1985年农村贫困人口约为1.25亿,而农村贫困发生概率也大大下降,从原有的31%降为15%,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山区的土地改革举措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1986—1990年间贫困人口年均减少800万,1991—1995年间贫困人口年均减少数仍达到了近400万,1996—2000年间,年均减贫人口增加到666万;1985—2009年间,贫困人口年均减少为169万。
通过统计分析[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从宏观上来说,大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减少,人均收入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农村贫困现象逐渐减少。这不仅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也是政府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和扶贫的政策得力实施的效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土地改革及取消农业税等举措,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科技支农等举措的实施,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我国农业人口的绝对贫困化现象逐渐消除,农民基本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出现收入增长依赖经济的相对贫困现象。
(2)农村贫困分布具有地域性,西部和山区等地域贫困现象更为普遍。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贫困人口分布遍及全国,地域差别不大,而随着我国实施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后,经济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但是仍存在地区间收入差距较大,农村贫困人口分布集中于西部和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现象更为普遍。(根据2009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监测公报,东部14.30%,中部35.70%,西部50%)
西部地区省份仍处于不发达地区,生态环境易受到破坏,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社会与经济发展远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这些地区长期以来的绝对贫困也导致了其消除贫困的速度远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较为集中,贫困特点更为多样。如表2所示。
表2 2005—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构成与分布
根据调查研究,我国31个省份的抽样数据显示,2009年底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数达到了2 600多万,西部地区达到1 300多万,贫困发生概率为 5.7%[6]。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扶贫重点县人口超过百万的有6个,贫困率超过5%的均为西部省份,如山西、甘肃等。粮食主产区绝对贫困人口有1 200多万,占全国贫困人口的近1/2,其中尤以河南、安徽居多。2005—2009年扶贫重点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82万,而非扶贫重点县仅减少了180万人,扶贫重点县的贫困发生率降低了2个百分点,而非扶贫重点县贫困发生率仅降低了0.2个百分点[6],如表3所示。
表3 中国农村生存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化
就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分布看,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各级政府将扶贫重点放在缓解扶贫重点县的贫困任务上,在这一政策背景下,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贫困状况变化引起关注,生存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扶贫重点县。我国扶贫重点县人口占全部农村人口约20%,然而其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重达到了60%以上,2005年甚至达到了60.5%,从贫困发生率来看,扶贫重点县的贫困发生率是非扶贫重点县贫困发生率的5倍以上,因此我国加快扶贫重点县的扶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从表3可以看出扶贫重点县和非扶贫重点县在2004年之前两者在扶贫效果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一方面,在2001—2004年期间,国定贫困县的生存贫困人口下降了12.3%,非国定贫困县的生存贫困人口下降了11.8%。只是到了2005年国定贫困县的生存贫困人口的下降幅度大大超过了非国定贫困县,前者的降幅达到了12.8%,后者仅为6.7%。另一方面,在2001—2005年期间,全国农村生存贫困人口减少了562万,其中国定贫困县的生存贫困人口减少382万,占全部减贫人数的68%[7]。全国592个县中有384个是山区县,少数民族中有90%以上处于贫困地区。约有3/4人均收入低于400元的地区是民族自治区,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象较非少数民族聚居地更为普遍。
此外,我国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体,具有以下特点:低收入群体拥有资产数量较少,多分布于偏远山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普遍建立起来,低收入群体抵抗风险能力较弱,贫困群体由于缺乏教育自身素质较低,难以改变现有状况,一旦外部条件改变,如疾病或者灾害来临,往往容易出现贫困,1997年开始我国出现新一轮通缩现象,经济出现回落,导致了劳动力过剩,农民工进城务工机会减少,阻碍了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
而且,就农民工务工情况来看,其权益缺乏保护,农民工就业并不一定能得到与其劳动力相称的收入,此外由于企业效益降低使得劳动力重新回流到农业中,这些都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形成了障碍,使得农民工重新回到赤贫状态。
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扶贫力度,消除贫困的效果也较好,但是从农村居民贫困人口的变化可以看出,1987年 (1.31亿人)、1990年(1.02亿人)、1993年 (1亿人)、2003年(2.61亿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这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和疾病使得贫困人数增加。
综上所述,农村贫困地区具有以下特点:
(1)自然条件差。相对来说,我国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如西部地区,常年处于干旱少雨的气候,有些地区虽然雨水较为丰富,然而其地理特征也决定了其贫困的产生,如喀斯特地貌,使得地表渗水严重,水的季节性分布太过明显,此外有的地区处于山区,耕地少,这些自然资源的劣势也直接促成了这些地区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处于贫困水平。
(2)基础设施较弱。虽然近年来,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村村通”项目等,然而由于贫困地区其原来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水、电和公路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使得现有基础供电、供水及通公路难以满足现有的农村生活需要,水质条件差,没有固定的水源,由于贫困地区多为山区,其交通十分不便利,也使得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减少。
(3)人口较多且增速快,科教文卫等配套服务滞后。由于农村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未得到很好的执行,使得人口增长率相对较高,人口增长的同时,一些科教文卫的配套服务滞后,农村教育水平较低,甚至有很多地区的儿童缺乏教育,每个家庭负担孩子上学的压力较大,学费在农村家庭开支中占据绝对的主要部分,使得文盲出现的概率大增,农村文化程度整体来说偏低。
加之这几年来学校合并使许多偏远地区甚至没有学校了,农村孩子上学不得不寄宿,但是这些学校的住宿条件又跟不上需求,使得教育成本增加,辍学和失学儿童增多。农业技术培训较少,大多数农村劳动人群未参加过技能培训,而仅依靠传统经验进行作业生产,使得新技术推广受阻。另外农村卫生条件较差,医疗设施场所条件差使得患病的概率大增。
