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安全生产之路在于创新

2011-04-14 11:59施发弘
四川建筑 2011年3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生产施工

施发弘

(中国航空港建设第九工程总队,四川新津61000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大、高、难建筑、构筑物快速增长。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适应这样的变化,减少或遏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成为我们“十二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虽然“十一五”期间,全国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23%和35.29%;其中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2.56%和26.47%。但较大及以上事故出现反弹:2010年较大及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2009年相比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上升38.10%和37.36%。尤其是2010年发生了一起施工升降机坠落的重大事故,造成11人死亡。其中高处坠落事故占总数的47.37%;物体打击事故占总数的16.75%;坍塌事故占总数的14.83%;起重伤害事故占总数的7.02%;机具伤害事故占总数的5.90%。而且部分地区事故呈上升趋势。所以,在目前这个时期施工安全生产仍然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1 创新是企业生存及社会进步之本

建筑业生产伤亡事故率排在矿山生产之后,成为威胁产业工人生命健康的危险行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搞好安全生产的创新工作,既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也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入世使我们有更多机会分享世界经济的繁荣,153个成员国既是对手也是伙伴,国民待遇不保护个体差异,惟有善于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走自立自强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之路,才能在国际市场公平竞争中求得更快发展。

1.1 创新源自人类安全生产的需要

进入21世纪,我国加入了WTO,以平等的主体地位,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中,成为全球经贸组织中的一员。“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要求每个参与竞争的成员必须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否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然而,高新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效率、效益、舒适与享受的同时,也隐含着各种危害与灾难,正如炸药的发明给人类征服自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的同时,战争与恐怖也如影随形。目前,我国工伤事故已成为国民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严重地影响了正常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1.2 科技创新使日本实现跨海公路隧道的梦想

在日本东京湾水下数十米深处,静卧着世界上最长的一条跨海公路,在近10 km的隧道施工中,各种先进的掘进技术、安全防护技术集中体现。海底隧道在人们习惯的意识里是难以想象的,传统的遇水架桥,逢山开洞概念在此不复存在。日本的建设者们利用理代科技的进步和安全科技创新取得了成功。敢想、敢搏是他们成功的源泉。

1.3 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辅助设计系统

目前由一些单位共同研制成功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辅助设计系统,是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参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等施工技术标准,以数据库技术和图形处理技术为平台,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经验研发而成的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辅助设计工具。该系统针对脚手架、模板、垂直运输、浅基坑、大体积混凝土、临时设施、钢筋工程等安全专项,通过输入相关施工参数,进行快速计算和过程验算,生成word文档格式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其中包括文字说明、施工大样图等内容。该系统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具体、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是现行的比较好的一个安全软件。

2 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在施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我国安全生产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加速转移,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许多企业面临重点工程多,重点工种多,火源火点多,高空交叉作业多等复杂的安全生产形势。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感,激励着安全科技工作者适应施工技术前进步伐,构筑员工生命的坚固防线并取得一些成果。

2.1 自主创新实现百亿元产值零伤亡施工安全新纪录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强潮海湾,建设条件十分恶劣,台风多、潮差大、潮流急、冲刷深、滩涂宽、腐蚀强,还有浅层气,一年的有效工作日仅为180 d,加上海上施工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对安全施工构成很大的威胁。建设者们针对恶劣的海洋环境、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大桥工程的具体特点,创新安全管理的思路和模式,确立了“以人为本、安全为根”、100-1=0的安全理念。明确了安全生产的目标和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层层签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铁面孔、铁心肠、铁手段”的“三铁”管理,对台风、大潮、急流、大雾及浅层气等危险源进行重点防控,制订并适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纠正“三违”现象,有效地防止了事故的发生。开工以来,经受了19次台风和大潮、急流等考验,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重伤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创造了“百亿元产值零伤亡”的施工安全新纪录,支撑这一安全记录的,是大批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和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生产有力地促进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工程建设,3年零7个月实现全桥贯通,提前8个月建成通车,是我国跨海大桥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2 管理创新破解矿山安全生产难题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人民论坛》(2010年第7期)报道: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田陈煤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形成了以“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制度化考核、流程化操作”为核心、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点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为主要内容的“三全五精”规范管理模式,闯出了一条新形势下矿井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自主研发了“安全编码智能预警系统”、安全隐患短信发送系统;建成了一流的数字化调度指挥中心、生产实时监测监控系统、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特别是创新了安全薪酬股份化:针对安全质量薪酬分配“大锅饭”、过程管控不严细、管理方法手段滞后等实际问题,积极倡导“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谁安全谁受益”的安全理念,率先突破常规,创新实践,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3 科技进步使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迈人信息化管理阶段

