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巴
(运城学院 外语系,山西运城 044000)
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感知的调查研究
王金巴
(运城学院 外语系,山西运城 044000)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多数外语院系已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对交际能力的自我感知将会对该课程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运用语篇分析法,对山西、陕西等地六所大学的692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交际能力感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对交际能力的感知主要有三种类型:交际能力被视为行为素质 (quality of performance);交际能力被看成是身体的(physical)或智力的(intellectual)能力;交际能力被等同于社交能力(sociality)。
交际能力;感知;语篇分析;行为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明确规定:外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目前,我国多数外语院系均开设了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前,了解学生对“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 competence)”这一概念的自我感知,亦即初始理解,将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产生很大影响。本研究采用语篇分析法(discourse analytical approaches),调查了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跨文化交际学课程之前,对“交际能力”这一概念的感知状况,旨在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教学。语篇分析法是一种承袭了建构主义和民族志学理论传统的解释方法,深受建构主义和民族志学理论的决定和影响,是交际能力研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语篇分析法研究的是情景语篇中的自然现象,而不是实验和调查中惯常使用的人为设置的交际现象。这种方法通常系统地分析语篇或话语中的各种结构和策略,并把它们与社会或政治语境联系起来。本文所采用的语篇分析法,主要分析Van Dijk[2]所强调的语篇研究的三个方面:(1)语言使用;(2)认识和看法的交流;(3)社会互动。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分析典型的主题结构、措辞和概念丛的反复模式,以便发现形式、意义和行为背后的本质内容。语篇分析法将使本研究置于社会建构主义[2]和交际民族志学[3]的理论框架之中。
“交际能力”是指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应用语法规则的能力,二是学习者生成正确的话语(utterance),并且能够恰当地运用这些话语的能力。交际能力是交际语言教学法中语言学习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Chomsky在1965年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linguistic performance)”的区分。前者指内化的有限规则系统,能使语言使用者据此生成并理解无限多的合乎语法的句子;后者指人们实际交际中所说出的话语,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只是潜在语言能力的不完美表现。Hymes[3][4]针对这一区分的不足,于1972年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认为交际能力是交际形式和交际功能的相互作用,包括“(策略)知识”和“(使用)能力”两个方面。有些语言学家(Wiemann&Backlund[5];Zimmerman&Whitehust[6])则认为,Hymes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从认知角度去研究交际能力,就会忽略包含能力或技巧在内的交际能力的行为因素。当时,Chomsky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观点在交际能力的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忽视了交际能力的行为方面。Hymes[4]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的研究焦点进行对比后认为:既然语言学的研究目的旨在解释人类思维的普遍性,那么功能主义的相关性就被排除在外,这些相关性包括:文体或社会功能,语言、变体及文体的差异性,作为语码总汇矩阵的言语社团等。
继 Hymes之后,不少学者(McCroskey[7]等)对交际能力做了进一步探讨,普遍认为交际能力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包涵不同的能力方面,其核心是语言运用的适当性,(appropriateness)。Gumperz[8]从交互的语言研究角度出发,把交际能力定义为“说话人赖以启动和维护会话的语言和相关交际规范的知识”,包括语法和语境两方面的知识。Canale&Swain[9]发展了交际能力概念的内容,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所有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知识和技能,即语法、社会语言和策略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Bachman[10]从语言测试的目的出发,把交际能力分为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能。Kim[11]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交际能力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适应能力(adaptability)。
我国学者高一虹[12]指出了我国外语教学中交际能力培养的局限性,一种是行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只关注交际行为本身和交际结果,执着于具体目标;另一种是知识中心模式,集中于认知层面,主要向学生灌输有关文化知识。她提出:交际能力有“道”和“器”之分,“道”是交际主体的基本取向,“器”是具体的交际技巧和方法,“道”高于“器”且寓于“器”,“道”同而“器”异。可以看出,高一虹揭示了交际能力培养的本质就是人格的培养和人性的实现[13]。
目前大多数有关交际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主义领域。Duran&Spitzberg[14]认为:交际能力的研究大多着眼于交际者的心理行为,而很少关注情感领域,即交际理解力和交际意愿等。许多研究者[15][16][17]对此类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普遍认为:多数研究是对能力的客观检测,调查和实验多集中在交际能力的行为方面,而忽略了交际能力的认知领域。
与行为主义研究不同,建构主义和交际人种论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2]研究交际能力。建构主义者惯常使用自由反应数据收集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有利于获取人们自然的态度状况,使他们对现实任务做出自己的反应。在交际人种论理论中,Katriel&Phillipsen[18]运用 Hymes[19]的社会语言范畴,强化了交际能力的文化模式观点。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山西、陕西两省六所大学(其中一所为211重点大学、其余为普通院校,均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英语专业一、二年级的692名,他们即将学习跨文化交际学课程。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是2008-2009学年分两次在上述六所大学进行的,其中两所大学是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四所大学是在第二学期开设。教师开设本课程的第一堂课,首先要求学生以“My understandings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为题在30分钟内写一篇小短文。然后对学生的语篇进行分析,语篇分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具体的词汇分析、全面的内容分析等[20]。本文研究过程中,根据学生文章里出现的有关交际能力的主要观点,将他们的语篇进行编码分析。这一研究是受 Katriel和Phillipen[17]观点的启示进行的。