对贫困地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世界各国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普遍经验之一。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一旦形成并有效利用,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以至决定性作用。从而有助于减轻农村贫困,因为人力资本投资能提高人这个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知识、技术和生产能力,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并决定着人类发明、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因而,人力投资就是一种最基本、最有价值的生产性投资。对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的现代经济增长来说,这比单纯地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投入要重要得多,成为经济增长及摆脱贫困的源头活水。事实证明,农村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除了经济收入的差距以外,更显著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水平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文化、劳动、技术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差距。因此,重视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从长远看是减轻农村贫困的根本性措施。其作用机理表现在:
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可改善劳动者的体质。劳动者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格,使其在劳动过程中有干劲、耐力,从而使单个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劳动量增加;身体健康使生病时间减少,有效工作年龄延长,因体质较弱而造成的无效劳动时间减少。作为基础性的人力资本的健康人力资本,是其它形式人力资本存在与效能正常发挥的先决条件。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功能在于提供健康服务,其中医疗保健投资是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一方面有助于减少个人的“生病时间”,增加“健康时间”即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出,使有限的家庭劳动力不会因疾病或者照顾患病的家庭成员而减少,收入不会因此而减少,相反却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和免受疾病折磨之苦,将个人有限的资产和收入用于脱离贫困的各种项目或活动上。
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对改善劳动者的知识能力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贫困地区来说,农民的记忆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提高都与人力资本投资密切相关。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贫困地区农民的记忆能力就会得到增强,这样就可以缩短学习工艺操作的时间,使由于记忆不佳而产生的失误大大减少;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有能力从事发明、创造,有能力寻找到解决生产经营难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寻找到更节约资源和劳动的生产方法;独立工作能力提高,使得某一工作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或者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可以从事更多样的工作,从而使产出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增多;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劳动者可以较快地接受新工艺、新操作方法,适应新技术、新机器,将发明和引进的新技术尽快与生产相结合,转化为生产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使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就地得到解决,从而使生产具有连续性,停工待修时间减少,产出相对增加。这一切都可以在投入劳动力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出量。
人力资本投资强调的是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增强人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提高人的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和发展能力,更充分地发挥知识生产力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从而促进人的整个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它除了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实现可持续生计之外,还能降低贫困地区农民自身的脆弱性,提高自信心,对降低贫困人口的返贫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是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就是要通过人力投资提高农民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一项研究发展中国家农业的资料比较了低收入国家中上过学和未上过学的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和革新能力,资料表明,当时在能提供诸如化肥、良种等投入以及改进耕作技术的条件下,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的年产量比未上过学的农民的年产量高13%,即使没有这些投入,前者也比后者高8%。而我国学者经过研究分析测算后,也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1)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对每一劳动者提供的多产值的边际影响值为24.97,即农业在现有条件下,文化水平每提高1分,可增加净产值24.97元。
(2)劳动力体质的边际影响值为8.82,即劳动者体质每增加1分,劳动净产值为12.23,即劳动力技能每提高1分,可增加净产值2.23元。理论和经验都充分证明了农民素质 (尤其是农业科技水平)对贫困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决定作用。
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知识、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能力,政府部门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需要农业部门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采取措施来加以推进,这样才能使我国农村贫困人力资本投资更有效。
针对贫困人口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分析,本文认为应建立以政府、家庭、社会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的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多元化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图
(1)加大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的财政资金投入。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政府在解决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资金方面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将加大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财政投入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财政政策,在法律层面上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以确保政府在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投入的稳定性。如湖南永州祁阳地区大幅度增加各级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投入。每年财政对人力资本投资投入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其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安排2 000万元以上人力资本投资专项资金,每年投入经费300万元以上。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同时,政府在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的财政资金投入时应注意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及资金投入方式。如①政府在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应按岗位需要拨付,而不是按传统的人头平均拨付;②政府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入应侧重农民科技技术;③对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进行重点投资;④遵循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客观规律,把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⑤建立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储备制度,通过对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扶持、补偿等方式,分散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
