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响教育内生力量之门

2011-04-22 07:44施久铭
人民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内涵特色研究

施久铭

自2006年起,黛溪中学的“师师班主任,生生课代表”,魏桥实验学校的“绿色阅读”,九户中学的“问题导学”,明集中学的“同读同写,主体发展”,开元小学的“习惯养成到自主展示”……这些特色办学经验频现《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权威教育媒体,在教育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有意思的是,这些学校竟然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山东省邹平县,一个不大为人所知的小县城。

这个普通的农村县为什么能如此密集地诞生这么多具有丰富教育内涵的特色学校?究竟是什么力量引发了“邹平现象”?

这里有个“学校发展研究室”

邹平虽然是农村县,经济基础却很雄厚,所以,到2005年,邹平教育已基本实现了硬件均衡,全县不再有“薄弱校”;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投入也实现了全县统管,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拨发。

但接下来的事情便有些棘手:硬件均衡之后怎么办?

孕育了许久,在2006年初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邹平县教育局提出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整体推进,特色突破”的工作思路。

“大家其实早在私下里琢磨,邹平县已经有一些不错的学校,但是在外面的影响力不大,我们到底还缺少什么?我觉得缺的正是‘名校和‘名校长。”时任县教育局副局长马成福说。

这年春天,教育局在县实验二小和实验中学分别召开了关于学校发展的座谈会。

座谈会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各选了五六所办学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学校,研讨的主题就集中在怎样争创品牌学校上。”

校长们对这个话题充满兴趣,都有满腹的话要说,会议现场气氛格外火爆。

虽说是小范围内的座谈,意义却很重大。

当时的亲历者成浩至今印象深刻,他说,“尽管是先期讨论,但大家认识到了教育规划中一定要有一个战略转移,从学校内涵发展的角度应该从哪里抓,怎么抓,初步达成了共识。”

具体说来,这些共识包括:“第一,要突出学校文化建设,第二,要突出办学特色,第三,要实施开放办学。操作上,学校首先尽可能总结、提升自己的特点,自己做不了的找专家、高手来帮助提升。教育局也要尽可能搭建平台,让学校能够充分开展工作。”马成福总结道。

座谈会上,一个大胆的富有创意的想法诞生了——成立“学校发展研究室”,通过策划、研究的方式,帮助校长们理清学校发展思路,实施品牌战略。

好一个学校发展策划!

长期以来,受行政文化的影响,校长们耽于应酬、应付,很难真正拿出时间来研究和思考学校的发展,而在硬件均衡的条件下,政府的投入让校长有可能把过去花在抓经济支持上耗费的精力节省下来,专注于“从较高层面来研究学校的发展。”马成福意味深长地说。

2007年3月,“学校发展研究室”挂牌成立。

别以为又是一个行政“办公室”而已。

它有隐身术——你见不到专职人员。

它还有“分身术”:

在学校里,“发展研究室”成员多以校长助理的身份出现,或者直接以学校科室形式存在。除了参与学校办公会,参加学校发展整体规划的策划与论证外,研究室成员还主抓原来由教科研室管理的课题研究,以期用研究推进工作。

教育局“学校发展研究室”的主要职能则是“指导局教育工作会议总体发展规划的落实,就如何建设学校特色、丰富学校内涵开展研究、策划”。

一批有一定战略眼光又有科研能力的学校中层和骨干教师被选聘出来,参与到了策划研究中来,他们分期分批在学校做专题发展策划和调研、交流活动。

经过“学校发展研究室”的集合成块,在邹平教育系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策划、研究力量,这股力量,在后来的日子里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思路决定出路

在邹平16个乡镇中,码头镇的位置最为偏远,被当地人戏称为邹平的“西伯利亚”。

偏远往往意味着封闭,意味着学习机会少,对学校的发展极为不利。为了跟上全县学校的发展步伐,码头镇广田小学的校长刘延明可是想了不少办法。

只要有机会,他便想方设法争取让教师多出去看一看。为了让更多教师也能分享这样的机会,外出学习归来的教师们每次都通过做课、写心得、开讲座的形式把所学内容尽可能地传授给其他教师。