本研究运用数据处理对比分析法(Glaser和Strauss于1967首次提出,1985年Lincoln和 Guba对其进行了修改),对学生的语篇观点进行分类。Lincoln&Guba[21]认为:数据是源头提供的结构体,数据分析会导致结构体的重构。本研究中,尽管学生的语篇可以归入多种类型,但每篇短文只归入一类。本研究没有采用交互编码可靠性协议,因为这种要求不适合于定性内容编码[22]。
尽管学生的回答是开放性的,但他们的回答方式很相似。语篇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交际能力的感知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1.把交际能力视为行为素质(quality of performance)。许多学生对交际能力的评价是围绕着Hymes[3]的交际行为概念的,即“某事是否并在什么程度上被做了,也就是被执行了,它预示着什么”。这些评价常常是正面的,如:
学生A:作为交际者,我认为自己的交际技巧很强。对于我很熟悉的和很自信的主题,我能够很好地表达我的观点。
学生B:我交际能力很强,我可以走到某人跟前,就和他交谈……我喜欢小组工作,这样每个人都可以阐释自己的观点,我也能了解别人的观点。
这些学生把他们的交际能力视为执行好某事,常常带有正面的结果。相反,有些学生则从个人的不足之处评价交际能力,如:
学生C:当我和某人谈话时,我常常很难表达我自己,尤其是当谈话主题很重要时。与一组人在一起时,我会感觉很不舒服。
学生D:言语交际对我来说一向是个大问题。我从不喜欢在几个人面前讲话,尤其是和我年龄相仿的人。我会感觉很不自在,好像嗓子里卡了什么似的。
316名学生(占总数的 46%)的语篇是围绕上述评价角度展开的,他们普遍倾向于评价自己的交际行为。许多学生频繁使用“skill”一词来评价他们的交际能力。其他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还有“ability”,“able to”,“confidence”以及“comfort”等,如:“I would like to learn to feel comfortable while speaking”,“I would like to have more self-confidence and be able to communicate.”
2.把交际能力看成是身体(physical)能力或智力(intellectual)能力。有些学生用身体术语描述交际能力,他们使用“body”,“clothes”,“movements”和“appearance”等词或短语指代自然人。例如:
学生E:我试图提高的交际能力就是,在众人面前讲话而不感到紧张不安……许多问题会涌入我的脑子,如:他们是否认为我的衣服很难看?他们是否在盯着我身体的某个部位看?
学生F:当我处在一个人也不认识的环境,或屋里其他人都是年龄较大的成年人,我会变得很沉默。我很难讲出话来,我会很不安……这时我往往会低下头摆弄我的手指或衣服,这样我就能够避免直视其他人的眼睛。
可以看出,有些同学惧怕自己在他人眼里没有吸引力,或是惧怕以某种不体面的身体方式冒犯他人。另外,也有一些同学把交际能力看成是智力努力。例如:
学生 G:我想提高我的交际能力,主要是设法让我恪守刚开始谈话的主题。与人交流时,我很容易被“联想强盗”掠去我起初的思路,突发奇想,离题万里。
学生 H:本课程结束时,我想获得的交际技巧首先是让大家理解我日常生活中的观点。
这里,学生 G感兴趣的首先是智力克制和智力组织,而学生 H则注重自我表达。其它把交际能力看成是智力努力的话题还有:增强说服力,变得更自信,学会在不同的交际情景中得体行事等。
3.把交际能力等同于社交能力(sociality)。有些同学把交际能力视为社交能力,他们的语篇表述是乐观的、满怀希望的,或是对与同伴和他人交往持积极的态度。例如:
学生I:我基本上是个性格外向的人,我可以毫不费力地与人交往。我喜欢夸大口,这样可以使谈话顺利进行。
学生J:当听别人讲话时,我会洗耳恭听;当别人需要我对某事发表观点或提出建议时,我会开诚布公。与人谈话时,我很体谅他人的需求,所以我能使他们感觉很舒适。
与上述积极的自我评价不同,有些同学的表述则是悲观的、消极的。例如:
学生 K:我很腼腆,我确实不知道如何开始或继续与他人的对话,我很想克服这一点。
学生L:与和我年龄相仿的陌生人接近时,我感到有点紧张。视不同的人或情景,我会有一种畏惧感。
学生M:我有点内向,当进行小组讨论,或必须与其他同学交流时,我害怕得到别人拒绝的言语、表情或体态语,我害怕别人不理会或不认可我的看法。
很多同学写道,他们希望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他们学会与同龄人交谈、在小组里发言、或开始与陌生人交谈等。也有些同学表达了他们与同龄人交谈时的畏惧和焦虑心情。总之,有些同学认为交际能力是社交能力,交际能力是人际纽带。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交际能力的感知呈现出不同的视角,这些视角各有其不同的理论基础。一方面,交际能力被视为一种行为(performance),学生对交际能力感知的语篇表述中,并没有提及理论、概念和规则里显性的抽象知识。另一方面,在他们看来,身体表现(physical performance)并不等同于行为。用身体术语或智力术语描述交际能力的学生把交际看成是一种特性,正如身体外表的吸引力或数学能力一样。关于交际能力研究的现有文献中,几乎没有认可这种从身体的或智力的特征描述交际能力的趋势。持有这种身体特征或智力特征交际能力观的学生,往往认为交际能力是不大容易改进的,他们对交际技巧训练的效果也不抱什么期望。关于交际能力的社交观,就是把交际能力视为社会纽带,很多国外学者[23][24]在研究学生的交际能力感知时常提及这一点。Martin&Hammer[23]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具有社会联结愿望的交际行为,如对人友好、使人舒服、表现兴趣、负责任等,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也持有这种观点。
通过对学生的语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交际能力的感知与学术界的观点[3][4][6][25]既类似,又有不同之处。多数学生倾向于将交际能力视为一种行为,并从正面和反面予以评价。有些学生把交际能力的特征主要视为身体活动,但有些学生则认为交际能力主要是指智力活动。也有些学生把交际能力和社会联结以及人际亲疏联系在一起。
从本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方面的启示:(1)我们应该加大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研究交际能力的力度,对受试者的语篇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大量有关受试者的情感、观念、信念和判断等信息。(2)学生关于交际能力的语篇表述中,自我意识非常明显。教师在进行交际课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了解学生对交际能力的感知对课程教学的设计大有裨益。(3)学生对交际能力的语篇表述中,身体特征观和智力特征观很明显。这种观点对交际课教学很不利,交际课教学注重技巧训练,而这种观点往往会妨碍学生接受老师有关交际能力和交际潜质的训练。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Van Dijk.The study of discourse[G]∥In Van Dijk(ed.),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 London:Sage,1997:1-35.
[3] Delia,O’Keefe,&O’Keefe.The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G]∥In FEX.Dance(Ed,),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New York:Harper&Row,1982:120-147.
[4] 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G]∥In J.Pride&J.Holmes(eds.)Sociolinguistics.Harmondsworth:Penguin,1972:269-293.
[5] Wiemann&Backlund.Current theory and research i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0,(50):185-199.
