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及反思

2011-04-14 00:43匡翼云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班集体资助高校学生

匡翼云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0)

1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线及重要性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那么高校学生工作也应该围绕着“育人”这个主题展开。在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我讲你听,我管你服”的学生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1]。学生工作应该包括成才指导、心理指导、就业指导、生活帮助和人际交流协助等等。然而,管理和教育一直都是学生工作的主要职能,学生工作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管理、教育等手段协助学生发挥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和行为的控制,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应该顺应时代要求,将旧有的“管理学生”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全面为学生服务”的学生工作理念。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组织和创造能力;又强调学生素质的培养,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同时,需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社会大环境,积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支持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励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老师应重引导、善激励,充分体现新时期学生工作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 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类型与管理方法

一年级大学生的辅导员应尽快全面了解学生,只有全面熟悉学生,才能全面开展学生工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事半功倍。了解学生的渠道主要包括:仔细阅读新生入学前的考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特长爱好,在新生报到之际与学生家长交谈以便深入了解;入学之后常与学生交流,特别是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尤其要注意把握其思想动态。通过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高校大学生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学习成绩优异,特长表现突出。这类型学生在班级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知识的忠实拥护者,每天按时出勤,总是坐在教室第一排,课后自习认真。但这类学生极易为学习而学习,对集体或集体活动关心甚少,然而大学生活除了学习外,还应该锻炼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因此,这时老师应作为一个引领者,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真正深刻理解大学的意义,指引他们全面发展。

二是喜欢置己于大众之外,非常洒脱,很有个性。这类学生往往有与众不同的才气,或文笔很好,或书法较棒,因此似乎看破世间,对许多事情都不太在乎,甚至无动于衷。这类学生在班级中只有极个别,但应该重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不能让其思想仅仅停留在社会消极面,而应更多地看到社会的积极面,让他们具有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消极思想在整个班集体的蔓延。

三是自立能力差,尤其表现在思想上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类学生是班级里的大多数,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进大学前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过着父母嘘寒问暖的生活,自立能力极差,非常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但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假若引领到位,周围环境健康向上,那么大多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甚至小有所成;倘若周围环境有歪风邪气,则极易受到侵蚀,从此走入歧途。

四是性格较为叛逆,总要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这类学生很有个性,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特别在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方面较强。倘若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尽可能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他们会非常听从老师的教诲,也许会成为老师最好的帮手。但是,假如不能改变这类学生的思想观念,他们则会成为老师非常难以管理的对象。

通过上述类型的划分[2],高校教师需要明确班级中学生类型所属,以便在管理中做到对症下药。

3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3.1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

3.1.1 加强安全教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很多,其中一项便是学生的安全工作。学生工作是以学生为主体,保证学生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包括很多方面,既包含人身安全,还包含心理安全,因此平时加强学生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有心理障碍的、行为异常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重点关注,尽可能减少自杀、出走等较为极端的事件的发生。要做到防范于未然,教师平时工作必须做在前面。比如可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学生,从感情上贴近学生,在行动上走近学生;试着扮演学生的倾诉对象,及时甄别不稳定学生,将问题抑制在萌芽阶段;平时学习生活中严格执行学习考勤制度,坚持周末晚点名制,及时清理校外住宿学生,清查晚归情况等等。

3.1.2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随着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和班集体意识的减弱,学生对于班集体的发展有些漠不关心,渐渐将自己划分出班集体的范围,取而代之的是舍友、实验小组和以兴趣为纽带的非正式小群体。这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其实后果却非常严重。没有集体意识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归属感,缺乏荣誉欲,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削弱学生的进取心,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减弱班级功能,使学生得不到班集体的培养和应有的约束。同时,学生缺乏主动的自我管理意识,停留在被动管理层面,无法调动其积极性,更谈不上作为学校的一员,应该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将学校这个培育他们成长的摇篮当成是自己的家园一样爱护。因此,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3.2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3.2.1 以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意识是学生工作的趋势。这种服务包括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创建适合学生成才的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成功的欲望;帮助有志向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度过难关等。其中,认真做好“奖勤贷助补减”资助工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困境、顺利完成学业,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原因有二,其一,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其家长都具有非常浓厚的经济意识,无论家庭是否贫困,都喜欢沾沾国家的“光”,这使得“资助”有时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其二,资助评选工作表面看来较为民主(实行班级全员投票制度),实则是平时群众基础较好,人际交往能力较强者的盘中餐,然而很多时候,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往往性格较为内向,与同学接触较少,人缘自然不是很好,使得落选的机率较大。

3.2.2 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辅导员工作虽然比较繁琐,但有一支力量则是必须培养建设的,这就是学生干部队伍。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建设,调动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是当前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和高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学生干部主要是通过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的,他们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比较容易把班级同学团结起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教师有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情况,通过学生干部就能准确掌握信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和沟通。但是,教师也不能过分依赖学生干部,特别是当学生干部之间可能存在矛盾时,应当及时发现、化解,以免因学生干部的不合导致整个班集体的不合,出现小团体,甚至秩序混乱。

4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反思

4.1 贫困学生资助工作

关于贫困学生的资助,教师应确保将资助款发放到确实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渐发展,更多的助学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其目的是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培养国家栋梁。然而,在高校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地区民政机构不管事实,开具毫无责任可言的贫困证明,扰乱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对此,学校和老师都应认真负责,严把学生参评资格,将教师掌握的学生家庭情况与同学间相互反映的情况结合起来,取消不应受到资助学生的参评资格,而不应为了表面的公平和民主而放弃追寻真实。

4.2 班集体管理

对班集体实施高效管理,除老师努力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学生干部,如前所述,由于学生干部身份的特殊性,会对班级管理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经验,依靠学生干部处理学生工作,必须将干部间的职责权限界定清晰,无多头领导,严防因个别干部同教师关系较好恃宠而骄,做事不顾班级集体利益,甚至有损班级形象。同时,要及时妥善处理学生干部间的矛盾,积极化解,以防小矛盾转变为大矛盾。

4.3 师生关系处理

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本,却不是提倡学生目无尊长。教育强调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地位,并不是说学生可以不尊重教师。但是,当前的确存在部分学生对辅导员缺乏足够的尊重(他们认为辅导员不是传授知识的教师),因此在今后的学生工作中应特别加强尊师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专任教师、辅导员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涯和成才道路上分别起到的重要作用,倡导相互尊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1]黄明睿.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创新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83-85.

[2]姜恒,杨绍安.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9):252-253.

猜你喜欢
班集体资助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我爱我的班集体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