为了把分来的大学生留住,他想出了“绝招”——想方设法当“红娘”。把家留住了,也就把人留住了。这样,他还真留住了好几个人才。

学校面貌有了不少改变。但如此的费心经营,就学校的整体发展而言,似乎仍然只是毛毛雨。直到县教育局提出了内涵发展、特色突破的战略,广田小学的发展才迎来了巨大转机。

2007年,码头镇教委领导和刘延明一起找到了“学校发展研究室”的专家,要求对广田小学的特色发展做一个整体策划研究。为此,专家们在广田小学开了三次研讨会。

一个“全新”的发展方案出炉了:

第一步:更名。广田小学原名“码头镇中心小学”,因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李广田先生出生在码头镇,学校一直有个“广田文学社”。研究室成员发现,这是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资源,他们建议学校改名为“广田小学”,因为“广田小学”特色更明显,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步:寻找到能够支撑起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学社终归只是社团,离学校文化的距离还很大,如何把李广田其人、其文的精神移植到学校文化精神中来呢?

经过激烈讨论,他们把目光聚焦到李广田先生其人其文中流露的“地之子”的质朴、向上的特征上,这种特征贴近农村孩子、教师身上纯朴、自然的气质,正可以作为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找到它,学校文化一下子有了“魂”。

第三步:配合这个核心文化内容,做进一步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校训、校风围绕着“爱国、博学、厚德、敏行”和“求真、博爱、笃学、思辨”的广田文化做文章。校园里竖起了李广田先生的雕像,过去默默无闻的林径小道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在学校和镇上,还举办了一些文化活动和展览,慢慢积累着文化的氛围。

就这样一步步走下来,效果也明显起来。

2008年11月22日,在广田小学隆重举行了揭牌庆典及李广田雕像、纪念馆落成仪式,李广田先生的女儿李岫亲自赶来参加。

学校开始有了名气,人们都慕名前往,而在过去,这种情况是少有发生的,“因为远,因为偏,凡是露脸、有光彩的事情基本上都轮不上,而现在我们自己争取到了这种光荣。”刘延明一提起这事就兴奋。

还是那句老话,思路决定出路。

人是那帮人,事是那些事,但是换了思路就换了一种文化,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它的关注、激励,学校的精气神就上来了。

焕然一新的文化赋予了师生崭新的精神面貌,自信、阳光的心态让成长和发展加速。

去年,广田小学的宋桂贞老师在滨州市的教学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与她同场竞技的教师中,一多半来自城区。宋老师说:“学校的发展给了我们自信和力量,出去上课也有了底气。”

广田小学的成功也产生了区域效应,码头镇的学校都有了信心,他们说,“无论多偏远,只要找到思路,找到自己的文化追求,便一样能干出有特色、有个性的事情来。”归苏小学经过策划,把原来研究的专题“情智课堂”拓展到学校文化层面,形成了独特的“情智教育”,丰富了学校发展的内涵。原来相对薄弱,“怎么也理不出个思路”的码头初中,也受到广田小学的启发,从教学改革人手,找到了“双体教学”这个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

正确的特色发展思路提升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前码头镇学校的综合排名都是在全县垫底的,近几年的学校建设、特色发展后,已经能排到全县第五了。”码头镇教委主任成若刚说。

追慕高远的文化价值

经过一轮特色发展,2007年时,明集中学(以下简称“明集”)的随笔化作文已经小有名气,发展势头良好。

“光2007年上半年,学校便接待了全县10多所初中校考察学习,吸引了天津、山西等地400余人次前来参观考察,还成为了全省专题化校本教研的现场。”明集中学的校长李林永告诉我们。

按理说,沿用过去的思路,继续完善随笔化作文也能发展下去。但他们却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这一年,学校向县里申报的校本研究专题变成了“师生双主体和谐发展经验迁移研究”。

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明集有自己的考虑。

李林永说:“我们一直在思考,随笔化作文是围绕语文学科开展的,成果也主要集中在语文学科,其他学科和学校其他工作仍然缺乏亮点,学校文化特色没有彰显出来。”