[6] Zimmerman&Whitehust.Structure and function:A comparison of two vie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G]∥In Whitehust&Zimmerman(eds.)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9:1-20.
[7] McCroskey.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A research and pedagogical perspective[J].Communication Education,1982,(31):1-7.
[8] Gumperz,J.J.The linguistic base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G]∥In D.Tannen(ed.)Analyzing Discourse:Text and Talk.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81.
[9] Canale,M.&Swain,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80,(1):1-47.
[10]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1]Kim,Y.Y.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 system-theoretic view[G]∥In S.Ting-Toomey&F.Korzenny(eds.)Cross-Cultur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Newbury Park:Sage,1991.
[12]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13]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4]Duran&Spitzberg.Toward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cognitive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J].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5,43(3):259-275.
[15]Coker&Burgoon.Trait versus state:A comparison of dispositional and situation measure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J].Western Journal of Speech Communication,1987,(47):364-379.
[16]Milhouse.The applicabilit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to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text[G]∥In Wiseman&Koester(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Newbury Park,CA:Sage,1993:184-204.
[17]Spitzberg &Cupach.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M].Beverly Hills,CA:Sage,1984.
[18]Katriel&Phillipsen.What we need is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as a cultural category in some American speech[G]∥In D.Carbaugh(ed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ntact.Hillsdale,NJ:Erl-baum,2001.
[19]Hymes,D.Ethgnography,linguistics,Narrative Inequality: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Voice[M].London:Taylor&Francis,1996.
[20]Wetherell,Taylor,&Yates.Discourse as data:A guide for analysis[M].London:Sage,2001.
[21]Lincoln&Guba.Naturalistic inquiry[M].Newbury Park,CA:Sage,1985.
[22]Lindlof.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M].Thousand Oaks,CA:Sage,1985.
[23]Martin&Hammer.Behavioral categor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Everyday communicators’perceptions[J].Behavior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9,(13):303-332.
[24]McDermott.Communication factors in alienation among foreign students[J].World Communication,1992,(21):41-49.
[25]Spitzberg&Cupach.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research[M].New York:Springer,1989.
A Survey of English Major Students’Perception of Thei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ANGJin-ba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Yuncheng University,Yuncheng 044000,China)
Developing the student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FL T.Now the cours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offered in most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s.Students’perception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before taking the course wi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By using discourse analytical approach,the paper conducted a study of 692 students of English major in six universities in Northern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perception of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characterizes as the following:a conception of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s quality of performance;con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varying from the purely physical to the purely intellectual;a conception of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s a form of sociality.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perception;discourse analysis;performance
H319
A
1671-1181(2011)02-0045-05
2011-02-21
王金巴(1966-),男,山西闻喜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