自1997年开始,建设部开发了事故报告软件,2003年,建设部又组织开发了建设系统质量安全事故信息报告系统,目前,已通过远程数据通讯方式与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联通,建立了建设部、省、市三级计算机报送系统。每个地区发生了伤亡事故,只要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就可以把事故发生的情况、事故后期处理的情况报送过来,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填表统计的方式,减少了统计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由于报告不及时影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

3 施工安全生产的创新之路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建筑业的劳动力比发达国家密集得多,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大概需要2.5~10倍的个人,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密集得多。日新月异的城乡变化,使建筑业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显著标志。总结建筑业各个时期的发展,可以看出,凡是社会政治稳定,安全规章制度健全,有机构、有人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历史阶段,伤亡事故就会下降,安全生产工作就会得到好转;反之,就会出现伤亡事故上升的严峻局面。

3.1 创新需要经济、物质条件的支持

3.1.1 资金保证

政府和企业在制定政策时对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应倾斜,把安全创新投入作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尤其是在安全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方面要舍得投入。才能有效提升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3.1.2 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科技贡献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政策的天平应向勇于创新、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倾斜;鼓励技术要素收益分配的激励机制;正确对待创新中发生的缺点、错误、容许改进提高。

3.2 创新要求广泛的知识积累

3.2.1 广泛的安全科学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学、安全法学;安全工程,防火防爆工程,电气安全工程,机械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等。

3.2.2 了解和掌握现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管理规定》等。

3.3 监管体制机制的创新

在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稳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机制体制创新的思考。安全监管工作既需要稳定发展,也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有所创新。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就要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促发展。以解决目前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3.3.1 监管体制上的创新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特点是“统分结合”,即“统一规则、分别监管”,各相关部门根据《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全管理条例》等所规定的基本制度,分别对各类专业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分阶段、分主体监管的特色突出,众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主体给项目参建单位带来很大的制度执行成本。需要整合监管资源,加强信息沟通,形成监管合力,降低监管成本和执行成本。并且在工作中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管理,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3.3.2 监管机制上的创新

通过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从制度上固定下来,从而增强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使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志管成线,群管成网,责任明确,协调配合,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施工现场人员共同努力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4 结束语

实践告诉我们,安全生产必须在创新中发展、丰富和完善,积极推广安全生产的新成果。积极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努力完成和推行“一部令二规范三制度”。即:一个部令是起草制定《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管理规定》;两个标准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和《建筑施工安全统一技术规范》;三项制度是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要求,设立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领导施工现场带班、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和生产安全事故查处督办等三项新的制度。“一部令二规范三制度”充分证明我国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21世界是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也是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纪,要抓住机遇,坚定走创新之路,创造安全和谐的施工环境,与时俱进、全面开创建筑安全生产新局面。

[1]张鲁风,秦春芳.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飞跃发展的五十年[J].建筑安全,2000(1)

[2]金磊,徐德蜀,罗云.跨世纪的中国安全科学学科建设及新拓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4)

[3]周和菊,陈代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科技创新及途径[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5)

[4]徐瑞平,王丽,陈菊红.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企业知识创新动态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23(4)

[5]住房城乡建设部质量安全司副司长王树平在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mohurd.gov.cn/zcfg/jswj/gczl/201104/t20110420_203184.htm[OL]

[6]创新管理制度确保质量安全.http://www.chinajsb.cn/gb/content/2010-01/09/content__298259.htm[OL]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生产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