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船舶防污染管理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2011-04-14 13:17山东海事局段贵军吕安勤杨晋豫贺昭华
世界海运 2011年7期
关键词:溢油海事船舶

山东海事局 段贵军 吕安勤 杨晋豫 贺昭华

当前船舶防污染管理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山东海事局 段贵军 吕安勤 杨晋豫 贺昭华

船舶水上运输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常常带来较高的污染风险。通过分析当前船舶防污染管理的形势,提出减少船舶污染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船舶;防污染;应急能力

一、中国当前船舶防污染管理总体形势分析

1.中国通航水域船舶交通流密度仍保持在高位,船舶污染事故风险依然较高

“十一五”是我国港口业快速发展时期,沿海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目前已有22个港口进入亿吨大港行列。虽然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但是从总体上看,近5年来港口吞吐量仍呈现逆势上扬、快速回升的态势。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为56亿t,2007年为64.1亿t;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比2007年有所降低,为58.9亿t;2009年在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作用下,水运经济企稳回升,吞吐量达到69.7亿t;2010年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80.2亿t,为2005年的1.8倍。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将不会改变。预计2011年受国内通胀预期和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等因素,以及国际上欧洲债务危机、中东政局不稳和日本地震等不稳定因素影响,我国港口运输生产增速将放缓,但主要港口的交通流依然密集,重要航道上的船舶航行依然会非常繁忙,在这些水域仍会交通事故频发,由此导致的船舶污染事故风险形势依然严峻。

2. 中国石油和散装化学品水上运输量将保持相对稳定,重大船舶污染事故风险因素未得到有效化解

自2003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全国沿海石油运输总量连年大幅增加。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原油进口达到2.04亿t。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储备战略的实施,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成品油的运输、外贸进口原油规模都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11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品的水上运输量仍将保持相对稳定,增速略有下降。因此,由于石油、散装化学品运输量的持续增长,超大型油船、散化船数量大幅增多,我国水域发生船舶重大污染事故的潜在因素激增,水上溢油风险加大。

3. 从船舶污染事故历史统计数据看,2011年船舶污染事故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统计数据显示,在2006—2010年,我国沿海共发生船舶溢油事故500起左右,平均每年100起。从事故的分类来看,操作性事故占到50%以上,碰撞、搁浅、沉没等海损事故溢油占将近40%,故意排放占10%。从污染来源看,由于监管手段的提高,不明来源污染的数量有所下降,沉船导致的污染所占比例较大。

随着海上污染危害性货物运输量的持续增长,船舶数量增加及装卸、过驳、清舱、洗舱、油料供应等有关作业活动日益频繁,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结合当前航运形势,从近几年船舶污染事故的规律看,我国船舶溢油事故已进入高发期,2011年事故状况将基本保持在近5年的平均水平,为100起左右。

4. 后金融危机时代给海事安全和防污染管理带来的新情况将成为船舶污染事故隐患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航运市场在探底回升之后,依然充满坎坷,运力过剩是航运业界近几年普遍面对的情况。一些航运公司因效益下滑,会减少安全和防污染投入,给船舶运营留下更大的污染隐患;有些航运企业甚至采取船舶停航的方式来减少企业成本支出,致使锚地锚泊船舶数量增加,其中船舶不按规定配备值守船员、乱抛锚情况时有发生,成为当前水上安全工作的重大隐患。此外,还有大量的老旧船舶顺势退出航运市场进入安全和污染风险较高的拆解环节。这些新情况将使2011年船舶污染事故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减少船舶污染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1. 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着眼建立船舶防污染管理长效机制

航运是高风险行业,海事管理要遵循其规律,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探索建立船舶防污染的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对船舶污染的预控管理。建立污染风险评估、隐患动态排查和跟踪整改机制,逐步实现污染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立重大隐患分级管理机制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体系,细化管理措施,明确责任人;注重对新污染危险源及时标注,并纳入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体系;逐步将好的做法转化为法律法规的要求,健全相关规范标准。

2. 巩固防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果,防止船舶事故造成的重特大污染事故

从以往船舶污染事故统计分析看,船舶碰撞、搁浅等事故是引发重大污染事故的主要根源,要认真总结“两防”及“回头看”活动中的经验做法,继续推行各项有效措施,全面保持完善各项有效机制,深入巩固活动成果,有效遏制船舶碰撞、搁浅等恶性事故造成的水域重大污染,有效保护水域环境。借鉴“河北精神”号船碰撞溢油事故的教训,在严格执行限制国际航行单壳油船的同时,加快淘汰国内沿海的单壳油船,加强污染损害法制建设和沉船管理。

3. 加强船舶防污染监督,有效防止船舶操作性污染事故

以《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及《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等配套文件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船舶防污染监督检查力度,杜绝不适航船舶带病运营。加强对船公司的防污染监督管理,强化安全与防污染意识,督促船舶做好防污染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建立和完善海事溢油鉴定体系,为船舶污染违章查处提供技术支持,威慑船舶非法排污的肇事者。建立由CCTV、巡视船舶、飞机、卫星组成的全方位、全天候“水、陆、空”三位一体的水上监视网络,并运用遥感卫星监测、航空和航海雷达、红外线扫测、溢油漂移预测等高科技手段,及时发现和掌握船舶溢油情况。

4. 加快水域污染应急能力建设,做好船舶污染事故防备反应工作

全面宣贯、实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及《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标准,深入推行《防污条例》确定的船舶污染应急防备制度和相关要求。探索推行“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三方联合投资的机制,完善船舶污染应急设备配备标准。加快推进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的污染应急体系,快速提升国家水域污染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国家级水上溢油应急设备数据库,有效整合现有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反应资源;积极培养溢油应急力量,建立强大的溢油处置队伍。全面做好污染事故的防备工作,确保在发生船舶污染事故时行动迅速、反应高效。

三、结束语

防治船舶污染是海事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当前海事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航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海事部门应在全面认识当前船舶污染风险状况的基础上,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船舶防污染的管理工作,为建设安全畅通、绿色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1]刘红.中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J].交通环保, 2002(6):6-10.

[2]司玉琢.国际海事立法趋势及对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ships pollution surveillance facing

DUAN Guijun,LV Anqin,YANG Jinyu,HE Zhaohua

猜你喜欢
溢油海事船舶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近岸溢油漂移扩散预测方法研究——以胶州湾溢油事件为例
基于GF-1卫星的海上溢油定量监测——以青岛溢油事故为例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