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方,金晓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610041)
患儿女,4岁,体质量24 kg,身高96cm,在汶川地震中被坍塌的墙体压伤,伤后昏迷约半小时,以“全身多处外伤10余h”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体温37.5℃,心率127 次/min,呼吸34 次/min,血压75/53 mmHg,神清,呼之能应,右头顶枕部、右面部皮肤肿胀,右面部有皮肤挫伤痕,右眼睑肿胀,双肺呼吸音稍粗对称,腹部较隆起,腹软,移动性浊音(+)。急诊头部CT示右颞顶枕区头皮血肿积气;胸片示左侧少量气胸;腹部B超示肝破裂可能,腹腔少量积液;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血常规:RBC 3.24×1012/L、Hb 94 g/L。入院诊断:全身多处外伤:①头皮血肿,颅内血肿;②胸腹腔脏器损伤;③失血性休克?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腹腔引流术”。患儿术后入ICU意识未恢复,稍躁动,头面部大片瘀斑、肿胀明显,鼻腔有脑脊液漏,双肺呼吸音粗,间断发生抽搐,继续呼吸机辅助通气。头颅CT示右侧颞骨枕骨骨折,右侧鼻筛窦、双侧上颌窦骨折;胸片示右侧气胸,压缩大约10%~15%,右上肺实变不张。ICU诊断:①全身多处损伤:右侧颞骨凹陷性骨折,前中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肝破裂修补术后;②失血性休克;③外伤性癫痫;④肺部感染。予输血、补液、抗感染、抗癫痫、咪达唑仑镇静、营养支持等治疗。第3天行气管切开术,患儿于次日凌晨吸痰时呛咳,气管导管移位脱出,再次行气管插管。10 d后患儿病情明显改善,右侧气胸完全吸收,肺部感染和癫痫已控制,神志清楚。呼吸模式 PSV,PS 10cmH2O,PEEP 5cmH2O,FiO230%,SpO2100%,予SBT试验1 h后,患儿生命体征、呼吸状态平稳。血气分析:pH 7.378,PaO285 mmHg,PaCO238 mmHg。充分吸痰后拔出气管插管,患儿出现烦躁、三凹征、紫绀,立即予面罩加压吸氧和地塞米松、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呼吸困难症状进一步恶化,再次行气管插管。当日再次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半小时气切导管再次移位脱出,紧急行气管插管。第13天气囊漏气试验结果阴性,漏气量为0 ml,提示存在上气道阻塞。次日上午再次准备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前1 h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5mg、丙泊酚1mg/(kg·h)持续泵入镇静,充分准备气管插管用物于床旁,给予2min纯氧通气后拔除气管插管,立即呼吸机辅助面罩加压通气和肾上腺素、普米克令舒经面罩雾化吸入治疗1 h,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停止镇静药物治疗,患儿逐渐清醒、恢复自主呼吸和咳嗽反射,改为普通面罩吸氧,予胸部叩击、经鼻导管吸痰加强治疗,患儿呼吸状态稳定,但几乎不能发声,次日凌晨患儿哭声嘶哑,治疗2周后患儿逐渐康复。
讨论:本例患儿在ICU治疗过程中先后行两次气管切开,尽管术后妥善固定气管导管,气切导管仍发生移位脱出。分析原因如下:小儿气切导管较短,患儿较胖,颈较短,局部组织肿胀明显,使皮肤至气管的距离增厚,气管内套管缩短。气管切开导管脱出是临床危急情况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患儿会因缺氧导致严重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本例患儿气管切开时间很短,气切造口新鲜,瘘道未形成。气切导管脱出后应立即予面罩加压给氧,并行气管插管通气。
本例患儿经治疗2周后,病情明显改善,在SBT试验成功后拔管,拔管后立即出现烦躁、吸气性呼吸困难等严重缺氧表现,导致拔管失败。我们对本例患儿撤机拔管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呼吸衰竭的原因已纠正,从呼吸力学角度看,患儿SBT试验成功,拔管失败、呼吸衰竭的原因可能与呼吸负荷增加有关。呼吸负荷增加包括3个方面:气道阻力增加(痰液黏稠、气道痉挛、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肺水肿、肺不张、腹胀等)和高代谢(高热、疼痛、躁动等)。国外文献报道患儿拔管失败的原因中拔管后上气道阻塞占37%,小儿喉部较成人狭窄,喉部组织疏松、娇嫩,长期气管插管的刺激、损伤很容易导致气管黏膜和喉头损伤、充血水肿,致拔管后呼吸阻力负荷增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轻者喘鸣音、吸气困难,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如何早期识别拔管后上气道阻塞,临床可以采用简单易行的气囊漏气试验,如果气管导管大小型号与患儿匹配,气囊放气前后相比呼出潮气量下降<10%,提示可能存在上气道阻塞。结合本例患儿存在致上气道黏膜损伤和充血水肿的高危因素:如气管插管时间>2周,患儿烦躁、癫痫发作致气管插管移动,先后2次气管切开术和3次气管插管术等,拔管失败的临床表现和气囊漏气试验结果阴性,均提示可能存在上气道阻塞。
总结本例患儿拔管成功经验:一方面充分降低患儿的呼吸负荷:①应用丙泊酚麻醉状态下拔管,减少拔管对患儿的刺激,降低氧耗;②拔管前给予地塞米松预防治疗,拔管后经面罩予普米克令舒、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充分减轻气道水肿,以降低气道阻力。另一方面适当给予呼吸支持:拔管后直接过度到面罩加压通气给氧,防止拔管后气道阻力增加而致呼吸衰竭,保障患儿平稳过度拔管。待患儿呼吸状态稳定,改为普通面罩吸氧后,给予胸部叩击、雾化吸入、经鼻导管吸痰等加强治疗,进一步降低气道阻力。为确保患儿安全,拔管前应充分准备气管插管用物于床旁,另外丙泊酚具有起效快和苏醒快的特点,但有导致呼吸抑制和血压降低的风险,需密切监测病情,对于气道分泌物多、插管困难和面罩通气困难的患儿,麻醉状态下拔管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