(2)设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基金。可以建立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基金,如广西桂林地区,政府紧紧围绕农村人力资本,对建立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基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01年,广西桂林地区以政府公共财政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为重点,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捐赠,建立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基金,解决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资金瓶颈问题。经过10年的发展,人力资本投资基金由小到大,发展迅速,为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教育培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截止到2010年底,基金会的资金总额已达到4 213.5万元。
(1)加强宏观领导,强化协调制度。成立农村贫困地区的市、区两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区两级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财政、科技、计划、教育、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加大市、区两级政府统筹力度,整合优势力量,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
(2)建立重大项目管理制度。成立由有关专家组成的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专家咨询委员会,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制,重大项目实行首席专家制,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科研课题实行组长负责制。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重点计划要向优先发展的农业科技领域倾斜,如湖南湘西从2006年开始就组建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组织机构,通过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组织机构实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转化中心培育工程”。支持围绕服务于农村区域科技进步、加速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成果转化的综合性农村服务组织的发展。建立健全农民培训市、区、镇三级网络,加大农民的培训力度。
(1)积极开展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农业部和中央农广校的要求,在政府各级农委领导下,切实做好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培训。把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贫困地区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农广校系统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各级农广校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通过机制创新和应用各种有效形式,加强贫困地区农广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培训项目,与面向市场相结合,坚持“以输出就业为向导,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发挥系统优势为特色”的原则,按照中央农广校提出的“一个岗位、一个基地、一本教材、一张光盘、一本证书”的模式,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打造品牌、提高效益,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培训应以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宾馆服务、保安服务、物业服务、电动缝纫工和计算机操作八个劳动密集型工种为重点,完成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办确定的技能性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任务,充分发挥农广校办学网络优势,为学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招工信息。建立档案和跟踪问效制度,及时掌握输出人员的就业情况,以适时改进培训机制,达到培训效果最优化。
(2)创新农民科技培训形式。创新农民科技培训形式,主要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好培训资源。通过制订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培训制度等,充分发挥培训中心的作用,将培训工作纳入经常化、制度化地良性轨道。二是丰富培训内容。根据农民需求,培训中心将积极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和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等各项培训,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三是创新培训方式。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要严格按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实施培训项目,根据各项培训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开设全日制、半日制、晚班和双休日等培训班,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农民科技培训形式,例如开展外出培训、网络培训等,使农民科技培训形式多样,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扩大培训覆盖面,增强培训效果,使科技培训更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还可与企业、合作社、行政村等合作开展培训,使培训方式更加灵活。
在搞好培训的同时,还应建立培训台账和报告制度,每季度向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报告办班次数、培训次数、培训内容和教师进村次数等情况。同时接受当地农委、财政局对培训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培训任务。
随着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贫困地区农民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贡献也越来越大,大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素质,加强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已成为我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就成了贫困地区反贫困的关键。因此,建立以政府、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的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加大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组织机构;创新贫困人口农民科技教育和培训。
[1]王鹏.重庆市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6-37.
[2]刘学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浅议[J].甘肃农业,2009,(12).
[3]王慧军.依靠管理创新 深化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J]. 农业科技管理,2001,(3).
[4]黄淑兰.浅谈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J].福建农业,1993,(11).
[5]王萍萍.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的比较[J].调研世界,2010,(4):5-8.
[6]刘哲.论农村贫困人口的科技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对策[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6-27.
[7]杜伟伟.论农村贫困人口的非现代性心理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对策[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