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策略

2011-04-13 11:18张磊
化学教与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化学能力教师

张磊

(江阴市璜塘实验学校初中部 江苏 江阴 214407)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提出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另外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本文就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必要性,现行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差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性

初中化学是自然学科教育中的一个新起点,学生刚接触化学时一定充满了好奇,化学课的出现应该是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化学课上,会学到一些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理论,它不但承担起学生心中原有问题解释的作用,更应该让学生的新旧知识间产生新的困惑和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围绕以前迷信说法“鬼火”这个诡异现象,很多同学会问它是真的吗?它是怎么一回事?“鬼火”实际上是磷火,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它是这样形成的:人体的骨骼里含有较多的磷化钙。人死了,躯体埋在地下腐烂,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磷由磷酸根状态转化为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气体物质,燃点很低,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便会燃烧起来。磷化氢产生之后沿着地下的裂痕或孔洞冒出到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光,这就是磷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鬼火”。它多出现于盛夏之夜。这时会有同学追问“为什么它多见于盛夏之夜呢?”这是因为盛夏天气炎热,温度很高,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磷化氢易于形成。由于气温高,磷化氢也易于自燃。还有同学会继续问:“那为什么‘鬼火’还会追着人‘走动’呢?”大家知道,在夜间,特别是没有风的时候,空气一般是静止不动的。由于磷火很轻,如果有风或人经过时带动空气流动,磷火也就会跟着空气一起飘动,甚至伴随人的步子,你慢它也慢,你快它也快;当你停下来时,由于没有任何力量来带动空气,空气就停止不动了,“鬼火”自然也就停下来了。这种现象绝不是什么“鬼火追人”。通过同学们的一个个问题我们把事实的根本原因找到,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现象或怪异的习惯,并注重思考和联系书本上有关的知识。

二、缺乏提出问题能力的原因分析

但是当前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从其原因看可分为几个方面;从教师方面看,以往的传统教育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化学教学也是如此,常常是老师提出已经定论的结论,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理论成功地解决问题、解释实验现象,即大功告成。长期以来,老师对学生好坏的评价标准是:对教材毫无疑义,能解出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而那些解题能力差、总要提问的学生当然不是好学生。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不敢提出问题,也提不出问题了。从学生方面看,原因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没有兴趣,缺乏提出问题的主动性。第二类是有兴趣但怕问得不好遭人笑话,缺乏提问的信心。第三类是有兴趣又敢问,但由于掌握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有限,缺乏提问的方法。面对这些原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措施

1.创建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

化学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许多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因而惧怕化学,更谈不上提问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给学生创建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产生问题。这种情境可以是生活中的现象、事例;可以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可以是知识应用的一段录像;也可以是一个有趣的小制作等等。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碳酸钙的性质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放映桂林的著名风景:景象万千的石林、溶洞;挺拔耸立的石笋、石柱,再配以抒情式的解说。从这样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产生问题:看了这些美丽迷人的风景,你们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产生问题。

2.创造自由和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一副“尊容”足以把学生的“疑问”吓到九霄云外去,学生有问题也不敢提问,长期以往,根本就没有提问的习惯,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两个基本条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提问学生,以亲切的微笑欢迎每一个提问学生,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提问。通过构建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提问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从而让学生在放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教师只有民主、自由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问,学生才有创新思维,敢于求新求异,这样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力

美国的学者布鲁巴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这首先需要激发学生提问的动力。为此,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促使人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的工作,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所以,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是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的动力之一。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很多,除了实验演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外,在讲述概念、验证定律或习题求解时,还应该考虑学生提问时可能出现的困难,采用适当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获得成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产生源源不断的问题。

(2)加强化学知识的应用。化学教学中应不断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他们觉得问有所得、问有所用。例如:讲气体的溶解度规律时,就让学生从夏天常常发生啤酒瓶的爆裂、雪碧瓶打开后瓶子会发软、夏天金鱼难养等一系列生活中的例子引发思考,问题自然而出。然后用化学知识帮助学生一个个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提问的价值,从而产生提问的内动力。

(3)鼓励学生多创造。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创造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可见创造是在提问中产生的,又是在不断的提问中才得以实现和完善的;相反也正是在创造过程中才会出现一个一个的问题,让人们去发现它,提出它,从而解决它。所以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去创造。这种创造可以是小制作、小发明;可以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创造过程中,学生提问的欲望会不断加强,学生会不断提问。

4.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

学生提不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提问的途径。教学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多启发、多引导、多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和途径。

(1)问题从“实验”中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只要仔细观察、积极思考,总有取之不尽的提问素材。例如:在制取氧气实验时学生提出了疑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时生成的氧气为什么会有白雾?而且氧气中还含有漂白粉的味道?残余固体为什么会变红?学生自然提出问题,教师应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经过同学们的集思广益,找出问题的原因。

(2)问题从“生活”中来。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自然生活中各个方面与化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提出的问题就会源源不断。例如:讲《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就让学生从为何要给自行车的链条涂油,妈妈用完菜刀为何要用抹布擦一擦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着化学,化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

(3)问题从“对比”中来。对比是学习化学的常见方法之一,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但对比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提出的问题,要善于从对比中寻找问题,抓住关键进行分析、归纳。例如:在讲完《碳和碳的氧化物》后,可以启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①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什么不同?③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有什么不同?④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有什么不同?等等,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问题从“化学方法”中来,问题从“化学定理”中来,问题从“新旧知识联系”中来,问题从“知识渗透”中来……可以提问途径很多,教师应抓住一切可以提问的途径,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知识的积极探究者。作为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氛围,激发学生提问的动力,形成提问的习惯,最终让学生有能力提出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的职责所在。

猜你喜欢
化学能力教师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