居安思危,他们试图采用课题研究的形式把随笔化作文的经验迁移到学校文化的其他方面。

然而,这个课题本身也并不完美,显然不能直接作为学校文化特色来建设,因为“师生双主体大家讲得太多,容易同主体性教育交叉重复”。

明集的“学校发展研究室”承担了这个“迁移”任务。

数月后,他们拿出了一份“可行性论证报告”,这就是现在为大家熟悉的“同读同写,主体发展”:前为具体实施策略,后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效果。

“同读同写,主体发展”的亮点有两个。首先是“同读同写”把随笔化作文开展中的最有价值、最值得推广的经验抽象出来了。“这个成果早已为多数人认可,并且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同时是其他学校不具备的优势。”

抽象出来的理念可以为其他学科、其他工作所借鉴。

其次,“主体发展”不同于主体教育,它着眼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立足于培养人、提升人、发展人,实现“让学校生活成为生命中的幸福旅程,成为师生和谐的精神家园”。

这些相对于原来的专题,显然具有更为高远的文化价值追求。

这种文化价值追求,把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呈现出来,意义和普及面更大,不仅针对语文教师,而且对所有教师来说,读书和写作都是专业发展极为重要的途径。

“更大意义在于,它能够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他们以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态度面对工作和学习。”李林永自信地说。

学校发展绝不是为特色而特色,拥有更为高远的价值追求才能让学校发展境界不断升级。

相对于建校时间长的明集,邻镇的魏桥实验学校(以下简称“魏桥”)则是一个建校刚6年的年轻学校。尽管年轻,但它在发展初期便表现出了不俗的文化气度。

魏桥的特色突破口也选在了语文学科。

2004年9月,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后,魏桥镇3所初中、13所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的魏桥实验学校,梁峰被任命为这所学校的校长。

“拼”起来的新学校没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在梁峰看来,这是学校发展的最大障碍。

顶着困难和压力,在学校初建时他祭出了“大手笔”:多方筹集资金投入建设了总面积900多平方米,藏书12万余册,可容纳12个班学生同时阅读的4个大型阅读室,而此时——学校的大门、院墙等一些基础建设尚未完工。

如此优良的阅读条件寄托了一所农村学校读书兴校、文化兴校的远大理想。

硬件建起来后,从熟悉的语文学科人手,梁峰把“绿色阅读”写进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同时在“学校发展研究室”的帮助下,迅速理清了内涵发展思路——“扎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儒家思想精髓,实施有效教育,建设书香校园,争创齐鲁名校”。

“绿色阅读”是途径,“用书香浸润人生,化育灵魂”才是价值追求所在。

为了实现这个价值追求,魏桥对语文课型结构、课时安排进行了改革:将课型分为教读课、阅读课和写作课,每周6课时的语文课用两课时教学教材内容,两课时进行写作教学,两课时在阅读室上阅读课,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量。阅读课还被写入了课程计划,课时两节连排,保证90分钟时间内,“学生高高兴兴排队到阅读室,手捧自己心爱的书刊,安安静静地享受阅读时光。”

“绿色阅读”的实施逐渐培养起孩子们良好读书习惯和行为习惯,塑造了充满人文色彩的校风,“在校园、教室、图书馆,随处可见孩子们读书的身影。读书丰富了学生的文化涵养,书读多了,学生的言行更加端正,气质更加高雅,待人接物更加有礼有节,生活学习更加积极进取了。浓浓书香还让孩子们的心灵变得澄澈明净,成就了一批批儒雅少年。”

经由“绿色阅读”,“浸润人生、化育灵魂”的文化价值在魏桥越来越彰显。

不论是明集还是魏桥,在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都注重提炼学校的文化、价值追求,这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们都懂得,一个学校的文化气度最终决定了它们能走多远。

向内挖掘、丰富发展内涵

2006年,九户初中的声誉正如日中天,它是农村薄弱学校励志崛起的典型,每天都要接待许多前往参观学习的人们。“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不仅让学校摆脱了危机,还成为了它的标志和“名片”。

