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韧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控制科 安徽芜湖 241000)
医院感染病例的调查与收集是医院感染监测中最具体、最基础的工作之一,资料收集详细、准确、全面,对于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为全面开展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切实有效地提高医院感染监控管理水平,我科2001~2005年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2006~2009年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有的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2月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病原学送检资料为2001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
1.2 监测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汇总。
1.3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2.1 医院感染发病率情况 2001~2009年共监测出院患者170334人,发生医院感染5325人,感染例次6417例;医院感染发病率3.13%,例次率3.77%。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三级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于10%的要求。2001~2005年期间发病趋势逐年下降,至2006年后又呈缓慢上升迹象。见表1。
表1 2001~2009年医院感染发病率情况
表2 2001~2009年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构成比(例)
表3 2001~2009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前10位科室
2.2 医院感染的部位与分布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3.74%,与国内报道一致[2]。其次是上呼吸道,占16.77%;胃肠道10.22%,泌尿道8.15%。无病毒性肝炎、细菌性脑膜炎及输血相关感染见表2。
2.3 医院感染发病率前10位科室 我院于2006年成立ICU病室,核定床位7张,收住患者大多病情急、重,多部位侵入性操作加上各种药物、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带来了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脑外科、烧伤科医院感染发病率也超过了10%。见表3。
2.4 医院感染病原菌情况 见表4。
美国CDC的NNIS系统于1970年就开展了综合性监测;1991年起,NNIS取消了综合性监测,其原因是综合性监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尤其是没有调整危险因素时,综合性监测获得的感染率就没有可比性[3]。我院开展全面综合性监测已有20年,积累了我院医院感染本底率,基本掌握各部门的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布情况。因此监测的模式应逐步侧重前瞻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尤其是综合ICU收治的患者常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病情复杂且危重,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4]。控制ICU医院感染成为目前医院感染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ICU的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5]。通过监测、分析、反馈和干预,最终达到降低病死率、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
表4 2001~2009年临床标本培养结果(株)
从表4中可以看出,我院2005年之前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检出量偏低,主要与临床医生对病原学检查的认识程度及医院细菌室硬件设备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对于多重耐药菌导致的医院感染未引起重视。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医院感染病原菌多为耐药性细菌或多重耐药菌。2006年开始我院加强了医院感染病原学监测的管理,送检率大大提高,检出了多株目前普遍较为关注的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需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应强化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危险及预防措施的培训,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病例的监测,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做好防控工作。
总之,随着医院感染管理事业的不断进步,基层医院的感染感染管理工作模式应从原来的综合性监测转向有针对性的目标性监测,合理地分配人力物力,切实有效地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1]任 南,文细毛,龚瑞娥,等.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
[2]吴安华,任 南,文细毛,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998~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10
[3]美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取消全面综合性监测[J].中国医院感染控制杂志,2002,1(1):7
[4]于子旭,王书会.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2846
[5]孙树海,李 琼,王茵茵.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原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