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怡,魏 路,杨 芳
(德阳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四川德阳618000)
当今社会面临能源日益紧缺、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多重危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绿色建筑应运而生。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它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它是绿色的、生态的、环保的、节能的建筑的总和。它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工技术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目前社会存在着能源和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攸关人类生存发展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如何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如何缓解人口增长与土地紧缺的矛盾、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等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建筑节能的必要性,而推广和发展绿色建筑是节能建筑的进一步提升。
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包括选址、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及拆除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可实现大幅度降低大气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改善大气环境的目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居住建筑的舒适度。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绿色建筑推动了与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国家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绿色建筑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它以人为本,能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绿色建筑,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因此,推广和发展绿色建筑对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绿色建筑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强调人、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发展绿色建筑应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与建筑功能之间的关系放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绿色建筑所采用的绿色生态技术不是独立于传统价值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绿色”、“生态”的眼光对传统价值技术的重新审视,是传统建筑技术和新的相关学科的交叉与组合,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的建筑技术。具体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资源利用;能源高效利用;水资源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广和发展绿色建筑可以通过以下几项基本途径来实现。
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可以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来实现绿色建筑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即从建筑选址、规划开始,充分考虑自然气候地理条件,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在建筑布局及造型上采取最优组合方案,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开发新的建筑围护结构材料、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灯具、使用新型空调采暖系统、进行居住区环境绿化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开发新的建筑围护结构材料,以更好地满足保温、隔热、透光、通风等各种需求,甚至可根据变化了的外界条件随时改变其物理性能(如相变材料),达到维持室内良好的环境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节约照明用电对建筑节能有重大意义,可以通过降低照明用电(采取如发展高效光源、采用高效灯具、改进照明控制等有效措施)来实现绿色照明。
采用新型空调采暖技术如热泵技术等可以降低建筑设备运行的能耗。
良好的绿化环境设计可以调节居住区的微环境,避免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可以改善建筑物室内舒适度,从而降低建筑能耗,还可以美化居住环境,减少污染,实现环境保护。
以上措施都可以有效地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地球的水资源日趋枯竭,而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节约用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采用节水器材、设置雨水贮集利用系统、设置中水处理系统可一定程度的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从而达到节约常规能源的目的。目前主要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还有对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
通过政策机制、实施有效管理,是推进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建立相应的政策机制,一是通过制订、颁布、实施建筑节能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等,以强制性规定来促进绿色建筑的实施与推广;二是将建筑能耗统计与信息公开,建立各种激励奖惩机制来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三是通过推荐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和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制度来引导用户购买,提高其生存空间;四是加大绿色建筑的宣传和推广,使其能为广大群众认同和接受,并自觉去要求。因此,在保证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环境的前提下,通过以上途径能有效地减少建筑能耗,推广和发展绿色建筑。
[1]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李海英,白玉星,高建岭,等.生态建筑节能技术及案例分析[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王荣光,沈天行.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实践—评价·示例·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