然而参加完县教育局召开的学校发展座谈会后,校长刘德全陷入了沉思。

功成名就后还需要怎样发展?他十分清楚,学校的情况特殊,寻找特色的阶段早已过去,如何丰富、提升特色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一个契机让九户初中的内涵发展变得顺理成章。

原来,“学校发展研究室”成立后,县教研室一直把“校本教研专题化”作为教育发展研究、策划的重要抓手来推行。为了便于理解和操作,他们还提出了

“七步走”战略:萌生研究意识,明确研究意向,确定研究专题,启动专题研究,推进研究实施,分析总结提炼,完善推广成果。目的仍是为了帮助学校面向自我,不断挖掘,形成不断生长、向前发展的文化。

九户初中是“专题化”研究的受益者,“问题导学”有着长期的校本研究基础,所以很容易就同“专题化”研究对接起来,这使得学校下一阶段的工作有序起来。

对此,刘德全有着深刻体会,他说,“校本研究要有一个统一的主攻方向,也就是要有共同的研究专题,才能将校本研究引向深入,做得扎实。大家围绕一个专题结合学科实际搞研究,才能实现校内资源共享,经验成果共享,智慧、技术共享,也只有专题才便于搭建促进研究深入实施的各种平台。因此我校的校本研究要突出‘专题化。”

九户初中过去的发展是围绕教学改革展开的,虽然成效显著但未形成整体的文化品牌。为此,“学校发展研究室”针对九户中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学校发展的新目标,即“123工程”:“1”即确保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2”即继续彰显两个特色——“精细化管理”和“实施专题化校本研究,抓好课堂改革”;“3”是打造三个亮点,包括学生管理、项目创建和后勤管理。

“专题化”拓宽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在教学文化层面,教师们仍然坚持课堂改革这条主线;而在学校文化层面,则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实施整体提升,丰富学校的发展内涵。

同九户初中一样,2006年时,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一小”)的内涵发展也面临着再出发的问题。

一小校长赵光国是个勤于思考的人,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点便来自于他对成长基础的思考。

“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是什么,这个基础怎样界定?”这一问题贯穿着他的办学实践。

《文明是打小练成的》这本书对他影响很大,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了孙云晓教授主持的成功计划课题,学习与思考的积累使他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个性的前提是必须遵守做人做事的规范、规则,所以打小养成的良好习惯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

从2004年开始,一小就开展了“良好习惯”的专题研究,经过几年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一整套关于行为习惯规范、培养、习得的特色方法和经验。到2006年时,学校特色初步形成,教育效果也逐渐在孩子们身上体现出来。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赵光国决定继续坚持做下去,而究竟该如何着手,他心里也没数。那段时间,他同学校的老师们反复讨论这个问题,同时他主动征求了“学校发展研究室”专家们的意见。集思广益让他慢慢理清了思路,他认识到,由于“良好习惯”专题的切口较小,需要从内涵拓展上进一步思考。

于是一小回过头去反思“什么是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等诸如此类基础性问题,他们发现,过去谈良好习惯,一般定位于学习习惯,现在看来是不全面的,良好的心理习惯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这块内容如何去做,需要仔细思考,只能在下一步“专题化”研究中加强。

他们又对良好习惯的目的进行了追问,“良好习惯最终是为了形成健全人格,而健全人格除了要有良好习惯外,还应该包括正确的思维方式。现在的孩子往往形成线性思维方式,学校教育要变孩子线性思维为网络状多元思维方式。”

这便是他们正视自我,向内挖掘的答案。

一旦教育产生了内生的力量,内涵的丰富与拓展以及整体的文化特色便开始凸显出来。

一小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采访结束,回望邹平这个不起眼的小县城,不禁感慨良多。

学校是文化单位,无论地处何处,它都应由内而外散发出文化气息。这种气息源自一种精神追求,一种鲜明的价值判断;这种气息往往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这种气息通过多种载体表现出来;这种气息自然而凝练,令人心驰神往……

条条道路通罗马。

文化特色或许就是那条通往教育理想的道路!

猜你喜欢
内涵特色研究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木木相册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